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辛棄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別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人。南宋官員、將領(lǐng)、文學家,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居士。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南宋豪放派詞人,山東歷城(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qū))人。辛棄疾出生于山東歷城的一個書香家庭,幼年學儒,飽讀詩書,為創(chuàng)作打下堅實基礎(chǔ)。
辛棄疾詞風格悲壯激烈,為豪放詞派代表。與蘇軾并稱“蘇辛”,與李易安并稱“濟南二安”,和愛國詩人陸游雙峰并峙。代表作《青玉案·元夕》、《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等。古人輯錄有《稼軒長短句》,今人輯錄有《辛稼軒詩文抄存》。
辛棄疾是位亂世英雄。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史講“東坡仙才,史無二例,稼軒雄才,如鯨吞海?!?/p>
辛棄疾是南宋的。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qū)遙墻鎮(zhèn)四鳳閘村)人。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lǐng),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
辛棄疾生于金國,少年抗金歸宋,曾任江西安撫使、福建安撫使等職。著有《美芹十論》、《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由于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山居。開禧北伐前后,相繼被起用為紹興知府、鎮(zhèn)江知府、樞密都承旨等職。開禧三年(1207年),辛棄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贈少師,謚號“忠敏”
辛棄疾是南宋豪放派詞人,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辛棄疾一生以恢復為志,以功業(yè)自許,卻命運多舛、備受排擠、壯志難酬。
辛棄疾,南宋官員、將領(lǐng)、文學家,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辛棄疾一生以恢復為志,以功業(yè)自...
辛棄疾最出名的詩詞:《青玉案·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
辛棄疾最霸氣的一首詩是《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這首詩氣勢磅礴,描述了戰(zhàn)場上的壯烈場景,充滿了豪放和激情。其中“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
辛棄疾詩詞:《青玉案·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上片寫元夕之夜燈火輝煌,游人如云的熱鬧場面,下片寫不慕榮華,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托著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氨娎飳にО俣?,...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
辛棄疾是豪放派的詩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辛棄疾的詞藝術(shù)風格多樣,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辛棄疾的詞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典故入詞,抒寫力...
辛棄疾與蘇軾齊名,并號稱“蘇辛”,史上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有人這樣贊美過他:稼軒者,人中之杰,詞中之龍。劉辰翁《辛稼軒詞序》說:“詞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