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橋夜泊》是唐代詩人張繼的詩作。唐朝安史之亂后,張繼途經(jīng)寒山寺時寫下這首羈旅詩。此詩精確而細膩地描述了一個客船夜泊者對江南深秋夜景的觀察和感受,勾畫了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聲有色。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這首七絕以一“愁”字統(tǒng)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烏、滿天霜、江楓、漁火、不眠人,造成一種意韻濃郁的審美情境。后兩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鐘聲,是一種空靈曠遠的意境。江畔秋夜?jié)O火點點,羈旅客子臥聞靜夜鐘聲。所有景物的挑選都獨具慧眼:一靜一動、一明一暗、江邊岸上,景物的搭配與人物的心情達到了高度的默契與交融,共同形成了這個成為后世典范的藝術(shù)境界。
有了寒山寺的夜半鐘聲這一筆,“楓橋夜泊”之神韻才得到最完美的表現(xiàn),這首詩便不再停留在單純的楓橋秋夜景物畫的水平上,而是創(chuàng)造出了情景交融的典型化藝術(shù)意境。夜半鐘的風習,雖早在《南史》中即有記載,但把它寫進詩里,成為詩歌意境的點眼,卻是張繼的創(chuàng)造。在張繼同時或以后,雖也有不少詩人描寫過夜半鐘,卻再也沒有達到過張繼的水平,更不用說借以創(chuàng)造出完整的藝術(shù)意境了。
張繼(約715—約779),唐代詩人,字懿孫,襄陽人。天寶十二載(753)進士,曾擔任過軍事幕僚,后來又做過鹽鐵判官,也屬于幕僚職務(wù)。唐代宗大歷年間擔任檢校祠部郎中?!短撇抛觽鳌分姓f他“博覽有識,好談?wù)?,知治體”,提到他是一位重視氣節(jié),有抱負有理想的人,不僅有詩名,品格也受人敬重。他的詩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興幽深,事理雙切,對后世頗有影響。流傳下來的不到五十首。有《張祠部詩集》。
《楓橋夜泊》表達了詩人獨自羈旅在外,旅途中孤寂,以及身處亂世尚無歸宿的憂愁與悲傷之情。《楓橋夜泊》描寫了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船蘇州城外的楓...
《楓橋夜泊》的作者是張繼?!稐鳂蛞共础吩模涸侣錇跆渌獫M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翻譯: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
《楓橋夜泊》描寫了月落、烏鴉、霜、江楓、漁船、寒山寺這六種景象。這首詩將作者羈旅之思,家國之憂,以及身處亂世尚無歸宿的顧慮充分地表現(xiàn)出來,是...
天寶十四年一月爆發(fā)了安史之亂。因為當時江南政局比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紛紛逃到今江蘇、浙江一帶避亂,其中也包括張繼。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舟蘇...
《楓橋夜泊》是唐代詩人張繼的作品。接下來分享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楓橋夜泊的詩意及注釋賞析。
《楓橋夜泊》是唐代詩人張繼的作品。詩精確而細膩地描述了一個客船夜泊者對江南深秋夜景的觀察和感受。接下來分享楓橋夜泊的寫作背景及賞析。
楓橋夜泊題目的意思是夜晚把船停泊在楓橋邊?!稐鳂蛞共础肥翘拼娙藦埨^的作品。
《楓橋夜泊》是唐代詩人張繼的作品。這首詩描寫了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被江南水鄉(xiāng)秋夜優(yōu)美的景色吸引,使他領(lǐng)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