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餅充饑”原指通過畫餅的方式,來解除饑餓,后用來比喻徒有虛名而不切實用,無濟于事;也用來比喻以空想聊以自慰。語出晉?陳壽《三國志?魏志?盧毓傳》:“選舉莫取有名,名如畫地作餅,不可啖也。”
1、畫餅充饑講的是三國時期魏國一個有才干的人盧毓的故事,魏明帝為了讓大家像盧毓學習腳踏實地干實事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名聲,說人的名聲就像在地上畫的餅,是只能看不能吃的,現(xiàn)在我們就來看看這個寓言故事吧。
2、三國時期有一個叫盧毓的人,在他小的時候父母和哥哥都去世了,盧毓靠著努力養(yǎng)活自己的嫂子和侄兒,后來他做了官,當時的皇帝魏明帝對互相吹捧的選拔官吏形式特別不滿,于是選拔中書郎的時候,魏明帝就下令說“這次選拔,要由盧毓來推薦。選拔的人不要只看名聲。名聲就像在地上畫個餅一樣,其實是不能吃的啊!”后來就演變出了“畫餅充饑這個成語。
3、畫餅充饑是一個漢語成語,它的本意本來指的是只有虛名而沒有什么實際的能力,后來這個詞被用來形容靠著自己的想象來安慰自己,這個成語出自陳壽的《三國志·魏書·盧毓傳》,和它意思差不多的成語是望梅止渴。
畫餅充饑說明用空想來安慰或者欺騙別人,和“望梅止渴”,都是虛而無實的,后來,人們用它來比喻以不切實際的空想來滿足自己的幻想。畫餅充饑,中國成語之一。出自晉·陳壽《三國志·魏書·盧毓傳》,意思是畫個餅來解除饑餓。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或用來欺騙別人。
畫餅充饑的主人公是盧毓 盧毓(183-257年),字子家,涿郡涿縣(河北涿州市)人。三國時代曹魏政治家,東漢大儒盧植幼子。 先后侍奉了從曹操到曹髦五位君主,負責人才的評價和舉薦,曾向曹叡建議制定考課法。 甘露元年,任司空,進爵容城侯。次年逝世,謚號為成。
國時期有一個叫盧毓的人,在他小的時候父母和哥哥都去世了,盧毓靠著努力養(yǎng)活自己的嫂子和侄兒,后來他做了官,當時的皇帝魏明帝對互相吹捧的選拔官吏...
“畫餅充饑”出自晉·陳壽《三國志·魏書·盧毓傳》:“選舉莫取有名,名如畫地作餅,不可啖也。”釋義:畫的意思就是用一個物體來表示另一個物體,充...
畫餅充饑本比喻徒有虛名而于實際無好處。后多用來比喻以空想來安慰自己。出自晉·陳壽《三國志·魏書·盧毓傳》。
三國時期,魏國有一個名叫盧毓的人,他是前朝東漢名臣盧植的小兒子。盧毓為人忠厚,學識淵博,魏文帝把他提拔為侍中。
畫餅充饑比喻徒有虛名而于實際無好處。后多用來比喻以空想來安慰自己。出自晉·陳壽《三國志·魏書·盧毓傳》。
畫餅充饑比喻以空想來安慰自己。也用以比喻只有虛名而沒有實惠。接下來分享畫餅充饑的寓言故事和成語意思。
?畫餅充饑比喻徒有虛名而于實際無好處。后多用來比喻以空想來安慰自己。出自晉·陳壽《三國志·魏書·盧毓傳》。
三國時期,魏國有一個名叫盧毓的人,他是前朝東漢名臣盧植的小兒子。盧毓為人忠厚,學識淵博,魏文帝把他提拔為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