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安嶺、賀蘭山脈、巴顏喀拉山脈以東,秦嶺、淮河以北,即我國東部季風區(qū)的北部地區(qū)。地形特征:平原面積廣大,其中東北平原是我國最大的平原,黑土為主,多沼澤,北部凍土層厚;華北平原是我國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黃河、海河、淮河沖積而成。
1.范圍:大興安嶺、賀蘭山脈、巴顏喀拉山脈以東,秦嶺、淮河以北,即我國東部季風區(qū)的北部地區(qū)。
2.地形特征:平原面積廣大,其中東北平原是我國最大的平原,黑土為主,多沼澤,北部凍土層厚;華北平原是我國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黃河、海河、淮河沖積而成,土層深厚;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廣、最厚的黃土堆積區(qū),土質疏松,直立性強,地表植被保護差,水土流失嚴重,溝壑縱橫,流經高原區(qū)的河流含沙量大。太行山脈兩側地形差異明顯,以東為華北平原,以西為黃土高原。本區(qū)主要地形單元有:東北平原(三江、松嫩、松遼)、華北平原、黃土高原、興安嶺山地、長白山地、山東丘陵、遼東丘陵。本區(qū)“名山”有:“東岳”泰山(山東)、“西岳”華山(陜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3.氣候特征:以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為主,其中大興安嶺北部為寒溫帶、長城以北為中溫帶、黃河中下游地區(qū)為暖溫帶,無霜期4-8個月,熱量條件南北差異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屬于半濕潤、半干旱區(qū)(東北的東部及北部山地為濕潤區(qū));夏季溫暖多雨(東北較短),冬季寒冷干燥(東北漫長嚴寒多積雪,漠河為我國的“寒極”);主要災害性天氣:冬季寒潮,東北地區(qū)夏季低溫、秋季早霜,華北地區(qū)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
4.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南北差異大。水量北豐南小,汛期北長南短(東北地區(qū)有明顯融雪春汛),河流含沙量北小南大,結冰期北長南短。
5.主要河流:黑龍江及其支流松花江、烏蘇里江,黃河(下游為“地上河”)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遼河,鴨綠江,圖們江。
6.主要湖泊:白頭山天池、興凱湖。植被:東北地區(qū)以針葉林為主(長白山地區(qū)為針葉-落葉闊葉混交林),黃河中下游地區(qū)為落葉闊葉林。
7.土壤:東北地區(qū)黑土分布廣泛,黃河中下游地區(qū)主要為鈣質土。
8.主導因素:積溫自北而南逐漸增大。
1.海陸分布:
(1)運用地圖和數(shù)據(jù)說出全球海陸所占比例:海洋占地球表面積的71%,陸地占地球表面積的29%。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況
①七大洲:(面積從大到?。﹣喼蕖⒎侵?、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
②四大洋:(面積從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③洲界:亞洲與非洲:蘇伊士運河
北美洲與南美洲:巴拿馬運河
亞洲與歐洲: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
2.海陸變遷:
(1)改變地表的作用有來自內部(地殼運動、火山和地震)和來自外部(流水、風力、海浪和冰川)兩種。
(2)知道板塊構造學說,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系。
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
a)地中海—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
b)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3)大陸漂移學說,魏格納。
我國的人口地理分界線是:黑河騰沖線。該線是由地理學家胡煥庸于20世紀30年代提出的,故又稱為胡煥庸線。以此線為界,東南半壁占國土面積的百分之...
地形類型有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山地,除高原之外都有不同級別。地形與地勢、地貌不完全一樣,地形多偏向于局部結構,而地貌講走向,地形則一定是...
掌握快速閱讀能力,提高復習效率,快速閱讀是一種有效的“眼對腦”學習和復習方法。速讀記憶的練習可以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軟件”。多問是最...
初一上學期地理必背知識點:地圖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圖例。1:1000000的意思是:圖上一厘米代表實地一百萬厘米。相同圖幅,分母越大比例...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江州是今天的江西省九江市,唐代在今江西九江因長江流經設江州,因沿襲時間較長,特別是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貶任江州司馬寫下了膾炙...
學好初中地理的技巧:學會閱讀地理教科書,包括了解地理教科書的一般表述層次,會區(qū)分教材的重點和非重點,會運用課本插圖、練習題和地圖冊去理解教材...
地理中考必背知識點: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線段式、數(shù)字式。比例尺大小的比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比例尺越大,表示...
想學好初一地理,首先要明確學習的內容。這個是在學習地理的時候一定要明確的,之后明確了這個內容,才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好的學習地理。其次要把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