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年的美麗》是當代散文家、科普作家梁衡于1998年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是一篇贊美居里夫人的文章,通過講述了居里夫人不顧鐳射線以及化學藥品的侵蝕,堅持進行科學研究的故事,充分體現(xiàn)了其堅定執(zhí)著,淡泊名利,剛毅頑強,為科學獻身的精神。
1998年是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發(fā)現(xiàn)放射性元素鐳一百周年。
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國科學院人聲鼎沸,一位年輕漂亮、神色莊重又略顯疲倦的婦人走上講臺,全場立即肅然無聲。她叫瑪麗·居里,她今天要和她的丈夫皮埃爾·居里一起在這里宣布一項驚人發(fā)現(xiàn):天然放射性元素鐳。本來這場報告,她想讓丈夫來作,但皮埃爾·居里堅持讓她來講,因為在此之前還沒有一個女子登上過法國科學院的講臺。
瑪麗·居里穿著一襲黑色長裙,白凈端莊的臉龐顯出堅定又略帶淡泊的神情,而那雙微微內陷的大眼睛,則讓你覺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來。她的報告使全場震驚,物理學進入了一個新時代,而她那美麗莊重的形象也就從此定格在歷史上,定格在每個人的心里。
關于放射性的發(fā)現(xiàn),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關鍵的一人。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國科學家倫琴發(fā)現(xiàn)了X光,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國科學家貝克勒爾發(fā)現(xiàn)鈾鹽可以使膠片感光,這是天然放射性。 這都還是偶然的發(fā)現(xiàn),居里夫人卻立即提出了一個新問題,其他物質有沒有放射性?物質世界里是不是還有另一塊全新的領域?別人在海灘上撿到一塊貝殼,她卻要研究一下這貝殼是怎樣生、怎樣長、怎樣沖到海灘上來的,別人摸瓜她尋藤,別人摘葉她問根。
此文寫于1998年,發(fā)表于當年10月22日的《光明日報》的副刊上。
當時正值紀念居里夫人發(fā)現(xiàn)鐳100周年的活動,《光明日報》并沒有簡單地編發(fā)一條紀念活動消息,而是刊載了《跨越百年的美麗》一文,從一個柔軟的角度,去揭示居里夫人的人格力量與精神之美,使遙遠的歷史人物具有現(xiàn)實的意義,挖掘出了紀念活動的真正意義,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文是一篇贊美居里夫人的文章,居里夫人的故事盡人皆知,然而在作者妙筆生花下卻成另一番景致:她蛻去了身上的光環(huán),一改嚴肅的面孔?,旣悺ぞ永镞@個沉靜的波蘭女子,優(yōu)雅生動地站在了人們的面前。
那么樸素,那么堅強,那么執(zhí)著,隔著歲月厚厚的塵沙,人們看到了她的內心深處,感受到了她的人格力量,觸摸到了她的精神之美。文中抓住美麗”大做文章,指出居里夫人最不簡單的一點就是能超越天生美麗的容貌,而為人類作出偉大的貢獻,實現(xiàn)自己最高層次的人生價值。
《跨越百年的美麗》是當代散文家、科普作家梁衡于1998年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是一篇贊美居里夫人的文章,通過講述了居里夫人不顧鐳射線以及化學藥...
?《跨越百年的美麗》是一篇贊美居里夫人的文章,通過講述了居里夫人不顧鐳射線以及化學藥品的侵蝕,堅持進行科學研究的故事,充分體現(xiàn)了其堅定執(zhí)著,...
《跨越百年的美麗》是一篇贊美居里夫人的文章,通過講述了居里夫人不顧鐳射線以及化學藥品的侵蝕,堅持進行科學研究的故事,充分體現(xiàn)了其堅定執(zhí)著,淡...
1998年是居里夫人發(fā)現(xiàn)放射性元素鐳一百周年。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國科學院人聲鼎沸,一位年輕漂亮、神色莊重又略顯疲倦的婦人走...
定向生是指為了幫助邊遠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和工作環(huán)境比較艱苦的行業(yè)培養(yǎng)人才,保證他們得到一定數(shù)量的畢業(yè)生而制定的一項政策。考生自愿填報有關高等...
爬天都峰課文描寫了在假日,“我”和爸爸去爬 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大爺,“我們”互相鼓勵,克服 山高路陡的困難,終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您是園丁,為祖國山川添秀色;您是春雨,為神州大地盡芳菲。時間流逝,您無怨無悔;信守承諾,您不離不棄;樂于付出,您無私奉獻;愛崗敬業(yè),您盡心盡...
九年義務教育是從1986年開始實施的,在200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被正式通過之后,九年義務教育就明顯地成為了一項更加強制性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