《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翻譯:在楊花落完,子規(guī)啼鳴的時候,我聽說您被貶為龍標尉,龍標地方偏遠要經(jīng)過五溪。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托給明月,希望能一直陪著你到夜郎以西。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1)王昌齡:唐代人,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年間被貶為龍標縣尉。左遷:貶謫,降職。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職稱為左遷。龍標:古地名,唐朝置縣,今湖南省黔陽縣。
(2)楊花:柳絮。子規(guī):即杜鵑鳥,相傳其啼聲哀婉凄切。楊花落盡:一作“揚州花落”。
(3)龍標:詩中指王昌齡,古人常用官職或任官之地的州縣名來稱呼一個人。五溪:是武溪、巫溪、酉溪、沅溪、辰溪的總稱,在今湖南省西部。
(4)與:給。
(5)隨風:一作“隨君”。夜郎:漢代中國西南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曾在今貴州西部、北部和云南東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區(qū)建立過政權(quán),稱為夜郎。唐代在今貴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設過夜郎縣。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縣境,與黔陽鄰近)。李白當時在東南,所以說“隨風直到夜郎西”。
據(jù)《唐才子傳》,王昌齡因“晚節(jié)不護細行,謗議沸騰",由江寧丞貶龍標尉。其時約在天寶七載秋,而李白不及送別。此詩之作,當在天寶八載(749)春。黃生評云:“若單說愁,便直率少致,襯入景語,無其理而有其趣?!保ā短圃娬肪硭模?/p>
此是王昌齡被貶為龍標縣尉時,李白寄給老友的詩,以表慰藉之情。約作于天寶八載(749),游金陵時。王昌齡,字少伯,曾為江寧丞。世稱王江寧,為盛唐時著名詩人,與李白為好友。龍標,唐縣名。在今湖南黔陽縣西南。此詩后二句寄心明月,隨風而去,想象之奇特,寄意之情深,非太白不能為。
從詩題中可知這是李白聽說王昌齡已赴貶所之后寫的,朋友被貶,自己未及相送,只有寄上一首詩來表達對他的關切和同情。前兩句用楊花落盡和子規(guī)啼兩個意象,既說明時間在暮春初夏,也用花落飄飛、零落成泥、杜鵑聲聲這些隱含著的意韻表達心中的苦悶、彷徨、感傷。以敘寫實,更準確、更清晰地表達了自己復雜而又傷感的心理狀態(tài)。
三、四句上面地遠天高無法相聚的遺憾而來,希望將自己的同情關切與安慰寄托給天上那澄明的'月亮,讓它飛到友人身邊,傳達我的問候吧!明月是皎潔、柔美的,這明月再帶上我的一片問候和關心,也許會給遠在貶所的朋友進去一片溫馨和寬慰,沖淡他心中的悲戚。
李白對月有著非同一般的感情,這首詩就是借月寄友,聊以釋其愁懷的奇想之作。王昌齡見到詩,每當月明之夜,就會有遠方送來的一片友情來與他相伴,是安慰,也是鼓勵。千年來正是這種如明月般純潔的友情感動著無數(shù)讀者。
總的看來,全詩就事寫景,借景抒情,特別是運用奇特的想象直抒胸臆,十分恰切地表達出作者對友人的不幸遭遇的急切關照和安慰之情,從而使這首詩成為友情詩中的名篇。
《諸葛恪得驢》是出自《三國志·吳書十九》中的一篇文言文歷史故事。這是一篇文言文歷史故事,說的是諸葛恪如何用他的聰明才智把父親的窘迫轉(zhuǎn)危為安的...
《塞翁失馬》通過一個循環(huán)往復的極富戲劇性故事,闡述了禍與福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揭示了“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的道理。如果單從哲學角度去看,這則...
《天凈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馬致遠創(chuàng)作的散曲。此曲以多種景物并置,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圖,讓天涯游子騎一匹瘦馬出現(xiàn)在一派凄涼的背景上,從中透出令...
《五柳先生傳》是晉宋之際文學家陶淵明創(chuàng)作的自傳文。在文中作者表明其三大志趣,一是讀書,二是飲酒,三是寫文章,塑造了一個真實的自我,表現(xiàn)了卓然...
《醉翁亭記》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chuàng)作的一篇文章。宋仁宗慶歷五年(1045年),參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讒離職,歐陽修上書替他們分辯,被貶到滁州做了...
“庸醫(yī)治駝”是出自江盈科《雪濤諧史》的一則典故。只管把背醫(yī)直了,卻不顧駝背人死活的笑話,這哪里是醫(yī)生,分明是在害命。面對對方天花亂墜的吹噓,...
《回鄉(xiāng)偶書》中“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敝械乃プx作cui。衰,此處應是減少的意思。全句意謂口音未變鬢發(fā)卻已疏落、減少。《回鄉(xiāng)偶書》...
掩耳盜鈴,是一則漢語成語,出自戰(zhàn)國·呂不韋等《呂氏春秋·自知》。成語原意為捂著自己的耳朵去偷別人家的鈴鐺,后比喻自己欺騙自己,明明是掩蓋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