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整理了《望天門山》這首詩的意思,歡迎閱讀。
天門山從中間斷裂是因為被楚江沖開,江水向東流到這里折回。
兩岸的青山隔江相峙而立,一葉孤舟像從日邊悠悠駛來。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這首詩描寫了詩人舟行江中順流而下遠(yuǎn)望天門山的情景,天門山,就是安徽當(dāng)涂縣的東梁山(古代又稱博望山)與和縣的西梁山的合稱。兩山夾江對峙,象一座天設(shè)的門戶,形勢非常險要,“天門”即由此得名。詩題中的“望”字,說明詩中所描繪的是遠(yuǎn)望所見天門山壯美景色。
第一句“天門中斷楚江開”,著重寫出浩蕩東流的楚江(長江流經(jīng)舊楚地的一段)沖破天門奔騰而去的壯闊氣勢。第二句“碧水東流至此回”,又反過來著重寫夾江對峙的天門山對洶涌奔騰的楚江的約束力和反作用。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边@兩句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上句寫望中所見天門兩山的雄姿,下句則點醒“望”的立腳點和表現(xiàn)詩人的淋漓興會。在敘事中飽含詩人的激情,這首詩便在描繪出天門山雄偉景色的同時突出了詩人的自我形象。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李白十五歲時已有多首詩作,并且開始得到了一些社會上流人士的推崇。二十四歲時,李白離開故鄉(xiāng),踏上遠(yuǎn)游的征途。再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行東下至渝州。
《望天門山》表達了詩人初出巴蜀時樂觀豪邁的感情,展示了詩人自由灑脫、無拘無束的精神風(fēng)貌。全詩描寫天門山的雄奇壯觀和江水浩蕩奔流的氣勢。
詩中描繪了靈秀的山,矯健的水?!锻扉T山》是唐代大詩人李白于開元十三年(725年)赴江東途中行至天門山時所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絕。此詩描寫了詩人舟行...
是一個意思,都翻譯為向遠(yuǎn)處看?!锻扉T山》是唐代大詩人李白于開元十三年赴江東途中行至天門山時所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絕?!锻赐ァ肥翘拼膶W(xué)家劉禹錫創(chuàng)...
描寫了天門山一帶秀麗的景色。主要描寫詩人舟行江中順流而下遠(yuǎn)望天門山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初出巴蜀時樂觀豪邁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灑脫、無拘無束的...
《望天門山》前兩句側(cè)重描寫天門山的雄奇壯觀和江水浩蕩奔流的氣勢。原句: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意思:高高天門被長江之水?dāng)r腰劈開,碧綠...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兩岸高聳的青山隔著長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葉孤舟像從日邊駛來。出自唐代詩人李白《望天門山》...
《望天門山》一詩在一個“望”字的統(tǒng)領(lǐng)下展開。《望天門山》是唐代大詩人李白于開元十三年(725年)赴江東途中行至天門山時所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絕。詩人...
《望天門山》是唐代大詩人李白于開元十三年(725年)赴江東途中行至天門山時所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絕。本文整理了《望天門山》翻譯及注釋,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