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皆兵的意思是把山上的草木都當做敵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出自《晉書·苻堅載記》。
草木皆兵:把山上的草木都當做敵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
出處:《晉書·苻堅載記》:“堅與苻融登城而望王師,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類人形,顧謂融曰:‘此亦勁敵也,何謂少乎?’憮然有懼色?!?/p>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貶義,形容神經(jīng)過敏。
近義詞:風聲鶴唳、杯弓蛇影。
反義詞:若無其事、穩(wěn)如泰山。
前秦宣昭帝苻堅(338年—385年10月16日),字永固,小字文玉,略陽臨渭(今甘肅省秦安縣)人,氐族。十六國時期前秦第三位國君(357年—385年在位),惠武帝苻洪之孫、丞相苻雄之子。在位前期,勵精圖治,重用漢人王猛,推行“休養(yǎng)生息,加強生產(chǎn)”政策,實現(xiàn)國力強盛,接著以軍事力量消滅北方諸國,成功統(tǒng)一北方,攻占東晉的蜀地,形成南北對峙局面。建元十九年(383年),揮師南伐,發(fā)動淝水之戰(zhàn),意圖消滅東晉,一統(tǒng)天下。最終敗給東晉謝玄率領的北府兵,導致社會矛盾激化,陷入混亂局面。
草木皆兵本意是指見到風吹草動,都以為是敵兵。比喻緊張、恐懼,疑神疑鬼。草木皆兵出自《晉書·苻堅載記》。原文為:堅與苻融登城而望王師,見部陣齊...
草木皆兵的主人公是苻堅。草木皆兵的意思是野草和樹木都像是兵士。比喻軍隊敗退時心虛;把草木都看成為是敵兵,也形容極度驚恐時發(fā)出多疑的錯覺。
草木皆兵的意思是把山上的草木都當做敵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出處是《晉書·苻堅載記》。
草木皆兵的意思是把山上的草木都當做敵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
草木皆兵的主人公是苻堅。十六國時期前秦第三位國君(357年—385年在位),惠武帝苻洪之孫、丞相苻雄之子。
草木皆兵的意思是把山上的草木都當做敵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接下來分享相關內(nèi)容,供參考。
草木皆兵的意思是把山上的草木都當做敵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接下來分享草木皆兵的意思和造句。
草木皆兵的意思是把山上的草木都當做敵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出自《晉書·苻堅載記》。下面整理了草木皆兵的故事,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