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色鬼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久久久久久五月天|综合专区亚洲无|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视频

        全國

        當前位置:

      • 熱門地區(qū):
      • 選擇地區(qū):
      • ×
      當前位置: 初三網(wǎng) > 初中歷史 > 歷史知識點 > 正文

      初二上學期歷史學習哪些知識點 歷史必考知識點總結

      2024-10-17 09:52:06文/勾子木

      初二歷史知識點:1、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是云南的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2、北京人生活的時間距今約70萬年至20萬年,最早使用天然火。3、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和粟的國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長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

      初二上學期歷史學習哪些知識點 歷史必考知識點總結

      初二上學期歷史學習哪些知識點

      1、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水稻的國家:生活于長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種植水稻,住干欄式房子。

      2、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粟的國家:生活于黃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種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子。

      3、傳說中黃河流域部落聯(lián)盟首領,炎帝黃帝(人文初祖)部落結盟,為漢族前身華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礎。

      4、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5、堯、舜、禹時期推舉部落聯(lián)盟首領的辦法:“禪讓制”。

      6、“世襲制”代替“禪讓制”的標志:禹傳子,家天下。

      7、西周時期,為鞏固對周邊的統(tǒng)治而形成的制度:分封制。

      8、目前世界現(xiàn)存最大的青銅器:商朝的司母戊鼎。

      9、我國古代規(guī)模最大,效益最好,最久的水利工程:戰(zhàn)國秦國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筑的大型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

      10、戰(zhàn)國時期改革最成功的是秦國:商鞅變法。(我國由奴隸向封建制的轉變是通過變法來完成的)

      11、商鞅變法中最重要的措施:國家承認土地私有。

      12、商鞅變法中對后世影響最大的措施:建立郡縣。

      13、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于商朝,這是因為商朝的甲骨文已經(jīng)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

      14、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春秋晚期的孔子,他的言行由其弟子整理成《論語》一書。

      15、最早提出自然資源可持續(xù)使用的思想家:戰(zhàn)國時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

      16、建立和諧社會與儒家的仁政有關。提出人與自然的和諧的是莊子。

      17、世界上最早的兵書:《孫子兵法》,由兵家鼻祖孫武所著。

      18、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由秦始皇(贏政)于公元前221年建立。

      19、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秦始皇。

      20、漢武帝時,西漢在政治、經(jīng)濟、軍事和思想上實現(xiàn)了大一統(tǒng)。西漢進入鼎盛時期。

      初二上學期歷史必考知識點總結

      一、我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1、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是云南的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

      2、北京人生活的時間距今約70萬年至20萬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和粟的國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長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黃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二、夏、商、西周奴隸制王朝

      1、約公元前21世紀,禹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這表明王位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通過推舉選出部落聯(lián)盟首領的辦法叫禪讓制)。

      2、約公元前16世紀,湯滅夏建立了商朝。商朝時盤庚遷都至殷并使統(tǒng)治穩(wěn)定下來。

      3、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發(fā)現(xiàn)的青銅器。(記熟書P12的司母戊鼎圖)湖南寧鄉(xiāng)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銅器中的精品。

      4、約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發(fā)兵滅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5、西周實行分封制,春秋時期,分封制開始瓦解。戰(zhàn)國時期,分封制逐漸被郡縣制取代。秦時實行中央集權制。唐三省六部制,唐朝以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為中央政府統(tǒng)治機構。元朝的中央和地方機構:中央實行一省制:元朝廢除三省,設中書省,為行政機構,設樞密院,為軍事機構,同時設宣政院,統(tǒng)領宗教事務和管轄西藏地區(qū);地方實行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東由中書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

      三、春秋戰(zhàn)國(東周)

      春秋時期是奴隸社會的瓦解時期,戰(zhàn)國時期是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

      1、東周分為春秋和戰(zhàn)國兩個時期,春秋時期從公元前770年開始到公元前476年結束。戰(zhàn)國時期從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時期第一個稱霸的諸侯是齊國的齊桓公,他任用管仲為相,改革內政,使國家日益強大。最后一個霸主是越王勾踐。春秋五霸是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3、戰(zhàn)國時期的主要諸侯國有齊、楚、秦、燕、趙、魏、韓,史稱“戰(zhàn)國七雄”(各主要諸侯國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東齊、上中下是趙魏韓)。趙、魏、韓是由春秋時期的晉國分裂而來的。

      4、秦國成為戰(zhàn)國七雄中實力的國家,主要原因是實行商鞅變法,戰(zhàn)國時,地處最西邊的諸侯是秦國。

      5、我國最早的音樂教育制度形成于西周。最早出現(xiàn)鐵農具的時期是春秋時期

      6、戰(zhàn)國時,秦國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變成“水汗從人,不知饑饉”,有“天府之國”美稱。

      查看更多【歷史知識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