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廬山瀑布》全詩意思: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從遠(yuǎn)處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絹綢懸掛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懷疑是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原文如下: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意思: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從遠(yuǎn)處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絹綢懸掛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懷疑是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原文: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首句“日照香爐生紫煙”?!跋銧t”是指廬山的香爐峰。此峰在廬山西北,形狀尖圓,像座香爐。由于瀑布飛瀉,水氣蒸騰而上,在麗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升起了團(tuán)團(tuán)紫煙。一個(gè)“生”字把煙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寫活了。此句為瀑布設(shè)置了雄奇的背景,也為下文直接描寫瀑布渲染了氣氛。
次句“遙看瀑布掛前川”?!斑b看瀑布”四字照應(yīng)了題目《望廬山瀑布》。“掛前川” 是說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練從懸崖直掛到前面的河流上?!皰臁弊只瘎?dòng)為靜,惟妙惟肖地寫出遙望中的瀑布。
詩的前兩句從大處著筆,概寫望中全景:山頂紫煙繚繞,山間白練懸掛,山下激流奔騰,構(gòu)成一幅絢麗壯美的圖景。
第三句“飛流直下三千尺”,一筆揮灑,字字鏗鏘有力?!帮w”字,把瀑布噴涌而出的景象描繪得極為生動(dòng);“直下”,既寫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見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勢不可擋之狀如在眼前。
詩人猶嫌未足,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驚人魂魄?!耙墒恰敝档眉?xì)味,詩人明明說得恍恍惚惚,而讀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覺得只有這樣寫,才更為生動(dòng)、逼真,其奧妙就在于詩人前面的描寫中已經(jīng)孕育了這一形象。巍巍香爐峰藏在云煙霧靄之中,遙望瀑布就如從云端飛流直下,臨空而落,這就自然地聯(lián)想到像是一條銀河從天而降。可見,“疑是銀河落九天”這一比喻,雖是奇特,但在詩中并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在形象的刻畫中自然地生發(fā)出來的。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yù)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jù)《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shí)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jìn)酒》《明堂賦》《早發(fā)白帝城》等多首。
即使心有驚雷,臉上也要像湖一樣平靜。心有驚雷,生似靜湖就是我們常說的寵辱不驚,喜怒不形于色。在面對突發(fā)事情時(shí),不暴躁,不發(fā)火,不撕破臉,積極...
“鷹隼試翼,風(fēng)塵翕張”的意思是:雄鷹隼鳥振翅欲飛,風(fēng)和塵土高卷飛揚(yáng)。翼:翅膀。翕張:高卷飛揚(yáng)。該句出自梁啟超《少年中國說》?!渡倌曛袊f》謳...
“明月依舊,何時(shí)來惆悵”是的意思是月亮還是像以前一樣,什么時(shí)候傷感失意的情緒來過。這句既有對物是人非的感慨,也表達(dá)了心中的情緒。這句話中的明...
洞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意思為:巷子里、庭院里到處都是樹木的落葉,看到落葉不禁發(fā)出感嘆,才知道原來已是金秋了。出自魏晉陶淵明的《酬劉柴?!?,詩中...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的意思是:事物的結(jié)果并不像人們最初想象的那樣美好,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往往會(huì)變化得超出人們最初的理解,沒有了剛剛認(rèn)識...
輕煙散入五侯家中“五侯”一般指東漢時(shí),后漢桓帝在一天之中封了五個(gè)得寵的宦官為侯,世稱五侯。這里借漢喻唐,暗指中唐以來受皇帝寵幸、專權(quán)跋扈的宦...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的意思是:你我二人默默相對慘然不語,只有相對無言淚落千行。這句話出自宋朝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
游:貼著水面游;泳:潛入水里游;游泳:或浮或沉。出自《岳陽樓記》:沙鷗翔集,錦鱗游泳。意思是沙洲上的鷗鳥時(shí)而飛向天空,時(shí)而落在枝頭;美麗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