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相如被封高官,勝過戰(zhàn)功赫赫的廉頗,廉頗不服欲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千方百計躲開,手下人不懂,請教相如,相如說是為國家,只有將相團結(jié),才能國泰民安,廉頗知錯,赤膊負荊條以請罪,雙方誤解頓失。
澠池會結(jié)束以后,由于藺相如勞苦功高,為趙國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
廉頗說:“我是趙國將軍,有攻城野戰(zhàn)的大功,而藺相如只不過靠能說會道立了點功,可是他的地位卻在我之上,況且相如本來是個平民,我感到羞恥,在他下面我難以忍受?!辈⑶覔P言說:“我遇見相如,一定要羞辱他。”相如聽到后,不肯和他相會。
相如每到上朝時,常常推說有病,不愿和廉頗去爭位次的先后。沒過多久,相如外出,在邯鄲城回車巷遠遠看到廉頗,他命車夫把車駕到路中,絲毫不給藺相如空隙,藺相如卻掉轉(zhuǎn)車子回避。
于是藺相如的門客就一起來直言進諫地說:“我們所以離開親人來侍奉您,就是仰慕您高尚的節(jié)義呀。如今您與廉頗官位相同,廉老先生口出惡言,而您卻害怕躲避他,您怕得也太過分了,平庸的人尚且感到羞恥,何況是身為將相的人呢!
我們這些人沒出息,請讓我們告辭吧!”藺相如堅決地挽留他們,說:“諸位認為廉將軍和秦王相比誰厲害?”回答說:“廉將軍比不了秦王。”相如說:“以秦王的威勢,而我卻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藺相如雖然無能,難道會怕廉將軍嗎?
但是我想到,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攻打趙國邯鄲城,就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在呀,如今兩虎相斗,勢必不能共存。我所以這樣忍讓,就是為了要把國家的急難擺在前面,而把個人的私怨放在后面。”
藺相如的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里。廉頗靜下心來想了想,覺得自己為了爭一口氣,就不顧國家的利益,真不應(yīng)該。于是,他脫下戰(zhàn)袍,背上荊條,到藺相如府門上請罪。藺相如見廉頗來負荊請罪,連忙熱情地出來迎接。從此以后,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同心協(xié)力保衛(wèi)趙國。
藺相如(生卒年不詳),今保定市曲陽縣相如村人,戰(zhàn)國時期趙國上卿,趙國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他最重要的有三個事件: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與負荊請罪。
廉頗(前327~前243),嬴姓,廉氏,名頗,一說字洪野,中山苦陘(今河北定州市邢邑鎮(zhèn))人。戰(zhàn)國末期趙國名將,與白起、王翦、李牧并稱“戰(zhàn)國四大名將”。
1、要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要像廉頗一樣勇于承認自己的不足,真誠道歉。
2、不能居功自傲,像廉頗一樣,自以為天下的事都是靠自己一個人的功勞。
3、要以大局為重,像藺相如一樣,不計較個人的恩怨,從國家利益出發(fā),舍小我全大我。
負荊請罪的主人公是廉頗和藺相如。負荊請罪最早出自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該成語意思是背著劑杖,表示服罪,向當事人請罪,用于賠禮道歉的場...
負荊請罪的主人公是廉頗和藺相如。負荊請罪意思是背著荊條向?qū)Ψ秸堊?,表示向人認錯賠罪,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
《負荊請罪》講述了戰(zhàn)國時期趙國大將軍廉頗向遭受其侮辱不與之計較的上卿藺相如負荊請罰的故事,下面是負荊請罪主要內(nèi)容,歡迎閱讀了解?!敦撉G請罪》...
負荊請罪的主人公是廉頗和藺相如。負荊請罪意思是背著劑杖,表示服罪,向當事人請罪,用于賠禮道歉的場合。在句中一般用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形容主...
藺相如在澠池會盟后被封為上卿,官位比廉頗還高。廉頗不服藺相如,并揚言要羞辱他。藺相如聽說后則盡量避讓廉頗,不與其發(fā)生沖突。藺相如的門客以為他...
負荊請罪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講的是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本文整理了該故事,歡迎閱讀。
負荊請罪的主人公是廉頗和藺相如,這個故事發(fā)生在完璧歸趙之后,不僅衍生出負荊請罪的成語,也叫將相和,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段流傳至今的佳話吧!
?負荊請罪典故的主人公是趙國的廉頗和藺相如。負荊請罪意思是背著荊條向?qū)Ψ秸堊?。表示向人認錯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