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意思是如果你想要成功到達高聳入云的知識山峰的山頂,勤奮就是那登頂的唯一路徑。此句出自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此句在《增廣賢文》中有收錄,是其治學名言,旨在鼓勵人們不怕苦多讀書,只有勤奮才能成功。
此句意思是指:如果你想在無邊無際的知識海洋里暢游,耐心、盡力、刻苦的學習態(tài)度將是一艘前行的船,能夠載你駛向成功的彼岸。在讀書、學習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可走,也沒有順風船可駛,如果你想要在廣博的書山、學海中汲取更多更廣的知識,“勤奮”和“刻苦”是兩個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佳的條件,表明了勤奮是學習的主要點。
可作互文手法解釋。例如: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書山學??芍^讀書學習,苦作舟謂之刻苦。據互文手法可譯:讀書學習之道,看似無邊無際,不知何去何從,倘若勤奮刻苦,書山自有石經,學海豈無彼岸。
“ 學?!睂Α皶健?,“無涯”對“有盡”,“苦作舟”對“勤為路”,不論聲韻、詞性、內涵、意境,無不字字工穩(wěn),處處貼切。這才應該是此聯的本真。
可能有人一時還想不通。既是“學海無涯”,怎會又說“書山有盡”呢,其實,“學?!迸c“書山”,雖則有關,卻非同一概念,二者是不可混為一談的。學海之無涯,源于莊子的“知也無涯”,不論學習與研究,的確永無止境。
而書山之有盡,則是就客觀實際而言的,作為物質形態(tài)之書籍,總有其極限。別說是古人極言“學富五車”的那點兒四書五經、諸子百家、歷史典籍、詩詞歌賦不難被飽學之士所遍覽,就是在今天各種著述浩如煙海之際,不也可以用幾臺電腦加一堆光盤,便將世界上任何一個大型圖書館的藏書都囊括殆盡么。
所以,“書山有盡”而“學海無涯”,正體現了事物的一種辯證統(tǒng)一關系。
《增廣賢文》為中國古代兒童啟蒙書目。又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書名最早見之于明代萬歷年間的戲曲《牡丹亭》,據此可推知此書最遲寫成于萬歷年間。后來,經過明、清兩代文人的不斷增補,才改成現在這個模樣,稱《增廣昔時賢文》,通稱《增廣賢文》。作者一直未見任何書載,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間儒生周希陶曾進行過重訂,很可能是民間創(chuàng)作的結晶。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意思:開始在這一方面失敗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勝利?,F在多為指某人在這一方面雖然失敗了,卻在其他方面成功。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出自諸葛亮的《后出師表》,意思為指勤勤懇懇,竭盡心力,到死為止。多用來形容人的偉大。出處:三國·蜀·諸葛亮《后出師表》:...
“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意思是今日相逢何必問是否曾經相識!這句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意思是:我辭官歸鄉(xiāng),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意思是:仿佛一夜之間春風吹來,好像是千樹萬樹的梨花盛開。“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詩句出自唐代詩...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意思是不得志的時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得志的時候就要努力讓天下人都能得到好處。“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
“欲窮其林”的窮意思是盡,形容詞用做動詞,這里是“走到什么的盡頭”的意思。出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
“清風徐來”的“徐”可以翻譯為“緩緩地”。這句話的意思為,微風緩緩吹來。原句:清風徐來,水波不興。這句話出自蘇軾的《赤壁賦》,《赤壁賦》寫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