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祭無忘告乃翁”的“乃翁”意思是:你的父親,指陸游自己。該句出自《示兒》,是宋代詩人陸游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是詩人的絕筆。
用“乃翁”代替“我”,體現了陸游對國家和民族的深切關愛。
陸游一生以收復失地為己任,為了抗金事業(yè)奔走呼號,卻屢遭排擠,壯志難酬。他把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緊緊相連,將個人的理想和希望寄托在國家統(tǒng)一上。用“乃翁”來代指自己,一方面是表達對兒子們的囑托,另一方面則是將個人情感升華到家國情懷的高度,將個人的愿望融入到民族復興的宏偉目標之中。
用“乃翁”代替“我”,表達了陸游對后世的期許和激勵。
陸游深知自己年事已高,無力親眼見證國家統(tǒng)一的盛況,但他始終堅信,抗金事業(yè)終將成功。用“乃翁”這個身份來表達自己的遺愿,不僅更具情感沖擊力,也更能引起后世的共鳴。他希望后人能繼承他的遺志,為國家統(tǒng)一貢獻力量,實現他的夢想。
用“乃翁”代替“我”,也體現了陸游自身的性格和品格。
陸游一生正直、剛毅、愛國,不畏強權,不懼挫折。用“乃翁”這個稱呼,體現了一種沉穩(wěn)、堅定的態(tài)度,也體現了對后代的期盼和信任。
總而言之,陸游在《示兒》中用“乃翁”代替“我”,并非簡單的代詞替換,而是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和情感。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譯文
我本來知道,當我死后,人間的一切就都和我無關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統(tǒng)一。
因此,當朝廷軍隊收復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來之時,你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把這好消息告訴你們的父親!
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宰臣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
宋孝宗即位后,賜進士出身,歷任福州寧德縣主簿、敕令所刪定官、隆興府通判等職,因堅持抗金,屢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應四川宣撫使王炎之邀,投身軍旅,任職于南鄭幕府。
次年,幕府解散,陸游奉詔入蜀,與四川制置使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繼位后,升為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不久即因“嘲詠風月”罷官歸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書成后,陸游長期蟄居山陰,嘉定二年(1210年)與世長辭,留絕筆《示兒》。
陸游一生創(chuàng)作頗豐,據汲古閣所刻《陸放翁全集》,計有《渭南文集》50卷(其中包括《入蜀記》6卷,詞2卷);《劍南詩稿》85卷(其中有古近體詩9138首);《放翁遺稿》3卷;《南唐書》18卷;《老學庵筆記》10卷;《家世舊聞》8則;《齋居紀事》36則。另有《續(xù)筆記》2卷、《高宗圣政草》 1卷、《陸氏續(xù)集驗方》 2卷、《感知錄》 1卷、《清尊錄》 1卷、《緒訓》 1卷、《放翁家訓》等。
“乃翁”是指陸游。此句出自《示兒》,是詩人的絕筆。全詩如下: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此詩傳達出詩人臨...
孩子到了青春期,出現叛逆是很常見的,這時候家長應該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多和孩子溝通,要了解他們的問題,并及時為他們解決;第二,要適當給孩子歷...
初一數學學習技巧:數學學習需要扎實的基礎知識,?如數學公式、?定理、?概念等。?加強對這些基礎知識的掌握是提高數學成績的關鍵。?養(yǎng)成良好的學...
中考化學知識點:1、構成物質的三種微粒是:分子、原子、離子。2、還原氧化銅常用的三種還原劑:氫氣、一氧化碳、碳。3、氫氣作為燃料有三大優(yōu)點:...
酒精消毒屬于化學變化。酒精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學名叫乙醇,分子式為C2H5OH。酒精的分子具有很大的滲透能力,它能穿過細菌表面的膜,打入細菌的...
《過故人莊》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律詩,寫的是詩人應邀到一位農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經過。在淳樸自然的田園風光之中,主客舉杯飲酒,閑談家常...
初中補課機構推薦:新東方教育、學大教育、學而思、精銳教育、龍文教育。學大教育是一家專注于個性化教育的上市公司,自2001年創(chuàng)立以來,一直秉承...
面對初中早戀的女孩,家長注意要平等的和他交流,不要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應該放下做父母的架子,多傾聽孩子的心聲,盡可能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