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渙和王昌齡都是唐朝著名的邊塞詩人。邊塞詩人是指古代以邊疆地區(qū)生活和自然風光為題材寫作的詩人。邊塞詩人多以詩歌描寫遍地的山川景物、風土人情,反映塞上戰(zhàn)爭和軍旅生活。
王昌齡
王昌齡(698-約757),字少伯,長安人。開元十五年進士,二十二年中宏詞科。初補秘書郎,調犯水尉,謫嶺南。后任江寧丞,又因事貶龍標尉,世稱王江寧、王龍標。后棄官隱居江夏,安史亂后為刺史閭丘曉所殺。
王之渙
王之渙(688—742),是一個年輩較老的盛唐邊塞詩人,可惜詩篇遺留下來的較少。
唐代的科舉分常舉和制舉兩種,常舉即每年舉行的定期考試,考試科目一般為秀才、明經、進土、明法、明算等科,其中明經、進士兩科最為重要。制舉即皇帝...
是歐陽詢,祖籍是湖南長沙,北書堂山便是位于湖南長沙的一座山,便是歐陽詢大師經常前往練習書法的地方。歐陽詢與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稱...
《長安古意》(作者:盧照鄰68句)《春江花夜月》(作者:張若虛36句)《聽董大彈胡笳弄寄語房給事》(作者:李頎28句)四、《老將行》(作者:...
唐代詩人“張祜”曾經夜宿小山樓,寫下詩作《題金陵渡》。張祜漫游江南時曾經夜宿金陵渡口,面對著金陵渡口的江夜美景,詩人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詩,...
唐代邊塞詩派的代表人物有王昌齡、王翰、王之渙、岑參、高適、李益等。邊塞詩又稱出塞詩,是以邊疆地區(qū)漢族軍民生活和自然風光為題材的詩。一般認為,...
吳道子。吳道子早年行筆流麗纖細,繼承六朝風范,中年后筆跡磊落,流暢而又有頓挫。他兼善人物、佛道、神鬼、鳥獸、草木、殿閣、山水等題材。尤以人物...
四大唐朝邊塞詩人分別是高適、王昌齡、岑參、王之渙。不同時期的邊塞詩人所處文化環(huán)境有相當的差異,其特質也往往不同,他們的詩作風格往往體現了社會...
唐宋八大家有2位是唐代的,韓愈、柳宗元是唐朝人,歐陽修、曾鞏、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是宋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