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表達了作者對江南春景的贊美與喜愛之情。全詩通過描繪明媚的江南春光,再現(xiàn)了江南煙雨蒙蒙的樓臺景色,使江南風光更加神奇迷離,別有一番情趣,使之呈現(xiàn)出一種深邃幽美的意境,表達出作者一縷縷含蓄深蘊的情思,以及對江南景物的贊美與神往。
杜牧的《江南春》是一首膾炙人口的七言絕句,描繪了江南春天的秀麗風光,抒發(fā)了詩人對江南的喜愛之情。全詩語言清新明快,意境深遠,富有感染力。
第一句“千里鶯啼綠映紅”,以“千里”點明江南春天的遼闊壯美,以“鶯啼綠映紅”描繪出江南春天的生機勃勃。鶯聲婉轉(zhuǎn),綠樹成蔭,紅花盛開,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第二句“水村山郭酒旗風”,將鏡頭拉近,展現(xiàn)了江南水鄉(xiāng)的迷人風光。水村依山而建,酒旗迎風飄揚,構(gòu)成了一幅如詩如畫的江南風景。
第三句“南朝四百八十寺”,筆鋒一轉(zhuǎn),從自然風光轉(zhuǎn)入人文景觀。南朝時期,佛教盛行,寺廟眾多,這句詩為江南增添了幾分歷史厚重感。
第四句“多少樓臺煙雨中”,以“多少”照應(yīng)“四百八十”,以“煙雨”烘托出江南的朦朧之美。這一句詩將江南的景色與歷史文化融為一體,意境深遠。
全詩通過對江南春景的細膩描寫,抒發(fā)了詩人對江南的喜愛之情。詩中沒有一個“愛”字,但字里行間都流露著詩人對江南的深情。
杜牧(803年-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后赴江西觀察使幕,轉(zhuǎn)淮南節(jié)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歷任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
杜牧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nèi)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fā)俊爽,多切經(jīng)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大杜“。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千里江南,到處鶯歌燕舞,桃紅柳綠,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臨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到處都有迎風招展的酒旗。昔日南朝到處是香煙繚繞的深邃的寺廟,如今這些亭臺樓閣都滄桑矗立在朦朧的煙雨之中。
《江南春》的寫作背景是:唐文宗大和七年(833)春,杜牧奉幕主沈傳師之命,由宣州經(jīng)江寧往揚州訪淮南節(jié)度使牛僧孺途中寫下這首詩。
《江南春》是唐代詩人杜牧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描繪了明媚的江南春光,再現(xiàn)了江南煙雨蒙蒙的樓臺景色,把江南風光寫得神奇迷離,別有一番情趣,同...
《江南春》這首古詩表達了詩人對江南春景的贊美與喜愛之情,這首詩是我國唐代著名詩人杜牧所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中描繪了江南春天色彩絢麗的自然景...
《江南春》詩意:遼闊的江南到處鶯歌燕舞綠樹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南朝遺留下的許多座古寺,如今有多少籠罩在這蒙蒙的煙雨之中。...
“江南春”是一種詞牌名,以“江南春”作為詞牌的詞現(xiàn)存只有寇準一首。這個詞牌名可能是作者從南朝梁柳惲的《江南曲》中“日暖江南春”一句,擇取而名...
《江南春》表現(xiàn)了詩人對江南景物的贊美與神往,是杜牧的名作之一。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的意思是遼闊的干里江南春景美如畫,鶯歌燕舞綠葉映襯鮮艷紅花。這句詩出自晚唐詩人杜牧的《江南春》。
這首詩意思是遼闊的江南到處鶯歌燕舞綠樹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南朝遺留下的許多座古寺, 如今有多少籠罩在這蒙朧煙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