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咬春”吃春餅,立春吃春餅是很多地方都有的飲食風(fēng)俗。吃春餅將這些菜包起來,從頭吃到尾,叫“有頭有尾”,取吉利的意思。用來做春餅餡的這些菜也叫合菜,這種菜是立春日必不可少的菜品。立春吃春餅也有迎春、祈盼豐收的意思。
1、春餅
立春吃春餅是很多地方都有的飲食風(fēng)俗。春餅,也叫荷葉餅,是一種用面粉烙制的薄面餅,將兩小塊水面,中間抹上油,疊在一起搟成薄薄的餅,烙熟后揭開成兩張。春餅是用來卷菜吃的,菜是人們備好的蔬菜或家常小菜,如肉絲炒豆芽或韭菜、炒素粉絲、炒綠豆芽等。吃春餅將這些菜包起來,從頭吃到尾,叫“有頭有尾”,取吉利的意思。用來做春餅餡的這些菜也叫合菜,這種菜是立春日必不可少的菜品。立春吃春餅也有迎春、祈盼豐收的意思。
2、春盤
春盤,又稱“五辛盤”,是將蔥、韭菜、蒜、姜、蔞蒿等生菜切絲裝成盤,既可以做下酒菜,也可饋贈親友。
3、春卷
春卷也是立春日人們常吃的一種節(jié)令食品,立春吃春卷,也叫“咬春”。春卷的做法與春餅類似,但春餅是卷菜后直接吃,而春卷是用薄餅皮包餡卷成約二寸長的筒狀,并將兩頭包住,放入油鍋里炸至外焦里嫩,撈起瀝干油后食用。
4、白蘿卜
我國許多地方,有立春“咬春”的說法。北方立春,最具代表性的食品就是白蘿卜,吃蘿卜可以啃、切絲、切片以及做餡等。
為什么要吃蘿卜呢?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可以解春困。因為立春之后,人體陽氣逐漸升發(fā),這時候人們需要吃一些具有辛甘發(fā)散功效的食物,白蘿卜就是其中之一。
炒和菜
有了春餅,自然少不了和菜。所謂和菜就是用時令蔬菜,如韭黃、豆芽、香干等切成的絲,或拌或炒。拌的話就將豆芽菜用水焯熟,干粉絲煮好,用淀粉、醋、醬油勾成汁,用汁拌菜絲便成。若要炒著吃,就把肉絲、蛋皮絲、綠豆芽、豆腐干絲、粉絲、菠菜或是韭菜一同放入鍋中炒熟。講究的可加海參絲、肚絲、香菇絲、火腿絲,這樣就更好吃,也更營養(yǎng)。
田艾籺
田艾籺是春季常見的時令食品。在開春時節(jié),萬物復(fù)蘇,草長鶯飛,正是春耕的田野上田艾生長的全盛時期,田艾約10厘米高,葉子是粉綠色的,花朵白中間綠,全身長滿絨毛。據(jù)《食物本草》里介紹,田艾具有祛濕,暖胃,清腸等功效。田艾籺也是拜神的節(jié)令貢品,祈禱風(fēng)調(diào)雨順。
立春吃春餅的習(xí)俗,名曰“咬春”。該習(xí)俗起源于唐朝。由于立春時,春回大地,萬物復(fù)蘇,各種蔬菜發(fā)出嫩芽,人們嘗鮮,便用面皮包著五彩繽紛的時令蔬菜...
立春的含義是春天開始,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的到來,意味著寒冬結(jié)束,萬物生長,立春之后,最大的特點就是天氣會慢慢回升,日照時間變長,要開始進行...
立春的經(jīng)典諺語:1、立春晴,雨水勻;2、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費力;3、立春之日雨淋淋,陰陰濕濕到清明;4、雨淋春牛頭,七七四十九天愁;5、水淋...
立是開始,春是春意盎然,立春作為24節(jié)氣之首,其實就是寓意著萬物更生,開啟春天。本身春天也是生物繁衍的時節(jié),萬物復(fù)蘇。所以立春是象征著生命的...
立春標(biāo)志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fēng)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在自然界,立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萬物開始有復(fù)蘇的跡象。干支紀(jì)元,以寅月為春正...
立春,為中國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喻意春季的開始,時間在2月3-5日之間,該時太陽位于黃經(jīng)315°。立春標(biāo)志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fēng)和日...
立春,為二十四節(jié)氣之首。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二十四節(jié)氣最初是依據(jù)“斗轉(zhuǎn)星移”制定,當(dāng)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時為立春。立...
關(guān)于立春的古詩名句有:1、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2、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3、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4、一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