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勇猛好武,跟隨叔父項梁發(fā)動吳中起義,反抗秦朝。巨鹿之戰(zhàn),擊破章邯和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殺死秦王子嬰,自稱西楚霸王。漢王劉邦從漢中出兵,掀起歷時四年的楚漢之爭。公元前202年,項羽退守垓下,突圍烏江,最后霸王別姬,自刎于烏江。
1.破釜沉舟:巨鹿之戰(zhàn)時,項羽率軍渡過漳水后,下令把船全部鑿沉,把做飯的器具全部毀壞,只帶著三日糧草與秦軍作戰(zhàn),項羽士卒因此以必死之心奮勇向前,項羽軍因此戰(zhàn)斗力得到大幅提升,個個以一擋十,殺的諸侯軍人人膽寒,最終,取得巨鹿之戰(zhàn)的勝利。
2.四面楚歌:項羽兵敗垓下后被劉邦軍四面圍定,劉邦軍在晚上高聲唱起了楚地的歌,項羽軍聽到歌后都非常的傷心,以為劉邦已經平定楚地,項羽軍的軍心也因此被瓦解。
3.霸王別姬:項羽有一美人叫虞姬,常常陪伴項羽左右,但項羽要率領精騎準備突圍,不得已作歌與虞姬訣別,虞姬也作歌附和,表必死之心,與項羽淚別。
4.錦衣夜行:項羽率軍破咸陽之后,看到秦朝宮室都被火燒得殘破不堪,又思念家鄉(xiāng)想回去,就說:“富貴不回故鄉(xiāng),就像是穿著錦繡衣裳在黑夜中行走,有誰能知道呢?”
5.沐猴而冠:項羽攻占并燒毀咸陽之后,想要東歸彭城。韓生聽到后說:“人說楚國人像是獼猴戴了人的帽子,果真是這樣。”項羽聽見這話,便把韓生扔進鍋里煮死了。
是楚國人。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代表人物...
項梁是項伯的哥哥,是項羽的叔父,項伯是項羽最小的叔父,項燕是項梁、項伯的父親,是項羽祖父。項羽,名籍,字羽,泗水下相(今江蘇宿遷市區(qū))人。秦...
項羽是在烏江自刎的,烏江是今安徽和縣烏江鎮(zhèn)。項羽一路逃到烏江,遇見烏江亭長,亭長勸項羽可以回到江東以圖東山再起,但項羽以無顏見江東父老為由拒...
破釜沉舟的主人公是項羽。這個成語常表示下定決心,為取得勝利準備犧牲一切。故事的出處是《史記·項羽本紀》。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楚霸王是我們熟知的歷史英雄,本文整理了項羽的生平事跡,歡迎閱讀。
項羽是秦朝末年農民起義領袖,杰出軍事家,楚國名將項燕之孫。從古至今人們對項羽的評價都是“霸王”,那除了霸王,人們對項羽還有哪些評價呢?
項羽是一位極富人格魅力的軍事領袖,他善于激發(fā)士氣,并且善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信條來鼓舞將士,這一點從他在巨鹿之戰(zhàn)的統(tǒng)籌中就能看出來。他出身高貴...
于是項羽就想東渡烏江。烏江的亭長撐船靠岸等待項羽,他對項羽說:“江東雖小,也還有方圓千里的土地,幾十萬的民眾,也足夠稱王的了,請大王急速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