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滅亡于公元907年,被朱溫(又名朱全忠)所滅。梁太祖朱溫(852年12月5日-912年7月18日),開平元年(907年)到乾化二年(912年)在位。宋州碭山(今安徽省碭山縣)人,后梁開國皇帝,唐僖宗賜名“朱全忠”,即位后改名朱晃。
唐朝滅亡于公元907年,被朱溫(又名朱全忠)所滅。梁太祖朱溫(852年12月5日-912年7月18日),開平元年(907年)到乾化二年(912年)在位。宋州碭山(今安徽省碭山縣)人,后梁開國皇帝,唐僖宗賜名“朱全忠”,即位后改名朱晃。
乾符二年(875年),參加王仙芝、黃巢領(lǐng)導(dǎo)的農(nóng)民起義軍,先后攻陷洛陽、長安等地,大大動搖了唐王朝的統(tǒng)治地位。中和二年(882年),歸附唐軍王重榮、楊復(fù)光部,與李克用等聯(lián)合鎮(zhèn)壓黃巢軍。因鎮(zhèn)壓黃巢軍有功,被唐僖宗賜名“全忠”,任河南中行營招討副使。次年拜汴州刺史出宣武軍節(jié)度使,繼而又進封梁王。他以河南為中心,極力擴大勢力,逐漸成了唐末最大的割據(jù)勢力。唐昭宗天復(fù)元年(901年),朱溫率軍進入關(guān)中,控制了唐王朝的中央政權(quán)。天祐元年(904年),用武力把唐昭宗逼遷洛陽,不久將昭宗殺死。立昭宗兒子李柷為帝,即唐哀帝(又稱昭宣帝)。天祐四年(907年),朱溫通過禪讓的形式奪取了唐哀帝的皇位,代唐稱帝,建國號梁,改年號為開平,史稱“后梁”。
乾化二年(912年),朱溫因繼立問題,被親子朱友珪弒殺。朱溫在位六年,享年六十一歲,上謚號神武元圣孝皇帝,廟號太祖。同年十一月下葬宣陵。
在唐宣宗去世了以后,唐懿宗和唐僖宗是唐朝歷史上著名的昏庸,致使唐朝開始走向了下坡路,天祐元年,朱溫發(fā)兵攻打長安,并且挾持了唐昭宗遷都洛陽,而后把唐昭宗殺死。
天祐二年的時候,朱溫開始大肆驅(qū)逐朝廷官員并且將三十多位朝廷大臣在白馬驛殺死,并且把尸體扔到了河里。
朱溫原本想著等統(tǒng)一了全國以后再奪取唐朝的政權(quán),但是因為在征討淮河以南地區(qū)的時候失敗,所以提早在天佑四年的時候逼迫唐哀帝禪位給自己,唐朝從此滅亡。
后天祐四年朱溫通過禪讓的形式奪取了唐哀帝的帝位;代唐稱帝,建國號大梁,改年號為開平,史稱“后梁”。
乾化二年朱溫因繼立問題,被親子朱友珪弒殺。朱溫在位六年,卒年61歲。
唐朝有289年歷史。唐朝,是繼隋朝之后的大一統(tǒng)中原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國公李淵于晉陽起兵,次年...
唐朝歷時289年,歷經(jīng)21代皇帝皇位。繼承順序: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武則天-唐玄宗李隆基-唐肅宗李...
唐朝時期的著名詩人有李白,杜甫,李賀,白居易,杜牧等。唐詩,泛指創(chuàng)作于唐朝詩人的詩,為唐代儒客文人之智慧佳作。唐詩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之...
作者是陳云誥。這是清代陳云誥的一副對聯(lián),在太白祠大門口,贊美李白:“盛唐詩酒無雙士,青蓮文苑第一家”。陳云誥(1877~1965),字紫綸,...
屈原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出生于楚國丹陽秭歸。屈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
背景:朝廷急需打破固有選拔機制,為朝中輸送新鮮血液,避免權(quán)力為少數(shù)人把持;隨著紙張的出現(xiàn),讀書成本迅速下降,這使得知識不再為少數(shù)人所掌握,這...
在唐之后宋之前,還經(jīng)歷了“五代十國”時期。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區(qū)的五個政權(quán),即后梁、后唐、后晉、后漢與后周。而在唐...
唐朝,是中國封建歷史上最輝煌璀璨,統(tǒng)一時間最長,國力最強盛的朝代之一,唐朝歷十四世,傳二十一代皇帝,前后共二百八十九年,其與漢朝并稱為中國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