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統(tǒng)一了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六個國家。在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之前,這個時代被稱為戰(zhàn)國。戰(zhàn)國和春秋,都于東周時期。東周的前一段是春秋,著名的春秋五霸就出現(xiàn)在這個時段。
秦始皇統(tǒng)一了六國,實現(xiàn)了中國的政治一體化。在這個過程中,他表現(xiàn)出了強烈的毅力和智慧。正如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中所說:“始皇兼并天下,擒魏王,虜趙王,戮燕王,廢韓王,降楚王?!边@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統(tǒng)一過程,展現(xiàn)了秦始皇的英勇和智慧。
秦始皇實行封建中央集權制度,為后世帝王的治國理念和制度奠定了基礎。他建立了郡縣制,使得國家的治理更加有效和高效。同時,他還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如統(tǒng)一度量衡、文字、法律等,為國家的繁榮和強盛奠定了基礎。
秦始皇在外交和國防方面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他開辟了絲綢之路,促進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修筑萬里長城,鞏固了國家的邊防。這些舉措使得秦國的疆域不斷擴大,影響力日益增強。
1.連接和修筑戰(zhàn)國長城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筑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筑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tǒng)一天下后,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zhàn)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當時中原剛統(tǒng)一,各地原來的貴族勢力還很強,若不保持中央各地之間的交通和聯(lián)系,國家隨時會處于再次分裂的局面,所以必須盡快改善中央到各地及其他各郡、縣之間的交通和聯(lián)系,因此須盡快建設道路。修建長城,是為了保護北部邊境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的安全,其目的也是為了減少人民的負擔;由于匈奴是游牧民族,其騎兵活動范圍很大,沒有長城的話,要很多軍隊來防守,這會給人民增加很大的負擔。
2.度同制
戰(zhàn)國時期,各國的度量衡制度和貨幣制度很不一致。秦統(tǒng)一后,規(guī)定貨幣分金和銅兩種:黃金稱上幣,以鎰(秦制20兩為鎰)為單位;銅錢稱下幣,統(tǒng)一為圓形方孔,以半兩為單位。金幣主要供皇帝賞賜,銅幣才是主要的流通媒介。
秦始皇以原秦國的度、量、衡為單位標準,淘汰與此不合的制度。秦廷在原商鞅頒布的標準器上再加刻詔書銘文,或另行制作相同的標準器刻上銘文,發(fā)到全國。與標準器不同的度、量、衡一律禁止使用。在田制上,秦王朝規(guī)定6步(合今230厘米)為尺,240步為一畝。這一畝制以后沿用千年而不變。
3.改幣制
秦始皇采取了兩種統(tǒng)一貨幣的主要途徑:一是由國家統(tǒng)一鑄幣,嚴懲私人鑄幣,將貨幣的制造權掌握在國家手中。二是統(tǒng)一通行兩種貨幣,即上幣黃金和下幣銅錢。改黃金以“鎰”為單位,一鎰為二十兩。銅錢以“半兩”為單位,并明確鑄金幣明“半兩”二字。
銅錢造型為圓形方孔,俗稱“秦半兩”。原來六國通行的珠玉、龜貝、銀錫等不得再充當貨幣,及至秦,中一國之幣為二等;黃金以鎰名,為上幣;銅錢識曰半兩,重如其文,為下幣。而珠玉、龜貝、銀錫之屬為器飾寶藏,不為幣。
4.整交通
從前222年開始,秦始皇開始大幅修筑以國都咸陽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出去的馳道,類似現(xiàn)代的高速公路。著名的馳道包括:上郡道、臨晉道、東方道、武關道、秦棧道、西方道及秦直道。
修建馳道同時,秦始皇還命史祿開鑿河渠以溝通長江水系的湘江和珠江水系的漓江。運河在最終在秦始皇二十年至二十三年(前219年—前215年)修成。靈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它自貫通后,二千多年來就一直是嶺南與中原地區(qū)之間的水路交通要道。因此,此項工程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5.行同倫
“行同倫”就是端正風俗,建立起統(tǒng)一的倫理道德和行為規(guī)范。秦朝也給予相當?shù)闹匾暋1热缜厥蓟识四?前219年),秦始皇來到泰山下。這里原是齊國故地,號稱“禮儀之邦”。
秦始皇就令人在泰山所刻的石上記下男女之間界限分明,以禮相待,女治內(nèi),男治外,各盡其責,從而給后代樹立好的榜樣,予以表彰。而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在會稽刻石上留的銘文,則對當?shù)厥⑿械囊鶝u之風,大加鞭笞,以殺奸夫無罪的條文來矯正吳越地區(qū)男女之大防不嚴的習俗。
(1)統(tǒng)一后的秦始皇窮奢極欲,大興土木,建造宮殿、陵墓
(2)他花費巨額錢財求仙訪藥,以求長生不老,興師動眾出外巡游、封禪。
(3)開拓邊疆和筑長城,修馳道、直道等工程,征發(fā)繁重。百姓不堪重負,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4)秦法刑法嚴苛,人民搖手觸禁,社會階級矛盾嚴重激化。
(5)為了鉗制思想,秦始皇將諸子百家語焚毀。將460余名儒生方士坑殺。這就是著名的“焚書坑儒”。
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嬴姓。中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戰(zhàn)略家、改革家,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國家——秦朝的建立者,中國...
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嬴姓,名政。中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戰(zhàn)略家、改革家,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國家——秦朝的建立者...
秦朝的皇帝制度的特點是權力高度集中、皇帝獨尊、皇權至上、皇位世襲等?;实凼菄疑矸葑顬樽鹳F的人,這是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秦始皇的統(tǒng)治具有什么特點:急于求成、暴虐。秦始皇,姓贏名政,秦莊襄王之子,生于公元前259年,卒于前210年。他是秦王朝的建立者,中國歷史上...
秦始皇修建的長城,即秦長城,位于中國北方,主要分布在今天的甘肅、內(nèi)蒙古、遼寧等省份。秦長城的西起點在甘肅省臨洮縣,東至遼寧省的東部和南部及吉...
秦始皇焚書坑儒的原因:1、統(tǒng)一思想與權力。秦始皇為了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消除不同文化和思想的影響,采取了焚書坑儒的措施。2、統(tǒng)一法律與文字。...
李斯背叛嬴政主要是李斯的懦弱和無可奈何。李斯選擇背叛秦始皇,和利益沒有太大的關系,主要是因為事件牽連到了李斯整個家族的存亡。奸臣趙高和李斯之...
三國在秦始皇之后。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于漢朝之后,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后出現(xiàn)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