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石頭城》原文: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此畺|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劉禹錫《石頭城》翻譯:群山依舊,環(huán)繞著廢棄的故都,潮水如昔,拍打著這座寂寞的城,又嘆息著退了回去?;此畺|邊,古老而清冷的圓月,夜半時分,窺視這昔日的皇宮。
原文: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翻譯:
城的東、南、西三面,依舊綿亙著高低起伏的群山,它那虎踞龍盤的姿態(tài)并未改變;北面的江潮,依舊拍打著城根,而后帶著寂寞的心情退回。那聲音仿佛在嘆惜,昔日的繁華已經化為烏有。
從秦淮河東邊升起的,還是過去那輪月亮。見證歷史過后,在夜深人靜之際,又心戀戀地爬過凹凸的城墻,小心翼翼來窺探著什么。
這首詩詠懷石頭城,表面看句句寫景,實際上句句抒情。詩人寫了山、水、明月和城墻等荒涼景色,寫景之中,深寓著詩人對六朝興亡和人事變遷的慨嘆,悲涼之氣籠罩全詩。
詩一開始,就置讀者于蒼莽悲涼的氛圍之中。
開頭兩句寫江山如舊,而城已荒廢。山圍故國周遭在,首句寫山。山圍故國,故國即舊城,就是石頭城,城外有山聳立江邊,圍繞如垣墻,所以說山圍故國。周遭,環(huán)繞的意思。潮打空城寂寞回,這句寫水。潮打空城,石頭城西北有長江流過,江潮拍打石墻,但是,城已荒廢,成了古跡,所以說潮打空城。這兩句總寫江山如舊,而石頭城已荒蕪,情調悲涼,感慨極深。
后兩句寫月照空城。淮水東邊舊時月,舊時月,詩人特意標明舊時,是包含深意的?;此辞鼗春?,橫貫石頭城,是六朝時代王公貴族們醉生夢死的游樂場所,這里曾經是徹夜笙歌、紙醉金迷、歡樂無盡的不夜城,那臨照過六朝豪華之都的舊時月即是見證。然而曾幾何時,富貴風流,轉眼成空。如今只有那舊時月仍然從秦淮河東邊升起,來照著這座空城,在夜深的時候,還過女墻來,依戀不舍地西落,這真是多情了。然而此情此景,卻顯得更加寂寞了。一個還字,意味深長。
這首詩當作于公元826年(唐敬宗寶歷二年),組詩中的第一首。劉禹錫寫作這首詩時,大唐帝國已日趨衰敗。所以,他寫這首詩的主旨,仍然是諷喻現(xiàn)實,即借六朝的滅亡,來抒發(fā)國運衰微的感嘆,希望當時的統(tǒng)治者,能以前車之覆為鑒。
原文: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此畺|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翻譯:群山圍繞著故都(金陵),四面群山還在,長江的潮水拍打著空城,帶來...
古詩詞是我國優(yōu)良文化的傳承,我們要多學多記,下面介紹的是木蘭詩原文翻譯及賞析,僅供參考。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脫下衣服準備睡覺,月光照進屋內,我高興地起床去散步。想到無人同游,我便去承天寺找張懷民。張懷民也沒睡,我們便在庭院中散...
原文: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
齊國出現(xiàn)了嚴重的饑荒。黔敖在路邊準備好飯食給路過饑餓的人。有個饑餓的人用袖子蒙著臉,無力地拖著腳步,莽撞地走來。黔敖左手拿著食物,右手端著湯...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出處是《樂府詩集·長歌行》,意思是年輕時不努力,到老年悲傷也沒用。接下來分享相關內容,供參考。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翻譯:有一個名叫丁的廚師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觸的地...
送東陽馬生序是初中語文必背文言文,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