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美的文章讓人讀完心曠神怡,文字的魅力就是這么神奇。下面介紹的是《祖父的園子》主要內(nèi)容,僅供參考。
本文通過對祖父的園子里的景物和我在其中的活動的描述,展現(xiàn)了作者快樂、自由、幸福的童年生活。
課文重點描寫了作者童年時在祖父的園中自由自在的生活。在祖父園中嬉戲玩耍,捉昆蟲,跟著祖父在園中栽花、拔草、種白菜、鏟地、澆水,當然這都不是真正的勞作,而是“亂鬧”,玩鬧累了,就在園子里睡下。
當然,讓作者感到自由快樂的,不光是祖父的園子,還有慈愛的祖父。他給了孩子完全的自由,他允許孩子隨便玩鬧,對孩子傾盡了愛心和耐心。他的愛放飛了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愛的包圍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樂、幸福的童年。正是因為作者的心靈是自由的,所以在她孩童的眼里,一切才是自由的,快樂的,甚至是充滿夢幻色彩的。
蕭紅幼年喪母,父親冷酷暴戾,再婚后基本上對蕭紅不聞不問。蕭紅自小就缺乏父母的關(guān)愛。在寂寞的童年里,只有年邁的祖父給她疼愛和溫暖,令孫女忘卻了父親的冷漠和母親的刁難,讓她感到一些人間的溫情。她和祖父之間的感情是十分深厚的,她依戀祖父,跟他學習《千家詩》,以慰藉祖父失去祖母的悲苦。他們互相依戀,互相安慰,渡過了很美好的一段時光。蕭紅能進學校讀書,也得力祖父的支持。所以蕭紅對祖父身懷思念。
作者通過回憶童年時代快樂、自由、溫馨、美好的后園生活,表達了對童年生活的懷念和對濃濃親情的眷戀,也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與人性美的向往,以及童年的“我”作為一個真正的人的自由和天性。本文不僅僅是要描寫我與祖父濃濃的親情,而是回憶自己童年的美好生活,與祖父的親情只是童年美好的一部分,與前后的昆蟲、花鳥、樹木的作用是一致的。文章其實是表達作者對童年的留戀,既不是表現(xiàn)親情,也不是表現(xiàn)有家的快樂。
蕭紅(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國近現(xiàn)代女作家,被譽為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文學洛神”。乳名榮華,本名張秀環(huán),后改名為張廼瑩。筆名蕭紅、悄吟、玲玲、田娣等。
1911年,出生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qū)一個地主家庭。幼年喪母。1932年,結(jié)識蕭軍。1933年,以悄吟為筆名發(fā)表第一篇小說《棄兒》。1935年,在魯迅的支持下,發(fā)表成名作《生死場》。1936年,東渡日本,創(chuàng)作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返?。1940年,與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發(fā)表中篇小說《馬伯樂》、長篇小說《呼蘭河傳》等。
《祖父的園子》中心思想:祖父的園子中心思想:課文描寫了“我”童年時跟隨祖父在院子里勞動的情景,表現(xiàn)了祖父的園子是“我”童年快樂、自由的家園。...
《祖父的園子》是作家蕭紅的作品。蕭紅是中國近現(xiàn)代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隨著作者富有詩意的語言,...
全篇用輕快、優(yōu)美的文筆展現(xiàn)了祖父園子的勃勃生機,通過描寫“我”跟著祖父在園中栽花、拔草、種白菜、鏟地、澆水等勞作游戲,表現(xiàn)出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懷念...
?《祖父的園子》是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本五年級下冊的課文。下面整理了課文原文及賞析,供大家參考。
《我和祖父的園子》被選入蘇教版小學語文課本五年級下冊第十九課,《祖父的園子》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本五年級下冊第7課。下面和小編具體了解一下吧,供...
孔乙己是貧困潦倒的知識分子。在書中,孔乙己是一個知識分子,滿口“之乎者也”,但是他很窮,還竊書,說過“讀書人的事,怎么能叫竊,”被人嘲笑,他...
自然界產(chǎn)生氧氣的化學方程式:光合作用的反應(yīng)式為6CO2+12H2O→C6H12O6+6O2+6H2O。包括光反應(yīng)和暗反應(yīng)兩個過程。需要具備光...
有的高校沒有條件,只要學業(yè)水平成績都合格就可以,比如中國科學院大學。有的需要平常學習考試成績,比如北京外國語大學要求高三第一學期期末成績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