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凈沙秋思原文: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譯文: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fā)出凄厲的哀鳴。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
1、原文: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2、譯文: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fā)出凄厲的哀鳴。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古道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獨的旅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
3、賞析:這首曲子的題目叫《秋思》,是一篇悲秋的作品。秋士易感,是中國文壇古老的傳統(tǒng)。自屈原的《離騷》起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稑酚洝分姓f:“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币馑际峭馕锸谷藘?nèi)心的情意活動起來。那又是什么東西能讓外物動起來呢?《詩品》云:“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形諸舞詠?!?/p>
他認為,這種能讓物動,從而引起你內(nèi)心感動的是‘氣’。那氣又是什么呢?古人認為,宇宙間有陰陽二氣,是它們的運行才產(chǎn)生了天地萬物和四時晨昏。譬如:夏天陽氣最盛,所以草木茂盛。但盛到極點就開始衰落,陰氣漸生,慢慢到了秋天和冬天。秋冬之際陰氣最重,因而草木衰敗。
陰到極點又轉(zhuǎn)為陽,陽生而萬物長,所以春天就會百花齊放。由于四季的冷暖不同,自然景色也不同,人的內(nèi)心也就隨著這些變化而感動。春天草木的萌發(fā)讓人聯(lián)想到美好,所以引起喜歡的心理。秋天草木的凋零讓人聯(lián)想到生命的衰老與終結(jié)。因此會讓人感到憂愁和悲傷。
《離騷》中屈原嘆道:“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彼斡裨凇毒呸q》里說:“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标憴C《文賦》云:“悲落葉于勁秋,喜柔條于芳春?!?/p>
1、《天凈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馬致遠創(chuàng)作的一首小令。這支小令句法別致,前三句全由名詞性詞組構(gòu)成,一共列出九種景物,言簡而意豐。全曲僅五句二十八字,語言極為凝練卻容量巨大,意蘊深遠,結(jié)構(gòu)精巧,頓挫有致,被后人譽為“秋思之祖”。
2、馬致遠(約1251年-約1321年至1324年間),字千里,晚號東籬,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著名戲曲家、雜劇家,被后人譽為“馬神仙”,還有“曲狀元”之稱,與關(guān)漢卿、鄭光祖、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
3、他在年輕時寫詩曾獻上龍樓,熱衷過進取功名,但未能實現(xiàn)。馬致遠與關(guān)漢卿、白樸相近而稍晚,青年時期仕途坎坷,晚年不滿時政,隱居田園,以銜杯擊缶自娛,病逝于泰定元年(1321年)以后,死后葬于祖塋。
《天凈沙·秋思》抒發(fā)了一個飄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鄉(xiāng)、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個字,全曲無一秋字,但卻描繪...
《天凈沙·秋思》是曲,是元曲作家馬致遠創(chuàng)作的一首小令,此曲以多種景物并置,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圖,讓天涯游子騎一匹瘦馬出現(xiàn)在一派凄涼的背景上,...
天凈沙秋思是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有許多借景抒情的特點,用景物渲染氣氛。如枯藤老樹昏鴉憑添了悲涼氣氛,又看到“小橋流水人家”點亮了題目中的“思...
《天凈沙·秋思》的體裁為散曲,屬于小令。是元曲作家馬致遠創(chuàng)作的作品,此曲以多種景物并置,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圖,讓天涯游子騎一匹瘦馬出現(xiàn)在一派...
作者是馬致遠,號東籬,大都(今北京,有異議)人,元代戲曲作家、散曲家、散文家。與關(guān)漢卿、鄭光祖、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戲曲創(chuàng)作方面,馬致遠...
天凈沙秋思是曲,是元曲作家馬致遠創(chuàng)作的一首小令,此曲以多種景物并置,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圖,讓天涯游子騎一匹瘦馬出現(xiàn)在一派凄涼的背景上,從中透...
與“夕陽”相呼應的是:“昏鴉”;與“天涯”相呼應的是:“古道”;最能觸發(fā)旅人(游子)思鄉(xiāng)之情的景物是:“人家”;體現(xiàn)“思”字的一句是:“斷腸...
《天凈沙·秋思》的寫作手法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全曲僅五句二十八字,語言極為凝練卻容量巨大,意蘊深遠,結(jié)構(gòu)精巧,頓挫有致,被后人譽為“秋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