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不同:佛地位高于菩薩、羅漢,是修行所能達到的第一等果位。從羅漢修煉到菩薩,之后再從菩薩修煉到佛,成佛是所有佛教修行者的最高目標。
覺悟程度的高低不同
等修煉成佛陀的時候,就有了一個自己的天國世界。佛陀同樣有大慈悲心,于是傳法于人世間,救度眾生去他的世界。
形象不同
佛:滿頭小發(fā)結(佛螺髻發(fā)),也有例外:地藏王菩薩和彌勒佛有光頭形象,佛比較偏男性化。
菩薩:通常頭上戴著帽子或頭巾,比較偏女性化。
追求不同
菩薩追求斬卻三尸,融合天道成不生不滅之身,佛主張不染紅塵不沾因果,無欲自在,成就無邊舍利。
本義不同
佛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指“無所不能、超脫輪回、跳出三界、長生不死”的人物。
菩薩言:“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者神仙也,神仙是得道之人,是與大道合真的圣人,動合無形、出有入無、不死不滅。
道教和佛教的區(qū)別:道教講承負;佛教講因果。承負者,就是祖宗積德,則子孫受到蔭蔽。自己造孽,則兒孫受到譴責。因果者,就是上輩子積德,這輩子享福...
正一派和全真派的區(qū)別:正一派較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區(qū),而全真派主要分布在我國北方的廣大地區(qū),在南方地區(qū)也有所穿插(全真南宗)。全真派的...
道和佛的區(qū)別:道教把《道德經》奉為經典,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是道教信仰的核心,認為,道是產生天地萬物的本源,宇宙、陰陽和萬象萬物都是由道化...
漢傳佛教主要是大乘佛教,強調菩薩道,以智慧為主。藏傳佛教是密宗中的金剛乘與顯教中的菩薩乘合二為一的宗教,強調念佛、念咒、持明、瑜伽等修行方法...
大黑天,亦稱“瑪哈嘎拉”,是梵文“摩訶迦羅”的變音。該神本是婆羅門教濕婆的化身,后為佛教吸收而成為佛教的護法神,特別是在密宗中大黑天是重要的...
法名和法號的區(qū)別:法名一般都是皈依時由師父起的,而法號除了師父起名之外,還可以自己給自己取別的法號。如凈土宗八祖蕅益大師的法名叫“智旭”,是...
想象和想像的區(qū)別:“想象”和“想像”是一組異形詞,想象是從無到有的幻想,想像主要是從現(xiàn)實已有的內容上繼續(xù)設想,或者是在幻想的基礎上進行設想,...
有為法,即有所作為,有所造作的意思。泛指由因緣和合所造作的一切世間現(xiàn)象,認為表象的世界,處于相互聯(lián)系、生滅變化中的現(xiàn)象界,是以生、住、異、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