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政治主張:孔子在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張以德治國,要求統(tǒng)治者愛惜民力,體察民意。他反對苛政,認為統(tǒng)治者只有實行德政,使人民心悅誠服,社會才會穩(wěn)定。
孔子主張“為政以德”,政治思想核心內(nèi)容是“禮”與“仁”。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于民,嚴格了等級制,把貴族和庶民截然劃分治者與被治者。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為政以德以道德原則治理國家,它代表了孔子的為政的思想,強調道德對政治生活的決定作用,主張以道德教化為治國的原則。這是孔子學說中較有價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國的基本原則是德治,而非嚴刑峻法。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人,祖籍宋國栗邑。父叔梁紇,母顏氏。中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
孔子曾帶領部分弟子周游列國十四年,修訂六經(jīng)。去世后,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jīng)典。
孔子被后世統(tǒng)治者尊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師、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鬃邮钱敃r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
是因為孔子的先祖是商朝皇族,跟商王一個姓。商王姓子,所以孔子也姓子。據(jù)《禮記》中記載孔子自己的說法,即:“夏后氏殯于東階之上,則猶在阼也;殷...
因為孔子的孔是他的氏,子才是他的姓。在古代,姓和氏是分開的,姓的含義和我們現(xiàn)代差不多,是指同一宗族的傳承。而氏是姓的支系,是姓族的分支標記。...
釋迦牟尼公元前600年左右,老子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471年之間,孔子誕生于公元前552年10月9日。佛教的創(chuàng)立者釋迦牟尼(佛陀),是古代...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儒家學派又稱儒學、儒家學說,或稱為儒教。做為華夏固有價值系統(tǒng)的一種表現(xiàn),儒家并非通常意義上的學術或學派,它是中華法系...
孔子姓子,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人,祖籍宋國栗邑。父叔梁紇,母顏氏。中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鬃訉笫?..
孔子是因病去世的。魯哀公十六年二月十一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終年七十三歲,葬于魯城北泗水岸邊。孔子卒后,不少弟子...
孔子是春秋時期的人??鬃樱有?,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人,祖籍宋國栗邑,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