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色鬼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久久久久久五月天|综合专区亚洲无|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视频

        全國

        當前位置:

      • 熱門地區(qū):
      • 選擇地區(qū):
      • ×
      當前位置: 初三網(wǎng) > 通化中考 > 通化中考試題 > 通化化學試題 > 正文

      2018年通化中考化學模擬試題(word版,含答案)

      2017-10-20 09:00:34文/張平

      各位同學在查看時請點擊全屏查看

      2018年通化中考化學模擬試題

        一、中考化學模擬試題選擇題

        1.已知某固體粉末是由NaCl、Ba(NO3)2、CuSO4、Na2SO4、Na2CO3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取這種粉末加足量的水,振蕩后呈渾濁,再加稀鹽酸,沉淀全部不溶解,過濾后得無色濾液,取濾液 并滴加AgNO3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對原固體粉末的判斷正確的是( )

        A.可能含CuSO4和Na2CO3

        B.一定含NaCl,可能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

        C.一定含NaCl、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可能含CuSO4

        D.可能含NaCl,一定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

        2.向100g質(zhì)量分數(shù)為3.65%的鹽酸中逐滴加入4%的氫氧化鈉溶液,同時測定有關(guān)數(shù)據(jù)下列圖象正確的是(橫坐標為每次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量)( )

        A.NH4HCO3 B.K2SO4 C.Ca3(PO4)2 D.KNO3

        3.分類是學習和研究科學的常用方法。對下列純凈物的分類,正確的是( )

        A.碳酸鈣和葡萄糖均含有碳元素,都是有機物

        B.二氧化碳和臭氧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

        C.氧化銅和高錳酸鉀均由不同種元素組成,都是化合物

        D.氫氧化鈉和碳酸鈉溶于水后均能使無色酚酞變紅,都是堿

        4.邏輯推理是一種重要的科學思維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因為單質(zhì)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zhì),所以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zhì)一定是單質(zhì)

        B.因為蠟燭燃燒生成CO2和H2O,所以蠟燭組成里一定含有C和H

        C.因為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所以滅火也要同時控制這三個條件

        D.因為堿溶液呈堿性,所以呈堿性的溶液一定都是堿溶液

        5.許多物質(zhì)在溶液中都以離子形式存在。我們熟悉的復分解反應就是溶液中離子間結(jié)合得到水、氣體或沉淀的一類化學反應。如:氫氧化鈉與鹽酸的反應就是溶液中的H+和OH-結(jié)合成水分子的過程。結(jié)合以上信息,你認為下列各組離子間不能反應的是()

        A.H+ 、 Na+ 、 OH- 、NO3- B.Na+ 、 K+ 、 Cl- 、 OH-

        C.H+ 、 K+ 、 CO32- 、 HCO3- D.K+ 、 Ba2+ 、 Cl- 、 SO42

        6.有一包白色固體,可能含有Na2SO4、Na2CO3、BaCl2、NaOH 中的一種或幾種。取樣溶于水,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過濾后,向該白色沉淀中滴加足量鹽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氣泡產(chǎn)生。由此推斷白色固體中()

        A.肯定不存在NaOH B.可能存在Na2SO4

        C.可能存在BaCl2 D.肯定存在Na2CO3

        7.通過對化學知識的學習我們知道:酸性溶液對橡膠制品具有較強的腐蝕作用,而堿性溶液對玻璃制品也有一定的腐蝕性。據(jù)此你覺得下列試劑的存放方法正確的是( )

        A.碳酸鈣和葡萄糖均含有碳元素,都是有機物

        B.二氧化碳和臭氧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

        C.氧化銅和高錳酸鉀均由不同種元素組成,都是化合物

        D.氫氧化鈉和碳酸鈉溶于水后均能使無色酚酞變紅,都是堿

        8.給農(nóng)作物施用下列一種化肥就能增加兩種營養(yǎng)元素。這種化肥是( )。

        A.NH4HCO3 B.K2SO4 C.Ca3(PO4)2 D.KNO3

        9.給農(nóng)作物施用下列一種化肥就能增加兩種營養(yǎng)元素。這種化肥是( )。

        A.NH4HCO3 B.K2SO4 C.Ca3(PO4)2 D.KNO3

        10.給農(nóng)作物施用下列一種化肥就能增加兩種營養(yǎng)元素。這種化肥是( )。

        A.NH4HCO3 B.K2SO4 C.Ca3(PO4)2 D.KNO3

        二、填空題

        11.只用Ca、C、O、Cl、H五種元素的一種或幾種,按要求填空:

        (1)各寫出一個化學式:

        ①氧化物();②酸();③堿();④鹽()。

        (2)各寫出一個化學方程式:

        ①分解反應();

       ?、趶头纸夥磻?)。

        12.現(xiàn)有碳、二氧化碳、水、鋅、稀鹽酸、氯化銅溶液、氫氧化鉀溶液七種物質(zhì),請按下列要求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每種物質(zhì)不能重復使用)

        (1)有碳單質(zhì)參與的化合反應 2)分解反應

        (3)實驗室制取氫氣的反應 (4)有藍色沉淀生成的反應

        13.(3分)下圖表示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反應過程中溶液的pH變化。根據(jù)圖像信息,回答問題。

        (1)進行該反應的實驗操作是按照 (填“甲”或“乙”)圖所示進行的。

        (2)整個實驗過程中溶液的顏色變化是 。

        (3)曲線上C點表示 。

        14.七水硫酸鎂(MgSO4?7H2O)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在48.1℃以下的潮濕空氣中穩(wěn)定,在溫熱干燥空氣中易失去結(jié)晶水 。工業(yè)上將白云石(主要成分為MgCO3、CaCO3)煅燒成粉,用于制取MgSO4?7H2O,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

        (1)煅燒過程中,MgCO3轉(zhuǎn)化為MgO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2)寫出MgO與H2SO4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操作a的名稱為()。

        (4)將分離后的母液循環(huán)利用的目的是()。

        (5)干燥得成品時,需要控制的條件是()。

        三、簡答題

        15.(6分)硫酸工業(yè)的部分生產(chǎn)流程如圖:

        SO2——SO3——H2SO4

        某硫酸生產(chǎn)廠以黃鐵礦(主要成分為FeS2)為原料生產(chǎn)硫酸,首先將礦石粉吹入沸騰爐里燃燒,制得SO2,其反應可表示為:□FeS2+□O2=□Fe2O3+□SO2。

        (1)配平礦石粉在沸騰爐中燃燒的反應方程式。

        (2)若以SO2為原料生產(chǎn)硫酸,其過程中的反應均為化合反應,寫出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SO2→SO3:(); SO3+( )→H2SO4:()。

        (3)SO2→SO3的反應過程中,V2O5的作用是:()。

        (4)沸騰爐的爐渣主要成分為Fe2O3,可變廢為寶用于煉鐵。寫出高爐煉鐵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5)市售硫酸多為98%的濃硫酸,實驗室常將濃硫酸稀釋成稀硫酸使用。稀釋操作時,必須將(),否則會造成危險。

        16.(6分)某化學興趣小組欲除去固體氯化鈉中混有少量可溶性氯化鎂和難 溶性泥沙,設(shè)計下圖所示實驗方案,請參與實驗并回答問題。

        (1)步驟①中玻璃棒攪拌的作用是()。

        (2)步驟②、③中,操作X的名稱是 ()。

        (3)步驟③中,加入過量氫氧化鈉溶液的目的是();沉淀B的化學式是()。

        (4)有同學認為原實驗方案不完善,做出這種評價的依據(jù)是()。

        17.(9分)小明家的新房裝修,瓦工師傅用石灰漿(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鈣)抹墻。收工時瓦工師傅把未用完的石灰漿用沙土蓋上,以備第二天再用,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石灰漿因變質(zhì)而失效。

        (1)請你根據(jù)所學知識寫出石灰漿變質(zhì)的化學方程式 。

        (2)小明想通過實驗驗證石灰漿的變質(zhì)情況,請你幫助小明完成以下實驗。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jié)論

        取樣,加一定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過濾。 取少量濾渣于試管中,加入足量 。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實驗的結(jié)論是該石灰漿部分變質(zhì)。

        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入無色酚酞試液。

        (3)由此小明聯(lián)想到實驗室里的一些藥品必須密封保存。實驗室中必須密封保存的藥品可分為以下幾類:

       ?、偎幤纺芘c空氣中的成分發(fā)生反應,如澄清的石灰水;

       ?、谒幤肪哂袚]發(fā)性,如 ;

       ?、?,如濃硫酸。

        18.普通干電池在生活中的用途很廣,其構(gòu)造示意圖如右圖?;卮鹣铝袉栴}:

        (1)普通干電池勝任照明時化學能轉(zhuǎn)化為 。

        (2)電池中石墨表現(xiàn)出優(yōu)良的 性能;石墨與金剛石物理性質(zhì)明顯差異的原因是 不同。

        (3)下圖是回收利用廢舊普通干電池的一種工藝流程(不考慮廢舊電池中實際存在的少量其他物質(zhì))。

       ?、俜蛛x回收銅帽,經(jīng)凈化處 理后放入硝酸銀溶液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②濾液a中溶質(zhì)的化學式是 。

       ?、蹖嶒炇抑性诩訜岷凸腆wb存在的條件下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苈然@和尿素是重要的化學肥料,請簡易鑒別氯化銨和尿素 。

        四、推斷題

        19. 已知A~F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zhì),其中A、B、C、D是四種不同類別的物質(zhì),B、C均由三種元素組成,C中兩種非金屬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1:2,A與B反應后溶液呈淺綠色,C與D反應有藍色沉淀生成,D與E反應有氨味氣體生成。它們相互間轉(zhuǎn)化或發(fā)生反應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一”表示兩物質(zhì)間能反應,“→”表示物質(zhì)間的轉(zhuǎn)化關(guān)系)

        E的化學式為 。

        F物質(zhì)在農(nóng)業(yè)上可以用做 。

        A與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C與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0.在一定量的氫氧化鈉稀溶液中逐漸滴加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0.73%的稀鹽酸,反應過程中不斷攪拌并及時測量不同時刻溶液的溫度與pH,記錄 數(shù)據(jù)如下表:

      反應時間(秒)

      0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滴入稀鹽酸體積(毫升)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PH

      13.2

      13.0

      12.7

      12.4

      12.1

      7.0

      2.0

      1.6

      1.3

      溫度(℃)

      36.9

      37.5

      38.0

      38.5

      38.8

      39.2

      39.0

      38.8

      38.6

        (1 )觀察上表發(fā)現(xiàn),當反應時間在 秒時,氫氧化鈉與鹽酸恰好中和。

        (2)完成上述實驗,能否用氫氧化鈉固體代替請說明原因 。

        (3)結(jié)合上表中滴入稀鹽酸體積與pH的變化數(shù)據(jù),試計算氫氧化鈉稀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稀鹽酸的密度取l.0克/毫升;化學方程式為:NaOH+HCl=NaCl+H2O)

        2018年通化中考化學模擬試題參考答案及解析

        1. D

        【解析】

        試題分析:由于混合物加水震蕩后有渾濁,說明生成沉淀,但是沒有提到顏色,說明混合物中沒有帶顏色的離子,可得無硫酸銅.沉淀可能是硫酸鋇或者是碳酸鋇,或者兩者都有,即原混合物一定含有硝酸鋇.沉淀中加入稀鹽酸,沉淀不溶解,說明該沉淀是硫酸鋇,而非碳酸鋇或者是不含碳酸鋇.因此可以下結(jié)論原混合物含有硫酸鈉,而不含碳酸鈉.過濾后加入硝酸銀,本意是檢測原混合物中是否含有氯化鈉,但是由于 中間過程加入了稀鹽酸,導致無法下結(jié)論.因此通過實驗可知,原混合物一定含有硝酸鋇和硫酸鈉,一定不含硫酸銅和碳酸鈉,可能含有氯化鈉(或者說氯化鈉不能確定)故選:D.

        考點:物質(zhì)成分的推斷

        2.D

        【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jù)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的反應HCl+NaOH=NaCl+H2O,則可知鹽酸與氫氧化鈉的反應比值:36.5:40,故可知: A、鹽酸呈酸性,pH小于7,氫氧化鈉呈堿性,pH大于7,向鹽酸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pH由小于7逐漸到大于7,觀察選項,故A圖錯誤; B、由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的反應HCl+NaOH=NaCl+H2O,可知,50克4%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反應時,混合溶液的質(zhì)量為150,故HCl的質(zhì)量分數(shù)一定不為1.83%,故B圖錯誤; C、向100克3.65%的鹽酸中,逐滴加入100克4%氫氧化鈉溶液時,二者完全反應,此時的氯化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最大,而混合溶 液的質(zhì)量為200克,故質(zhì)量 分數(shù)為5.85%錯誤,故C錯誤; D、向100克3.65%的鹽酸中,逐滴加入100克4%氫氧化鈉溶液時,二者完全反應,此時的氯化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最大為2.93%,而繼續(xù)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則其質(zhì)量分數(shù)變小,故D正確.故選D.

        考點: 酸堿中和反應

        3. C

        【解析】

        試題分析:A、碳酸鈣和葡萄糖均含有碳元素,都是有 機物,分類錯誤,碳酸鈣不具有有機物的特征,為無機物,故A錯誤; B、二氧化碳和臭氧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分類錯誤,臭氧只有一種元素為單質(zhì),故B錯誤; C、氧化銅和高錳酸鉀均由不同種元素組成,都是化合物,分類正確,故C正確; D、氫氧化鈉和碳酸鈉溶于水后均能使無色酚酞變紅,都是堿,分類錯誤,碳酸鈉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構(gòu)成,為鹽,但它的水溶液呈堿性,故D錯誤.故選C.

        考點:物質(zhì)的分類

        4.B

        【解析】

        試題分析:A.因為單質(zhì)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zhì),所以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zhì)一定是單質(zhì)是錯誤的敘述,可能是混合物; B.因為蠟燭燃燒生成CO2和H2O,所以蠟燭組成里一定含有C和H,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可知是正確的敘述; C.因為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所以滅火也要同時控制這三個條件是錯誤的敘述,滅火時斷絕燃燒條件中的任意一個就行; D.因為堿溶液呈堿性,所以呈堿性的溶液一定都是堿溶液是錯誤的敘述,有些鹽溶液也顯堿性如碳酸鈉溶液;故選擇B

        考點:化學反應原理

        5. B

        【解析】

        試題分析:A、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能夠結(jié)合生成水,離子之間能反應.反應; B、鈉離子、鉀離子、氯離子、氫氧根離子之間不能結(jié)合生成水或氣體或沉淀,離子之間不能反應.不反應; C、氫離子和碳酸根離子能夠結(jié)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離子之間能反應.反應; D、鋇離子和硫酸根離子能夠結(jié)合生成硫酸鋇沉淀,離子之間能反應.反應.故選B.

        考點:離子共存問題

        6. D

        【解析】

        試題分析:取樣溶于水,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可推知混合物中一定有BaCl2,至少有Na2SO4、Na2CO3一種,所得的白色沉淀為硫酸鋇或碳酸鋇,或者二者都有.滴加鹽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氣體產(chǎn)生,因為硫酸鋇不溶于鹽酸,所以硫酸鋇一定沒有,碳酸鋇溶于鹽酸且放出二氧化碳氣體,所以沉淀中有碳酸鋇,可知原混合物中一定有Na2CO3,沒有Na2SO4;實驗中沒有涉及氫氧化鈉,其存在也不影響實驗結(jié)果; 所以只能說可能含有氫氧化鈉;故選擇D

        考點:物質(zhì)的成分推斷

        7.C

        【解析】

        試題分析:A、硫酸顯酸性,會腐蝕橡皮塞,使橡皮塞和玻璃瓶粘在一起不易打開,故A錯誤; B、碳酸鈉顯堿性,會腐蝕玻璃瓶塞,使兩者粘在一起不易打開,故B錯誤; C、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會腐蝕玻璃瓶塞,但是瓶塞是橡膠的,故C正確; D、氫氧化鈣溶液顯堿性,會腐蝕玻璃瓶塞,使兩者粘在一起不易打開,故D錯誤;故選C.

        考點:藥品的存放

        8.D

        【解析】

        試題分析:A只含營養(yǎng)元素氮元素;B只含營養(yǎng)元素鉀元素;C只含營養(yǎng)元素磷元素;D含營養(yǎng)元素氮元素和磷元素,屬于復全肥。

        考點:化肥的種類

        9.D

        【解析】

        試題分析:A只含營養(yǎng)元素氮元素;B只含營養(yǎng)元素鉀元素;C只含營養(yǎng)元素磷元素;D含營養(yǎng)元素氮元素和磷元素,屬于復全肥。

        考點:化肥的種類

        10.D

        【解析】

        試題分析:A只含營養(yǎng)元素氮元素;B只含營養(yǎng)元素鉀元素;C只含營養(yǎng)元素磷元素;D含營養(yǎng)元素氮元素和磷元素,屬于復全肥。

        考點:化肥的種類

        11.(1)①CaO ②HCl ③Ca(OH)2 ④CaCl2(合理即可)

        (2)①2H2O2H2↑+O2↑ ②CaCO3+2HCl===CaCl2+ H2O+CO2↑

        【解析】

        試題分析:①氧化物是指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一種元素為氧元素的化合物。根據(jù)題目中的元素,氧化物可為氧化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等。②酸是由酸根離子和氫離子構(gòu)成的。根據(jù)題目中的元素,酸可為鹽酸、碳酸。③堿是指由金屬離子與氫氧根離子構(gòu)成的化合物。根據(jù)題目中的元素,堿可為氫氧化鈣。④鹽是指由金屬離子與酸根離子構(gòu)成的化合物。根據(jù)題目中的元素,鹽可為氯化鈣、碳酸鈣等。

        (2)①水可在通電的情況下發(fā)生分解反應生成氫氣和氧氣?;瘜W方程式為:2H2O2H2↑+O2↑;

        ②碳酸鈣可與鹽酸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氣體?;瘜W方程式為: CaCO3+2HCl===CaCl2+ H2O+CO2↑

        考點:物質(zhì)的分類、反應類型、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12.(1)CO2 +C 2CO 若“高溫”寫為“△”不扣分(2)2H2O 2H2↑+ O2↑

        (3)Zn +2HCl ZnCl2 +H2↑(4)CuCl2 +2KOH 2KCl +Cu(OH)2↓

        【解析】

        試題分析: 根據(jù)所學知識及各類物質(zhì)的性質(zhì)可知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1)CO2 +C 2CO (2)2H2O 2H2↑+ O2↑(3)Zn +2HCl ZnCl2 +H2↑(4)CuCl2 +2KOH 2KCl +Cu(OH)2↓

        考點: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13.(1)乙;(2)紅色變?yōu)闊o色;(3)鹽酸和氫氧化鈉剛好完全中和,此時溶液pH為7.

        【解析】

        試題分析:(1)根據(jù)PH值的圖象的變化趨勢,可以看出,pH值是由大于7逐漸的減小到7在減小至小于7,可以得出原溶液是堿性的,加酸進行中和反應,變成中性然后變成酸性,所以進行該反應的實驗操作是按照圖2的乙圖所示進行的;(2)通過推導可知,原溶液顯堿性,所以酚酞的顏色開始是紅色的,加酸后,紅色會逐漸的褪去,所以整個實驗過程中溶液的顏色變化是:紅色變?yōu)闊o色;(3)根據(jù)圖象可知,C點的pH值是7,溶液呈中性,原溶液是堿性的,加鹽酸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所以曲線上C點表示為:鹽酸和氫氧化鈉剛好完全中和,此時溶液pH為7

        考點:中和反應及其應用;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guān)系

        14.(1)分解反應 (2)MgO+H2SO4=MgSO4+H2O (3)過濾 (4)提高原料利用率 (5)溫度

        【解析】

        試題分析:(1)煅燒MgCO3會生成MgO和CO2,發(fā)生的是分解反應;(2)MgO與H2SO4反應生成MgSO4和H2O,方程式為MgO+H2SO4=MgSO4+H2O;(3)通過操作a能將沉淀物分離出來,據(jù)此可知a為過濾;(4)結(jié)晶后的母液是MgSO4的飽和溶液,循環(huán)利用母液可使原料中的鎂元素最大可能地轉(zhuǎn)化到產(chǎn)物中,即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5)因為七水硫酸鎂在溫熱干燥空氣中易失去結(jié)晶水,因此干燥成品時需控制好溫度,以防七水硫酸鎂分解。

        考點:工藝流程

        15.(1)4、11、2、8; (2)2SO2 +O2=2SO3 H2O+SO3=H2SO4 (3)催化作用 ;(4)3CO+ Fe2O3 高溫 2Fe + 3CO2 濃硫酸沿著玻璃棒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斷攪拌.

        【解析】

        試題分析:(1)根據(jù)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原子個數(shù)不變,結(jié)合化學方程式的配平(奇數(shù)配偶法)可知:在氧化鐵化學式的前面加2,使氧原子的個數(shù)變成偶數(shù),因此鐵原子的個數(shù)是4,再二硫化亞鐵的化學式前加4,硫原子的個數(shù)是8,因此在二氧化硫化學式的前面加8,再結(jié)合氧原子的個數(shù),在氧氣化學式的前面加11,故化學方程式為:4FeS2+11O2=2Fe2O3+8SO2;(2)以SO2為原料生產(chǎn)硫酸,其過程中的反應均為化合反應,因此SO2→SO3是二氧化硫和氧氣的反應生成三氧化硫;SO3→H2SO4是三氧化硫和水反應生成硫酸,故反應的方程式為:2SO2+O2=3SO3;SO3+H2O═H2SO4;(3)SO2→SO3的反應過程中,V2O5是作為反應條件,因此是催化劑,起到催化作用;(4)高爐煉鐵是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故反應的方程式為:3CO+Fe2O3高溫2Fe+3CO2;(5)稀釋濃硫酸時,必須把濃硫酸沿著玻璃棒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斷攪拌,否則容易產(chǎn)生危險;

        考點:鐵的冶煉;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16.(1)加速溶解;(2)過濾;(3)把溶液中的氯化鎂除盡;Mg(OH)2(4)過量的氫氧化鈉沒有除去。

        【解析】

        試題分析:(1)步驟①中玻璃棒攪拌的作用是加速溶解;(2)步驟②、③中,經(jīng)操作X操作后,固液分離,所以操作的名稱是過濾;(3)步驟③中,加入過量氫氧化鈉溶液的目的是把溶液中的氯化鎂除盡,沉淀B的化學式是Mg(OH)2 (4)有同學認為原實驗方案不完善,做出這種評價的依據(jù)是過量的氫氧化鈉沒有除去。

        考點:粗鹽的提純

        17.(1)CO2 +Ca(OH)2 ==CaCO3↓+ H20

        (2)稀鹽酸 有氣泡產(chǎn)生 CaCO3+2HCl==CaCl2+H2O+CO2↑ 無色酚酞試液變紅

        (3)濃鹽酸等 藥品具有吸水性

        【解析】

        試題分析:(1)石灰漿變質(zhì)是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故化學方程式為:CO2 +Ca(OH)2 ==CaCO3↓+ H20(2)碳酸根離子的檢驗:加入稀鹽酸,故要確定石灰漿中是否含有碳酸鈣,步驟應加入足量的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 CaCl2+H2O+CO2↑,故實驗現(xiàn)象為:有氣泡產(chǎn)生;由于實驗結(jié)論是該石灰漿部分變質(zhì),故還 應含有氫氧化鈣,所以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入無色酚酞試液,實驗現(xiàn)象為:無色酚酞試液變紅

        (3)②藥品具有揮發(fā)性,如濃鹽酸、濃氨水等

       ?、蹪饬蛩峋哂形?/p>

        考點:氫氧化鈣、碳酸鈣的化學性質(zhì),物質(zhì)的揮發(fā)性、吸水性 ]

        18.(1) 電能 。 (2) 導電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 。

        (3) ① Cu+2AgNO3=2Ag+Cu(NO3)2 。 ② NH4Cl、ZnCl2 。

       ?、?2KClO3MnO22KCl+3O2↑ 。

        ④ 分別取少量化肥,在研缽里加少量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氣味放出的為氯化銨,無味的是尿素 。

        【解析】

        試題分析:(1)普通電池使用時是放出電能,即電池中的化學能轉(zhuǎn)化為電能。

        (2)石墨有良好的導電性,可用于電池的電極。石墨與金剛石物理性質(zhì)明顯差異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① 銅的活動性比銀強,可與硝酸銀反應生成銀單質(zhì)和硝酸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u+2AgNO3=2Ag+Cu(NO3)2 。

       ?、诤谏腆w混合物為二氧化錳、炭黑、氯化銨和氯化鋅;二氧化錳和炭黑不溶于水過濾后為濾渣;氯化銨和氯化鋅可溶解于水,過濾后形成濾液。所以濾液a中溶質(zhì)的化學式是NH4Cl、ZnCl2。

       ?、?濾渣灼燒時,炭粉會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則固體b的成分應為二氧化錳;二氧化錳可用作加熱氯酸鉀制氧氣時的催化劑。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ClO3 2KCl+3O2↑。

       ?、?氯化銨為銨態(tài)氮肥,可與堿反應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氨氣。所以可以:分別取少量化肥,在研缽里加少量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氣味放出的為氯化銨,無味的是尿素 。

        考點:碳的單質(zhì)、工藝流程圖、催化作用、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銨態(tài)氮肥的鑒別

        19. (1)NH4Cl ;(2) 化肥;(3)Fe + H2SO4 === FeSO4 + H2↑;(4)CuSO4+2NaOH==Cu(OH)2↓+Na2SO4

        【解析】

        試題分析:A、B、C、D是四種不同類別的物質(zhì),B、C均由三種元素組成, A與B反應后溶液呈淺綠色,且B能夠轉(zhuǎn)化為硫酸銅,A能夠和硫酸銅反應,因此A是單質(zhì)鐵,B是硫酸,根據(jù)C與D反應有藍色沉淀生成,即有氫氧化銅的產(chǎn)生,則C和D分別是堿和銅鹽,D與E反應有氨味氣體生成,則是堿和銨鹽的反應,因此D是堿,如氫氧化鈉,則C是銅鹽,C由三種元素組成,C中兩種非金屬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1:2,因此C是硫酸銅;帶入驗證符合題意 ;因此:

        (1)E是銨鹽,且和硝酸銀反應產(chǎn)生氯化銀沉淀,因此E是氯化銨;故填:NH4Cl;

        (2)F是氯化銨和硝酸銀反應產(chǎn)生的硝酸銨,在農(nóng)業(yè)上可以用做氮肥;故填:氮肥;

        (3)A與B反應是鐵和硫酸的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故反應的方程式為:C中兩種非金屬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1:2,;(4)C與D的反應是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反應產(chǎn)生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故反應的方程式為:CuSO4+2NaOH==Cu(OH)2↓+Na2SO4.

        考點:物質(zhì)的推斷、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20.(1)125 (2分) (2)不能,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時會放熱 (2分) (3)0.16g

        【解析】

        試題分析:(1)氫氧化鈉和鹽酸恰好中和時,溶液既不顯酸性也不顯堿性即溶液的PH值=7,故反應125秒時符合要求;(2)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時會放熱,故不能用氫氧化鈉固體代替溶液進行反應;

        (3)解 HCl的質(zhì)量=20毫升×1克/毫升×0.73=0.146克

        設(shè) NaOH稀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為x

        NaOH+HCl=NaCl+H20 ;

        40 36.5

        x 0.146克 ;

        40/x=36.5/0.146克

        解得x=0.16克

        答:氫氧化鈉稀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為0.16克。

        考點:根據(jù)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查看更多【通化化學試題】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