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臭氧層的主要物質是氯氟烴類化學物質。這類物質在大氣同溫層中容易聚集,會釋放出氯原子和溴原子,這些原子可以破壞臭氧分子。氯氟烴類化學物質包括氟利昂,它們在強烈的紫外輻射作用下光解,對臭氧層造成持續(xù)性的破壞。
1.臭氧層遭到破壞的主要原因是氯氟碳化合物。氯氟烴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含有氯和氟的碳氫化合物,它在30年代早期被發(fā)現并被廣泛應用。
2.氟里昂是造成臭氧層損害的首要氣體。氟利昂是含氟和氫氣的二元化合物,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氟化氫是破壞臭氧層的催化劑,具有極高的破壞性。當氟氯烴懸浮在空中時,會因為太陽的紫外線而分解釋放出氯原子。這種氯離子具有很強的活性,通常會和其他物質結合。所以,一旦接觸到臭氧,就會發(fā)生化學反應。
3.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懸浮微粒是造成臭氧層損害的三大罪魁禍首。
臭氧層破壞的主要原因是人類過多地使用氯氟烴類化學物質(CFCs)。氯氟烴是一種人造化學物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尤其是進入20世紀60年代以后,被大量用作氣溶膠、制冷劑、發(fā)泡劑、化工溶劑等。氯氟烴在大氣同溫層中容易聚集,其影響可能會持續(xù)一個世紀或更長的時間。在強烈的紫外輻射作用下,氯氟烴會釋放出氯原子和溴原子,這些原子可以破壞臭氧分子,從而造成臭氧層的損耗。
盡管臭氧層在地球表面并不太厚,臭氧在大氣層中只占百萬分之一,若在氣溫0℃時,將地表大氣中的臭氧全部壓縮到一個標準大氣壓時,臭氧層的總厚度才不過3mm。就是這樣的一個臭氧層,卻吸收了來自太陽99%的高強度紫外輻射(是波長100~400納米的紫外線,分為長波(UV-A)、中波(UV-B)、短波(UV-C)。長波紫外線能夠殺菌,但是波長為200~315納米的中短波紫外線對人體和生物有害,尤其是240~290納米的紫外區(qū)段對今天的生命本質物質——核酸和蛋白質有嚴重的破壞作用)。
臭氧層成為地球一道天然屏障,使地球上的生命免遭強烈的紫外線傷害。假如沒有臭氧層擋住紫外輻射,陸地上將荒蕪一片,現在任何形式的生命在陸地上斷難存在,這或許是生命誕生于原始海洋中的原因之一。
可以毫不夸在地說,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就像離不開水和氧氣一樣離不開大氣臭氧層,大氣臭氧層是地球上一切生靈的保護傘。億萬年來,萬物生靈在臭氧層保護傘的蔭護下得以生存和繁衍。
臭氧層是大氣層的平流層中臭氧濃度高的層次。臭氧含量隨緯度、季節(jié)和天氣等變化而不同。紫外輻射在高空被臭氧吸收,對大氣有增溫作用,同時保護了地球...
氯氟烴類化學物質是臭氧層被破壞的主要原因。氯氟烴是20世紀30年代初發(fā)明并且開始使用的一種人造的含有氯、氟元素的碳氫化學物質,在一般條件下,...
最重要的作用是為了吸收紫外線,減少過多的紫外線對人體造成的傷害。臭氧是紫外線與氧分子形成后的產物。大氣臭氧層,可以大量減少紫外線對生物細胞的...
people指人時,是不可數名詞;表民族時,是可數名詞,但單復數的形式不變。people的基本意思是“人,人們”,是集體名詞,沒有復數形式,...
檢查自己初二數學學習成果的同時,也能夠做到鞏固知識點的作用。從而能更有效更快速地提高數學學習成績,也能更好的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注重初二數...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主持人黑柳徹子創(chuàng)作的兒童文學作品。黑柳徹子在其兒童文學作品《窗邊的小豆豆》中,以自己的童年往事為素材,細膩生動的...
如果初一總分是760分:語文90以上,數學98以上,英語105以上,生物87以上,地理80分以上,政治90分以上,歷史87以上。上600分以...
產生溫室效應的氣體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氟氯化合物、氮氧化物等。其中,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溫室氣體,其占溫室氣體總排放的約60%左右。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