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之所以反對王安石變法,主要在于不同意王安石解決大宋三大冗的理念和手段。司馬光和王安石解決三大冗的方式不一致。司馬光注重傳統(tǒng),比較中庸;而王安石則比較激進,主張“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故而,二者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分歧。另外,王安石重法治,而司馬光重人治。
司馬光之所以反對王安石變法,主要在于不同意王安石解決大宋三大冗的理念和手段
自太祖登登基到宋神宗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大宋已立國109年,各種政治弊端都開始顯現(xiàn)。比較公認的三大冗,是冗官、冗兵、冗費。當時,但凡有抱負的士人官僚,都認為必須解決這三大問題。惟其如此,大宋才能持續(xù)健康發(fā)展下去。王安石和司馬光也不例外。
但關鍵的問題在于,司馬光和王安石解決三大冗的方式不一致。司馬光注重傳統(tǒng),比較中庸;而王安石則比較激進,主張“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故而,二者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分歧。另外,王安石重法治,而司馬光重人治。
司馬光對于大宋的弊端的認知以及解決方案,并沒有超越同代其他官僚。他認識到了朝局的問題所在,但又不像王安石那樣有系統(tǒng)性的解決方案。他只強調從人治的角度,慢慢改變弊端,加強大宋統(tǒng)治。但具體怎么辦,他并沒有落地的方案。
而王安石則不同,他從法治的角度,提出了一整套解決方案。雖然有些新政措施并不能解決問題,甚至會導致與預期相反的后果。但畢竟,王安石有著自圓其說的邏輯體系。
這也是為什么王安石是主動變法的一方,而司馬光僅僅是在王安石推出的新政中找錯誤和不足。
王安石變法的主要內容是:一、經濟方面: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稅法、農田水利法、市易法、均輸法。二、軍事方面:保甲法、裁兵法、將兵法、保馬法、...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中國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在文學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論點鮮明,邏輯嚴密...
有個少年得到一只用來斗的鵪鶉,他的同伴想要,他不給。那同伴自恃和他親密,就一把拿跑了。少年去追,把他殺了。開封府判定該少年應被處死。王安石反...
《元日》原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譯文: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迎著和暖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出自于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創(chuàng)作的《元日》小編已經為大家整理好了,還帶有拼音,大家...
杏花,出自王安石《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占春。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這首詩一二句寫出了北陂杏花的嬌媚之美,后兩句表...
聽說在飛來峰極高的塔上,雞鳴時分可看到旭日初升。不怕浮云會遮住我的視線,只因為如今我身在最高層?!兜秋w來峰》: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登飛來峰》是北宋文學家、政治家王安石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接下來分享王安石的登飛來峰原文翻譯和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