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號稱五柳居士。五柳先生指的是陶淵明,陶淵明撰有《五柳先生傳》,在這篇散文中一開頭陶淵明就交代了五柳先生這個稱號的來歷,他稱因為家旁邊有五株柳樹,所以才得名為五柳先生。陶淵明是中國古代田園詩人中的代表性人物,他曾因不肯為五斗米折腰而被世人稱贊為最有骨氣的詩人。
陶淵明(公元365年﹣427年),原名潛,字元亮,東晉尋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文學家。提起陶淵明,人們往往聯(lián)想到歷史上“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陶淵明曾三次為官,但都因他看不慣官場陋習而自動歸隱農(nóng)村。他最后一次當官出任的是彭澤(今江西湖口)縣令。
在初到彭澤的八十多天里,陶淵明很是自在,不用應(yīng)酬官場,還可以實現(xiàn)自己的一些報國之志,同時免除了貧窮的困撓。沒想到這年年底,郡里派督郵來彭澤,縣吏告訴他:“縣令大人要換上官服、束好帶子才好拜見,萬不可穿便服前去。”
41歲的陶淵明本來就討厭官場這一套規(guī)矩,又加上根本不知拜見的是什么人,想必不過是些官場俗人,陶淵明一下子悟到了自己的本性,萬分感慨地說:“我豈能為五斗米向鄉(xiāng)里小兒折腰!”意思是“我怎能為做這小官就向人彎腰呢?”于是,陶淵明交出官印,辭職回家了。
陶淵明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位田園詩人。他自小鐘愛田園,離家不忘田園,辭官回歸田園,暮年壽終田園,田園情結(jié),伴隨他的一生。他的田園詩,風格清新、自然,描寫真實、細膩,具有強烈的藝術(shù)魅力,為中國古典詩歌開辟了一個新的境界,增添了一種新的題材,是中國田園詩的奠基之作。
陶淵明是中國文學史上,始終如一地將人格魅力和人格精神寄托于詩文中的第一人。他近而立之年開始仕宦生涯,沒有做過大官,沒有萬貫家產(chǎn),但是他有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人格,有不與世同流合污的氣節(jié)。
他的不朽詩篇、偉大人品,影響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蘇東坡、辛棄疾等幾代文人的思想和創(chuàng)作,為中國文學的發(fā)展和繁榮,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文學大師林語堂先生曾說:“陶淵明是中國整個文學傳統(tǒng)上最和諧、最完美的人物?!?/p>
陶淵明,以他生命的火焰,照亮了他的人生里程,也用他精美的詩篇,給后人留下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更給后人留下有益的啟示。
《飲酒·其五》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歸園田居·其一》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久在樊籠里,復(fù)得返自然。
《歸園田居·其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雜詩十二首·其一》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zhuǎn),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陶淵明的詩用語蕭散沖淡,但也色彩絢麗。陶詩語言的樸素早有定論,但他的樸素是高度精煉,洗凈了蕪雜粘滯的成分,才呈現(xiàn)出了明凈的單純。他對自然的美...
陶淵明是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zhèn)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后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后便棄職而去,...
陶淵明是一個隱者,是一個田園詩人。他不愿與當政的人同流合污,不慕名利,不為五斗米折腰,退隱歸耕。陶淵明是個外表恬淡靜穆,而內(nèi)心熱情濟世無神論...
陶淵明是田園詩派創(chuàng)始人,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詩》等。詩多描繪自然景色及其在農(nóng)村生活的情...
陶淵明是田園詩派創(chuàng)始人。陶淵明的詩大多以田園詩為主,如:《雜詩》、《歸園田居》、《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等,留下大量詩篇,也因此他被后人譽...
陶淵明是東晉時期的人。陶淵明,名潛,字元亮,別號五柳先生,卒后私謚靖節(jié),世稱靖節(jié)先生。潯陽柴桑人。東晉末到劉宋初杰出的詩人、辭賦家、散文家。...
陶淵明的作品語言平淡,但這平淡是把深厚的感情和豐富的思想用樸素平易的語言表達出來;表意易讀懂,其內(nèi)涵還需細細品味,但又富有情致和趣味。他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