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必背端午節(jié)古詩: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忠貞如不替,貽厥后昆芳。小學一年級必背端午節(jié)古詩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后昆芳。
《小重山·端午》
元代·舒頔
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
細纏五色臂絲長??浙皭?,誰復吊沅湘。
往事莫論量。千年忠義氣,日星光。
離騷讀罷總堪傷。無人解,樹轉午陰涼。
《乙卯重五詩》
宋代·陸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一】《五絲》唐·褚朝陽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水底深休也,日中還賀之。章施文勝質,列匹美于姬。錦繡侔新段,羔羊寢舊詩。但夸端午節(jié),誰薦屈原祠。把酒時伸奠,汨羅空遠而?!径俊镀呗伞ざ宋纭诽啤ひ髨蚍倌昙压?jié)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三】《競渡歌》唐·張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兩岸羅衣?lián)浔窍?,銀釵照日如霜刃。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前船搶水已得標,后船失勢空揮撓。
端午節(jié)的介紹: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龍舟節(jié)、重午節(jié)、重五節(jié)、天中節(jié)等,是漢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日期在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歡慶娛...
端午節(jié)是流行于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傳說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羅江自盡,后人亦將端午節(jié)作為紀念屈原的節(jié)日;也有...
端午節(jié)的來歷:端午節(jié)主要是為了紀念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在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五,因國家被秦軍攻破而選擇以身殉國,跳入汨羅江。為了防止...
端午節(jié)的由來:傳說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羅江自盡,后人亦將端午節(jié)作為紀念屈原的節(jié)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有一個習俗是掛艾草。艾草是一種具有濃郁香氣的植物,相傳可以驅邪避邪,保佑家庭平安。在端午節(jié)這一天,人們會將艾草掛在門口或者懸掛在屋內,...
掛菖蒲是中國傳統(tǒng)的端午節(jié)習俗之一。端午節(jié)是農歷五月初五,人們在這一天會在門前掛上菖蒲,以驅邪避禍、祈求平安。菖蒲被認為具有辟邪的作用,所以人...
1~3年級端午節(jié)古詩:端午至太平寺【作者:喻良能】客里逢端午,僧廊雨氣涼。筼筜千個碧,薝蔔六花香。魯頖程尤遠,潘輿興自長。糝蒲傾美酒,笑入醉...
端午節(jié)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yōu)槌贼兆樱慅堉?,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