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雞起舞的主人公是祖逖、劉琨。傳說東晉時期將領(lǐng)祖逖年青時就很有抱負(fù),每次和好友劉琨談?wù)摃r局,總是慷慨激昂,滿懷義憤,為了報效國家,他們在半夜一聽到雞鳴,就披衣起床,拔劍練武,刻苦鍛煉。
祖逖
祖逖是東晉人,他年輕時就胸懷大志,常常希望能夠收復(fù)中原失地。后來他與劉琨一起擔(dān)任司州的主簿,兩人交情很好,常常共被而眠。夜半時聽到雞鳴,祖逖踢醒劉琨,說:“這不是令人厭惡的聲音。”于是起床練劍。渡江以后,他招募勇士,鑄造兵器,打算將胡人逐出中原。
該典出自《晉書·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蚱鹞琛!?/p>
聞雞起舞,原意為聽到雞啼就起來舞劍,后來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即時奮起。
資治通鑒
當(dāng)初,范陽人祖逖,年輕時就有大志向想要光復(fù)中原,曾與劉琨一起擔(dān)任司州的主簿,與劉琨在同一個寢室睡覺時,夜半時聽到雞鳴,他踢醒劉琨,說:“這并不是不祥之兆?!庇谑瞧鸫参鑴Α?/p>
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馬睿讓他擔(dān)任軍事顧問長官。祖逖住在京口,集合了一批驍勇雄健的士兵,對司馬睿說:“晉朝的變亂,不是因為君主無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亂,而是皇親宗室之間爭奪權(quán)力,自相殘殺,這樣就使戎狄之人鉆了空子,禍害遍及中原?,F(xiàn)在晉朝的遺民遭到摧殘傷害后,大家都想著自強奮發(fā),大王您如果能夠派遣將領(lǐng)率兵出師,派像我一樣的人統(tǒng)領(lǐng)軍隊來光復(fù)中原,一定會有受到環(huán)境感染積極響應(yīng)的各地英雄豪杰!”司馬睿向來沒有北伐的志向,他聽了祖逖的話以后,就任命祖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僅僅撥給他千人的口糧,三千匹布,不供給鎧甲和兵器,讓祖逖自己想辦法募集。
祖逖帶領(lǐng)自己私家的軍隊共一百多戶人家渡過長江,在江中敲打著船槳發(fā)誓說:“我祖逖如果不能肅清中原敵人,就像這大江之水,一去不回頭!”于是到淮陰駐扎,建造熔爐冶煉澆鑄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繼續(xù)前進。
晉書·祖逖傳
晉代有一位愛國志士名叫祖逖,他從小就勤練武術(shù),鉆研兵法,祖逖還有一個好朋友叫劉琨,兩人都是有抱負(fù)的年輕人,希望國家可以越來越強大。
有天半夜,祖逖忽然被雞鳴聲吵醒,他把劉琨叫醒說:“這雞鳴聲雖然很吵,但我們可以借此機會早些起床練習(xí)武藝。”劉琨欣然同意了。
從此以后,他們每天聽到雞叫后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fù)有心人,經(jīng)過長期的刻苦學(xué)習(xí)和訓(xùn)練,他們終于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
聞雞起舞原意為聽到雞啼就起來舞劍,后來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即時奮起。出自《晉書·祖逖傳》。
聞雞起舞的意思是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后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出自宋·松洲《念奴嬌·題鐘山樓》:“擊楫誓清;聞雞起舞;畢竟英雄得?!?/p>
東晉時,祖逖和劉琨同為司州主簿,常互相勉勵振作。半夜聽到雞鳴,立即起來舞劍。語出《晉書·祖逖傳》。后以“聞雞起舞”比喻及時奮發(fā)。
我們都學(xué)過聞雞起舞的這個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有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獲得成功。本文整理了聞雞起舞文言文翻譯及原文,歡迎閱讀。
聞雞起舞的意思是聽到雞啼就起來舞劍,后來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即時奮起。聞雞起舞的道理:要想獲得成功,必須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要有毅力堅持。只要...
聞雞起舞原意為聽到雞啼就起來舞劍,后來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即時奮起。出自《晉書·祖逖傳》。
?聞雞起舞的意思是指聽到雞啼就起來舞劍,后來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即時奮起。下面小編分享聞雞起舞的意思及典故,供大家參考。
祖逖東晉軍事家,祖逖在擔(dān)任司州主簿時,一次,祖逖半夜聽到雞叫,認(rèn)為這是上天在激勵他上進,然后便到院子里練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