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色鬼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久久久久久五月天|综合专区亚洲无|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视频

        全國

        當(dāng)前位置:

      • 熱門地區(qū):
      • 選擇地區(qū):
      • ×
      當(dāng)前位置: 初三網(wǎng) > 初中語文 > 語文知識點 > 正文

      歐陽修是哪個朝代的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

      2024-09-27 11:47:10文/董玉瑩

      歐陽修(1007年-1072年),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xué)家,字永叔,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

      歐陽修是哪個朝代的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

      歐陽修是哪個朝代的

      歐陽修(1007年8月6日 -1072年9月8日),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廬陵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綿州(今四川省綿陽市),北宋政治家、文學(xué)家。歐陽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進士及第,歷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學(xué)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死后累贈太師、楚國公,謚號“文忠”,故世稱歐陽文忠公。

      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xué)史上最早開創(chuàng)一代文風(fēng)的文壇領(lǐng)袖,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被后人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領(lǐng)導(dǎo)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并發(fā)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其散文創(chuàng)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chuàng)了一代文風(fēng)。歐陽修在變革文風(fēng)的同時,也對詩風(fēng)、詞風(fēng)進行了革新。在史學(xué)方面,也有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書》,并獨撰《新五代史》。有《歐陽文忠公集》傳世。

      歐陽修科舉之路

      歐陽修的科舉之路可謂坎坷。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17歲的他應(yīng)試未中,天圣四年(1026年)再試又未取,兩次參加科舉都意外落榜。

      22歲時,歐陽修跟隨知漢陽軍的胥偃前往京師。天圣七年(1029年)春,由胥偃保舉,歐陽修就試于開封府國子監(jiān),該年秋天,歐陽修參加了國子監(jiān)的解試,在國子學(xué)的廣文館試、國學(xué)解試中均獲第一名,成為監(jiān)元和解元,又在第二年的禮部省試中再獲第一,成為省元。

      天圣八年(1030年),歐陽修參與由仁宗主持、在崇政殿舉行的殿試,唱甲科十四名,進士及第。據(jù)歐陽修同鄉(xiāng)時任主考官晏殊后來回憶,他未能奪魁,主要是鋒芒過露,眾考官欲挫其銳氣,促其成才。

      歐陽修的成就

      詩詞“不可一世”。歐陽修提出詩文革新主張,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領(lǐng)袖人物。他畢生創(chuàng)作詩歌800余首,代表作有《戲答元珍》等;詞200多首,代表作有《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生查子·元夕》等。他的政治詩歌敢于揭露矛盾,同情民眾,痛斥昏庸的統(tǒng)治者,鞭撻如狼似虎的貪官污吏,深得老百姓喜愛。

      后世學(xué)者評價歐陽修的詩“原出昌黎,痛綺靡之作,始矯西昆體,以氣格為主。故其詩敷腴,宋詩風(fēng)氣為之一變。最長七言古體,幽咽豪邁,不可一世”。歐陽修的詞以抒情為主,感情婉轉(zhuǎn)纏綿,真摯沉厚,清疏雋永,令讀者回味無窮,當(dāng)時在詞壇上與晏殊相提并論,世人并稱“晏歐”。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皆是被千古詠誦的佳句。

      史學(xué)成果豐碩。《宋史·歐陽修列傳》記載,他“奉詔修《唐書》紀(jì)、志、表,自撰《五代史記》,法嚴(yán)詞約,多取《春秋》遺旨”。二十四史有“正史”之稱,實際為3300卷,約4700萬字。其中的《新唐書》是歐陽修與宋祁等人編纂的一部記載唐朝歷史的紀(jì)傳體史書,全書共有225卷,其中有本紀(jì)10卷,志50卷,表15卷,這75卷皆為歐陽修主修。

      《新唐書》在體例上第一次寫出了《兵志》《選舉志》,系統(tǒng)論述唐代府兵等軍事制度和科舉制度。這是中國正史體裁史書的一大開創(chuàng),為以后的史書所沿襲,影響深遠。歐陽修還編纂了《新五代史》,《新五代史》原名《五代史記》,后世為區(qū)別于薛居正等官修的五代史,稱為《新五代史》。全書共74卷,其中,本紀(jì)12卷、列傳45卷、考3卷、世家及年譜11卷、四夷附錄3卷,記載了自后梁開平元年(907年)至后周顯德七年(960年)共53年的歷史。

      歐陽修在編纂《新五代史》時,增加了《舊五代史》所未能見到的史料,因此內(nèi)容更加翔實。它是唐宋以后唯一的一部私修正史,在中國史學(xué)史尤其是唐宋以后史學(xué)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從上可以看出,在這兩部史書中,歐陽修或參與其中,或一人獨纂,篇幅占了3300卷二十四史中的147卷,這是很了不起的史學(xué)成就。

      金石學(xué)開山鼻祖。《宋史·歐陽修列傳》對歐陽修的金石學(xué)成就也有記載,說他喜愛古代文化并酷愛學(xué)習(xí),凡是周代、漢朝以來的金石遺文、斷章殘篇,他都盡量收集記錄下來,仔細稽考研究它們的異同之處,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寫在金石文字后面,對金石文字一一加以確鑿地考證,取名為《集古錄》。

      《集古錄》是現(xiàn)存最早的金石學(xué)著作,收錄自周武王到五代時期金石拓本1000卷。它對歷史、文學(xué)、書法等皆有評論、考訂。據(jù)考證,《集古錄》初步成書于宋嘉祐六年(1061年),最終定稿在嘉祐八年(1063年)。歐陽修晚年改號為六一居士,“六一”其中之一就是“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可見他對此十分看重。

      幸運的是《集古錄》得以保存至今,它對中國金石學(xué)的形成和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成為考古研究的重要參考書籍。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學(xué)家顧炎武說過:“余自少時,即好訪求古人金石之文,而猶不甚解。及讀歐陽公《集古錄》,乃知其事多與史書相證明,可以闡幽表微,補闕正誤,不但詞翰之工而已?!?/p>

      查看更多【語文知識點】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