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色鬼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久久久久久五月天|综合专区亚洲无|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视频

        全國

        當前位置:

      • 熱門地區(qū):
      • 選擇地區(qū):
      • ×
      當前位置: 初三網(wǎng) > 初中語文 > 文言文 > 正文

      初一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及答案

      2023-07-28 15:43:36文/勾子木

      初一文言文大致上有《詠雪》、《陳太丘與友期》、《孫權(quán)勸學(xué)》、《木蘭詩》、《陋室銘》、《愛蓮說》等。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漢語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五四運動”以前漢民族所使用的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chǔ)而形成的書面語言。

      初一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及答案

      初一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及答案

      (一).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至3題(12分)

      先公(指歐陽修)四歲而孤,家貧無資。太夫人以荻(與蘆葦相似的草本植物)畫地,教以書字。多誦古人篇章。使學(xué)為詩。及其稍長,而家無書讀,就閭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讀之,或因而抄錄。抄錄未畢,已能誦其書,以至晝夜忘寢食,唯讀書是務(wù)。自幼所作詩賦文字,下筆已如成人。

      1、選出下列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

      A、以荻畫地以:用B、教以書字用書:寫

      C、使學(xué)為詩為:作為D、及其稍長把及:等到

      2、歐陽公"自幼所作詩賦文字,下筆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A、歐陽修聰明過人B、太夫人教子有方

      C、閭里士人家慷慨借書D、歐陽修刻苦攻讀

      3、將下列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多誦古人篇章。

      (2)唯讀書是務(wù)。

      答案:1、C2、D3、多讀古人的文章只是致力于讀書.

      (二).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至7題。

      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行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聞之,追殺此使?!妒勒f新語?容止》

      4、簡要分析魏王是個怎樣的人。

      5、"捉刀"流傳下來已成為一個固定詞語。不查詞典,模仿推敲的寫法,對"捉刀"進行解釋。()

      [推敲]傳說唐代詩人賈島騎著驢做詩,得到"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兩句。第二句的"敲"字又想改用"推"字,猶豫不決,就用手作推、敲的樣子,無意中碰上了韓愈,向韓愈說明原委。韓愈想了一會兒說,用"敲"字好(見于《苕溪漁引叢話》卷十九引《劉公嘉話》)。后人就用"推敲"來比喻斟酌字句,反復(fù)琢磨。例:反復(fù)推敲/推敲詞句。

      6、用"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這一成語形容文中的魏王是否恰當?為什么?

      7、用匈奴使的眼光,對魏王作一個肖像描寫。

      只見那床頭捉刀人,

      答案:4.他狡詐,怕自己形陋,叫人扮自己接待使者:他多疑,事畢后派間諜聽消息;他殘酷,怕匈奴使對自己不利,派人追殺。

      5.曹操叫崔琰代替自己接見匈奴使臣,自己卻持刀站立床頭。接見完畢,叫人問匈奴使臣:"魏王何如?"回答說:"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見于《世說新語?容止》)后來把代替別人做文章(代人做事)叫捉刀。

      6.不恰當。因為匈奴使就是從相貌上看出"此乃英雄也"的;而"人不可貌相"常用在外表上看不出,實際上卻很有本領(lǐng)的場合。

      7.能寫出傳神的眼神和氣勢,就是佳作。

      (三).閱讀文言短文《鄭人買履》,完成8-11題。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8、給加點字注音并解釋。

      (1)先自度其足()()

      (2)吾忘持度()()

      (3)寧信度()()

      9、翻譯下列句子。

      鄭人有欲買履者,

      先自度其足,

      而置之其坐。

      10、《鄭人買履》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11、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現(xiàn)五次,它們的意思一樣嗎?任意選擇三句,說說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

      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反歸取之();何不試之以足()

      答案:8.(1)dúo量(長短)(2)dù尺寸\尺碼(3)dù尺寸\尺碼

      9.鄭國有個想買鞋子的人,他先自己測量腳的尺碼,然后把測量出的尺碼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10.這則寓言諷刺了那些辦事過于死板,只信教條,講形式,不相信實際的人,告訴人們做事不能過分拘泥形式,要注重實際。

      11.而置之其坐(腳的尺寸)至之市(到、往)而忘操之(腳的尺寸)

      反歸取之(腳的尺寸)何不試之以足(鞋子)

      (四).閱讀下面文段,回答12--14題。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富者曰:"吾數(shù)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聰與敏而不學(xué)者,自敗者也。昏與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xué)不倦者,自者也力。

      12、解釋文段中加點的詞語。

      ①蜀之鄙有二僧:_________②吾欲之南海:__________

      ③顧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__④是故聰與敏___________

      13、翻譯劃橫線的語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分別舉"貧者""富者"的例,采用的是一種________方法,這樣寫,是為了說明人之為學(xué),關(guān)鍵在____________。

      答案:12.邊境;到;反而;所以。

      13.您憑借什么到(南海)?14.對比,立志。

      查看更多【文言文】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