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一級字(常用字),普通話讀音為fāng,最開始見于商朝甲骨文時代。六書中屬于象形字?!胺健钡幕竞x為四個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邊形或六個面都是方形的立體,如正方形;引申含義為可與上天相比,如方天。在日常使用中,“方”字多用作人的品行端正,如方正。
1、并列,并行。
如:《史記·酈食其列傳》:”蜀漢之粟,方船而下?!啊酱复徊⒙?lián),現(xiàn)代漢語指方形的船。
再如:兩車并排行駛稱”方軌“,并排的窗戶稱”方軒“。
2、等同,相當(dāng) 。同”仿“。
如:《戰(zhàn)國策》:”今者,齊、 韓相方,而國圍攻焉,豈有敢曰我其以三萬救是者乎哉?“——齊、 韓相方,現(xiàn)代漢語用”相仿“。
3、表示比擬。
如:呂布使用的”方天畫戟“,其中的方天為”可與上天相比“。
4、辨別。
如:《國語·楚語下》:”民神雜糅,不可方物。“——方物即”分辨事物“。
5、指周遭,四旁。
如:陶淵明《歸園田居》:”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啊?方宅,沿住宅周邊。
6、道理、學(xué)問。
如:《韓非子·六反》:”學(xué)道立方,離法之民也,而世尊之曰文學(xué)之士?!啊⒎剑W(xué)說。
再如:”見笑于大方之家。“——被大方之家恥笑。大方之家,有大學(xué)問的人。
(1)方:品類;類別。
例句:《淮南子·精神訓(xùn)》:“以死生為一化,以萬物為一方,同精于太清之本?!?/p>
(2)方:方形。與“圓”相對。
例句:《周禮·考工記·輿人》:“圜者中規(guī),方者中矩?!?/p>
(3)方:大地。
例句:《淮南子·本經(jīng)訓(xùn)》:“戴圓履方,抱表懷繩?!?/p>
(4)方:方向;方位。
例句:《文選·張衡〈東京賦〉》:“飛云龍于春路,屯虎神于秋方?!?/p>
(5)方:相并的兩船;竹木編成的筏。亦指以舟、筏渡水。
例句:《詩·邶風(fēng)·谷風(fēng)》:“就其深矣,方之舟之?!?/p>
(6)方:旁邊;一側(cè)。
例句:《詩·秦風(fēng)·蒹葭》:“所謂伊人,在水一方?!?/p>
(7)方:道理;常規(guī)。
例句:《易·恒》:“君子以立不易方?!笨追f達(dá)疏:“方,猶道也。”
(8)方:方面。
例句:唐王維《畫學(xué)秘訣》:“山分八面,石有三方?!?/p>
(9)方:地方;地區(qū)。
例句:《論語·學(xué)而》:“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
(10)方:謂偏離中心。
例句:《儀禮·大射儀》:“大射正立于公后,以矢行告于公,下曰留,上曰揚,左右曰方?!?/p>
惟在文言文中的意思:1、思考;考慮。例句:《墨池記》:“惟王君之心,豈愛人之善。”2、只;只是。例句:《木蘭詩》:“不聞機(jī)杼聲,惟聞女嘆息。...
僥幸,偶然有所得益或意外免去災(zāi)難;敬詞,表示對方這樣做使自己感到幸運;封建時代稱皇帝親臨,特指皇帝與女子同房;"幸"在文...
惟妙惟肖意思是形容描寫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動形象。出自《聊齋志異·各本序跋題辭》:“形容惟妙惟肖,仿佛《水經(jīng)注》造語?!?/p>
惡在文言文中作形容詞表示罪惡、邪惡、丑、丑陋、壞;不好、污穢、險惡、兇險;作動詞表示憎惡、討厭、不喜歡、嫉妒;作名詞表示恥辱、羞辱;作代詞表...
延安精神是紅色革命精神之一,是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造的一種革命精神。因在革命圣地延安誕生,故名延安精神。延安精神的主要內(nèi)容: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
<連>一邊;一面?!短m亭集序》:“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lt;形>同一;一樣。《察今》:“古今一也。”<動&...
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上一句是懷舊空吟聞笛賦。出自《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是唐代文學(xué)家劉禹錫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全詩感情真摯,沉郁中見豪放,不僅反映了...
杞人憂天是一則寓言故事,通過杞人憂天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要去憂慮那些不切實際的事物。在生活中沒必要擔(dān)心那些不該擔(dān)心的問題,我們要開朗的對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