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學期數(shù)學知識點:1、都是數(shù)字與字母的乘積的代數(shù)式叫做單項式。2、單項式的數(shù)字因數(shù)叫做單項式的系數(shù)。3、單項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數(shù)和叫做單項式的次數(shù)。4、單獨一個數(shù)或一個字母也是單項式。5、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單項式的系數(shù)是1或―1。
1、“三線八角”
① 如何由線找角:一看線,二看型。
同位角是“F”型;
內(nèi)錯角是“Z”型;
同旁內(nèi)角是“U”型。
② 如何由角找線:組成角的三條線中的公共直線就是截線。
2、平行公理:
如果兩條直線都和第三條直線平行,那么這兩條直線也平行。
簡述: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平行。
補充定理:
如果兩條直線都和第三條直線垂直,那么這兩條直線也平行。
簡述:垂直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平行。
3、平行線的判定和性質(zhì):
判定定理 性質(zhì)定理
條件 結論 條件 結論
同位角相等 兩直線平行 兩直線平行 同位角相等
內(nèi)錯角相等 兩直線平行 兩直線平行 內(nèi)錯角相等
同旁內(nèi)角互補 兩直線平行 兩直線平行 同旁內(nèi)角互補
4、圖形平移的性質(zhì):
圖形經(jīng)過平移,連接各組對應點所得的線段互相平行(或在同一直線上)并且相等。
5、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系:
三角形的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三角形的任意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
若三角形的三邊分別為a、b、c,
則
6、三角形中的主要線段:
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線、中線。
注意:①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線、中線都是線段。
②高、角平分線、中線的應用。
7、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
三角形的3個內(nèi)角的和等于180°;
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于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nèi)角的和;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于與它不相鄰的任意一個內(nèi)角。
8、多邊形的內(nèi)角和:
n邊形的內(nèi)角和等于(n-2)180°;
任意多邊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1、在同一平面內(nèi),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有兩種:相交和平行,垂直是相交的一種特殊情況。
2、在同一平面內(nèi),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平行線。如果兩條直線只有一個公共點,稱這兩條直線相交;如果兩條直線沒有公共點,稱這兩條直線平行。
3、兩條直線相交所構成的四個角中,有公共頂點且有一條公共邊的兩個角是
鄰補角。鄰補角的性質(zhì):鄰補角互補。如圖1所示,與互為鄰補角,
與互為鄰補角。 + = 180°; + = 180°; + = 180°;
+ = 180°。
4、兩條直線相交所構成的四個角中,一個角的兩邊分別是另一個角的兩邊的反向延長線,這樣的兩個角互為對頂角。對頂角的性質(zhì):對頂角相等。如圖1所示,與互為對頂角。 = ;
5、兩條直線相交所成的角中,如果有一個是直角或90°時,稱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
其中一條叫做另一條的垂線。如圖2所示,當= 90°時,⊥ 。
垂線的性質(zhì):
性質(zhì)1: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性質(zhì)2:連接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
性質(zhì)3:如圖2所示,當a ⊥ b時,= = = = 90°。
點到直線的距離: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的垂線段的長度叫點到直線的距離。
6、同位角、內(nèi)錯角、同旁內(nèi)角基本特征:
①在兩條直線(被截線)的同一方,都在第三條直線(截線)的同一側,這樣
的兩個角叫同位角。圖3中,共有對同位角:與是同位角;
與是同位角;與是同位角;與是同位角。
②在兩條直線(被截線)之間,并且在第三條直線(截線)的兩側,這樣的兩個角叫內(nèi)錯角。圖3中,共有對內(nèi)錯角:與是內(nèi)錯角;與是內(nèi)錯角。
③在兩條直線(被截線)的之間,都在第三條直線(截線)的同一旁,這樣的兩個角叫同旁內(nèi)角。圖3中,共有對同旁內(nèi)角:與是同旁內(nèi)角;與是同旁內(nèi)角。
7、平行公理:經(jīng)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論:如果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平行,那么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平行線的性質(zhì):
性質(zhì)1: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如圖4所示,如果a∥b,
則= ; = ; = ; = 。
性質(zhì)2:兩直線平行,內(nèi)錯角相等。如圖4所示,如果a∥b,則= ; = 。
性質(zhì)3:兩直線平行,同旁內(nèi)角互補。如圖4所示,如果a∥b,則+ = 180°;
+ = 180°。
性質(zhì)4: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如果a∥b,a∥c,則∥ 。
8、平行線的判定:
判定1: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如圖5所示,如果=
或=或=或=,則a∥b。
判定2:內(nèi)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如圖5所示,如果=或=,則a∥b 。
判定3:同旁內(nèi)角互補,兩直線平行。如圖5所示,如果+ = 180°;
1、兩條直線相交所成的四個角中,相鄰的兩個角叫做鄰補角,特點是兩個角共用一條邊,另一條邊互為反向延長線,性質(zhì)是鄰補角互補;相對的兩個角叫做對頂角,特點是它們的兩條邊互為反向延長線。性質(zhì)是對頂角相等。
2、三線八角:對頂角(相等),鄰補角(互補),同位角,內(nèi)錯角,同旁內(nèi)角。
3、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
同位角F(在兩條直線的同一旁,第三條直線的同一側)
內(nèi)錯角Z(在兩條直線內(nèi)部,位于第三條直線兩側)
同旁內(nèi)角U(在兩條直線內(nèi)部,位于第三條直線同側)
4、兩條直線相交所成的四個角中,如果有一個角為90度,則稱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外一條直線的垂線,他們的交點稱為垂足。
5、垂直三要素:垂直關系,垂直記號,垂足
6、垂直公理: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7、垂線段最短。
8、點到直線的距離: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的垂線段的長度。
9、平行公理:經(jīng)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
推論:如果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平行,那么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如果b//a,c//a,那么b//c
冪的乘法
1、n個相同因式(或因數(shù))a相乘,記作an,讀作a的n次方(冪),其中a為底數(shù),n為指數(shù),an的結果叫做冪。
2、底數(shù)相同的冪叫做同底數(shù)冪。
3、同底數(shù)冪乘法的運算法則:同底數(shù)冪相乘,底數(shù)不變,指數(shù)相加。即:am﹒an=am+n。
4、此法則也可以逆用,即:am+n=am﹒an。
5、開始底數(shù)不相同的冪的乘法,如果可以化成底數(shù)相同的冪的乘法,先化成同底數(shù)冪再運用法則。
冪的乘方
1、冪的乘方是指幾個相同的冪相乘。(am)n表示n個am相乘。
2、冪的乘方運算法則:冪的乘方,底數(shù)不變,指數(shù)相乘。(am)n=amn。
3、此法則也可以逆用,即:amn=(am)n=(an)m。
初一成績提高要懂得在學習上合理規(guī)劃時間。由于學科增加的原因,各科課程安排緊湊,教師教課的節(jié)奏也會相應加快,因此制訂一套學習計劃尤為關鍵。學會...
初一考不好成績還會上來。初一成績不好并不意味著沒有機會提高。首先,初一階段對于很多學生來說是一個適應新學習環(huán)境的時期,學科知識和學習方法都有...
初一上冊歷史必考歸納: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云南省元謀縣,長江流域。目前我國境內(nèi)已知最早的人類。會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初一沒學好初二學習態(tài)度必須端正,知道為誰而學,若不知道為誰而學,最起碼知道考不上高中后果很嚴重。而初二是初中學習的關鍵時期。知道要學習了,剩...
初一數(shù)學學習經(jīng)驗:在開始學習之前,首先會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這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更是為了培養(yǎng)自己的數(shù)學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jù)課本內(nèi)容...
孩子進入初中后學習數(shù)學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基礎知識不牢固,對于一些基礎的知識點沒有辦法去靈活的運用。這是因為相對于小學數(shù)學的學習內(nèi)容,初中數(shù)學更...
初一學習任務較多,有多個學科需要并行學習。為了提高學習效率,學生需要合理分配時間,給不同科目和任務留足夠的時間??梢灾贫ㄒ粋€初一學習計劃,將...
做題是最有效的能提升自己的成績的,孩子在做題中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初一語文需要大量的基礎知識來把自己提升上來,想要學好初一語文不是幾篇閱讀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