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是現(xiàn)在的河北省、陜西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qū),以及河南、山東兩省份部分地區(qū)。趙國于公元前403年建國,其最初的國都為晉陽,隨后遷都至中牟邑、邯鄲,成侯時期又將邢立為信都,而邢是現(xiàn)在的邢臺市。
趙國(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2年),中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侯國,戰(zhàn)國七雄之一。是戰(zhàn)國后期東方六國最強大的國家,與秦國展開了數(shù)十年的爭霸。
前403年,韓、趙、魏正式三家分晉,周威烈王始命趙烈侯趙籍為侯。國都幾經(jīng)變遷,前497年,趙簡子定都晉陽(太原),公元前451年,趙襄子遷都邢(今邢臺),前423年,趙獻侯從耿遷都中牟(鶴壁),前386年,趙敬侯遷都邯鄲(邯鄲),從此邯鄲成為趙國的國都。前355年,趙國在邢地建檀臺,修信宮,邢地成了趙國的別都,稱信都。
至趙武靈王時,趙國稱王,施行胡服騎射,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支成建制的騎兵。沿陰山修筑趙長城,前296年滅中山國。疆土達到極盛,囊括了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中部和陜西省東北隅,內蒙古的陰山以南的部分。趙國地處四戰(zhàn)之地,西有秦國,南有魏國,東有齊國,東北燕國,北方則是林胡、樓煩、東胡等游牧民族的地域。
前229年,秦攻趙國,趙幽繆王派李牧、司馬尚率軍抵抗。秦將使用反間計使幽繆王殺李牧、司馬尚。秦將王翦于是率大軍攻趙,突破井陘口。前228年,攻陷邯鄲,俘虜了趙幽繆王。
趙國逃亡的大夫們共立趙嘉為王,在代稱王六年。曾在前226年之間,與燕軍合兵于易水之西,大戰(zhàn)秦軍。戰(zhàn)敗后,燕王交出太子丹。前222年秦軍向代進軍,破滅趙代王嘉,至此,趙國滅亡。
趙國是現(xiàn)在河北、山西、陜西、內蒙四個省區(qū)以及河南、山東兩省的部分地區(qū)。戰(zhàn)國時期的趙國是當時的七雄之一,趙國的疆土非常的遼闊,在鼎盛時期的版圖...
趙國是戰(zhàn)國七雄之一,本文整理了趙國歷代國君及姓名,歡迎閱讀。
戰(zhàn)國時期趙國疆域非常遼闊,極盛時期版圖跨越了河北、山西、陜西、內蒙四個省區(qū)以及河南、山東兩省的部分地區(qū)。
蘇洵是蘇轍和蘇軾的父親,而蘇轍和蘇軾是兄弟,蘇軾是蘇轍的哥哥。人們因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皆擅長文章,因而將他們合稱為“三蘇”。蘇軾,字子...
綱舉目張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于戰(zhàn)國·呂不韋《呂氏春秋·用民》。綱舉目張指提起大網(wǎng)的總繩一撒,所有的網(wǎng)眼就都張開。比喻抓住事物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就可...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主持人黑柳徹子創(chuàng)作的兒童文學作品。小豆豆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后,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里“...
桀驁不馴又霸氣的詩句:1、旁觀笑我太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劉克莊《一剪梅》;2、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出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篇文章通過舜、傅說等古代圣賢在困境中振作精神、奮發(fā)努力而終于大有所為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