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格式問題此試題可能會出現(xiàn)亂碼的情況
為了方便您閱讀請點擊右上角的全屏查看
2018樂山市中考歷史模擬試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請將正確答案填在下表中.
1.下列有關中國境內(nèi)早期人類的相關知識搭配不正確的一組是( ?。?/p>
A..元謀人﹣﹣我國境內(nèi)已知的最早人類
B..北京人﹣﹣人工取火
C..山頂洞人﹣﹣北京周口店遺址
D.半坡原始居民﹣﹣彩陶
2.北京周口店遺址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主要是因為( ?。?/p>
A.在這里發(fā)現(xiàn)了中國境內(nèi)已知的最早的原始人類化石
B.在這里發(fā)現(xiàn)了人類最早使用的石器
C.北京人和山頂洞人都曾經(jīng)在這里生活過
D.這一遺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市境內(nèi)
3.在歷史專題片《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應該出現(xiàn)的場景是( ?。?/p>
A.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 B.使用骨耜等工具耕種水稻
C.飼養(yǎng)了豬狗等家畜????????????? D.用木頭制成簡陋的小船
4.四川綿陽北川在地震前有一個紀念性的景點,該景點的說明性文字中引用了《史記?夏本記》所記載:“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的話.該景點所紀念的人物是( )
A.黃帝????????????? B.炎帝????????????? C.舜????????????? D.禹
5.海外華人常自稱是“炎黃子孫”是因為( ?。?/p>
A.中國人善于想象
B.華夏族是由黃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
C.中華民族具有銳意進取精神
D.中華民族具備團結(jié)友愛傳統(tǒng)
6.(樂山市中考歷史)“民主”一直是人類的不懈追求.下列的制度中,其中含有原始“民主”色彩的一項是( ?。?/p>
A.私有制????????????? B.世襲制????????????? C.禪讓制????????????? D.等級制
7.小芳同學要推算我國第一個王朝建立的時期,你認為是( ?。?/p>
A.約公元前21世紀????????????? B.約公元前20世紀
C.公元21世紀????????????? D.公元20世紀
8.西周分封制規(guī)定,諸侯是周天子的臣屬,必須:①服從周天子的命令???? ②定期朝見天子
③向天子貢獻財寶和特產(chǎn)???? ④帶兵隨從天子出征作戰(zhàn)( ?。?/p>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下列關于春秋時期情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p>
A.春秋是東周王朝的一個分期
B.春秋開始于公元前770年,結(jié)束于公元前476年
C.春秋時期“霸主”取代了周天子
D.春秋時期天子的權(quán)威一落千丈
10.“他對內(nèi)整頓朝政,對外‘尊王攘夷’,終于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偉業(yè).”這里的“他”是( )
A.周武王????????????? B.齊桓公????????????? C.晉文公????????????? D.楚莊王
11.在一部反映戰(zhàn)國時期的影片中可能出現(xiàn)的場景( ?。?/p>
①步兵手握鐵兵器? ②農(nóng)民用青銅農(nóng)具生產(chǎn)? ③農(nóng)民使用牛耕田? ④騎兵在戰(zhàn)馬上嘶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12.下列有共同之處的四組帝王,其中夏桀應歸類在哪一組( ?。?/p>
A.秦始皇、漢武帝????????????? B.齊桓公、晉文公
C.漢文帝、漢景帝????????????? D.商紂王、周厲王
13.從春秋五霸,到戰(zhàn)國七雄,歷史發(fā)展呈現(xiàn)的總體趨勢是( ?。?/p>
A.國家數(shù)目越來越少,天子權(quán)力越來越大
B.國家數(shù)目越來越多,天子權(quán)力越來越小
C.國家數(shù)目越來越少,天子權(quán)力越來越小
D.國家數(shù)目越來越多,天子權(quán)力越來越大
14.“破釜沉舟”這一成語所涉及的歷史事件是( )
A.晉楚爭霸????????????? B.吳越爭霸????????????? C.長平之戰(zhàn)????????????? D.秦朝滅亡
15.假如你到泰山旅游,會看到一個著名景點:被秦始皇親賜為“五大夫”的大樹.當時隨行的官員要記下“五大夫”三字會用( )
A.金文????????????? B.甲骨文????????????? C.小篆????????????? D.隸書
16.現(xiàn)在有人習慣于將錢戲稱為“孔方兄”,其出典是歷史上的“圓形方孔錢”.下令以圓形方孔錢為標準樣式統(tǒng)一全國貨幣的皇帝是( )
A.秦始皇????????????? B.漢武帝????????????? C.周武王????????????? D.漢高祖
17.改革是興利除弊、振興國家的重要手段.商鞅變法使秦國成為戰(zhàn)國后期最富強的國家.商鞅變法內(nèi)容中,對后世政治制度影響最深遠的措施是( ?。?/p>
A.承認土地私有????????????? B.建立縣制
C.獎勵耕戰(zhàn)????????????? D.廢除舊貴族的特權(quán)
18.(樂山市中考歷史)戰(zhàn)國后期,燕國太子丹派壯士荊軻刺殺秦王,以阻止秦國攻取燕國.同學們對這件事的評價很多,下列符合唯物史觀的一項是( ?。?/p>
A.只要殺了秦王,燕國就不會滅亡
B.荊軻是一個壯士,他用生命阻止秦王的暴行
C.秦王進行的戰(zhàn)爭違背了歷史潮流
D.荊軻刺殺秦王雖然壯烈但行為愚蠢,違背了歷史潮流
19.公元前207年,一支起義軍進入關中,逼近咸陽.子嬰出城投降,秦朝滅亡.這支起義軍是( ?。?/p>
A.陳勝率領的起義軍????????????? B.吳廣率領的起義軍
C.劉邦率領的起義軍????????????? D.項羽率領的起義軍
20.戰(zhàn)國時期,七雄之間關系錯綜復雜,如圖反映的策略是( )
A.連橫????????????? B.遠交近攻????????????? C.金元外交????????????? D.合縱
21.下列諸侯國中,不屬于戰(zhàn)國七雄的是( ?。?/p>
A.晉????????????? B.齊????????????? C.楚????????????? D.趙
22.某電視臺拍攝紀錄片《張騫通西域》后,擬將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進行出售.請你為紀錄片寫一段廣告詞.廣告詞中,不可能出現(xiàn)的一條是( ?。?/p>
A.中國歷史上一次偉大的交流與開放
B.人類歷史上一次偉大的探索與發(fā)現(xiàn)
C.從此開辟了一條不朽的絲綢之路
D.張騫是東漢時期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23.下列描寫公元前350年生活在咸陽的某人發(fā)跡的故事,你認為哪項是不可能的( ?。?/p>
A.他在一次戰(zhàn)斗中殺敵有功,得到幾十畝地的賞賜
B.45歲后,他賣掉所有土地去經(jīng)商,得到政府的獎勵,成為擁有雄厚資產(chǎn)的大商人
C.接著他賣糧食得來的錢,又添置了幾十畝地,成了小地主
D.他辛勤耕種這些土地,幾年后,因糧食喜獲豐收,政府免除了他的徭役
24.當代史學研究者在評價漢代開辟的“絲綢之路”時稱“在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里,它把黃河文明、恒河文明、兩河文明和希臘文明等諸多人類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聯(lián)在了一起,被喻為世界歷史展開的主軸.”指出這一“主軸”的起點是( ?。?/p>
A.東漢的洛陽????????????? B.西漢的長安????????????? C.漢代的成都????????????? D.元朝的大都
25.2013年度“中國流行語排行榜”上,有“中國夢”、“正能量”等詞語入選.如果漢武帝時期也有這樣的“年度流行語排行榜”,你認為最有可能上榜的詞語是( ?。?/p>
A.爭霸????????????? B.變法????????????? C.起義????????????? D.統(tǒng)一
二、(樂山市中考歷史)非選擇題:(本大題題共4小題,第26題6分,第27題12分,第28題14分.第29題18分,共50分.)
26.史實材料與歷史推論:科學全面地解讀史實,可以得出正確的歷史推論。請對下面表格中的推論作出判斷,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 史實材料 | ??? 歷史推論 | 正確與否 |
(1)《荀子》一書記載:“(周公)兼制天下, 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p> | 這說明西周初期分封的主 要對象是周王的親族。 | ______ |
(2)中國古代先后出現(xiàn)了“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和“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的社會局面。 | 這反映了西周時期和戰(zhàn)國 時期的政治狀況。 | ______ |
(3)據(jù)《史記》記載,一位諸侯國的國君為了 報仇雪恨,“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座,坐臥即 仰膽,飲食亦嘗膽也?!?/p> | 這位諸侯國的國君是我國 春秋時期吳國的國王夫差。 | ______ |
(4)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法 令出一”,“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 | 這反映了秦始皇處于至高無 上的地位,擁有絕對的權(quán)力, 國家大事都由他決定。 | ______ |
(5)《漢書?董仲舒?zhèn)鳌酚涊d,漢武帝問策賢 良文學,董仲舒答:“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 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p> | 董仲舒的對策不符合漢武帝 的意愿,他的建議沒有被漢武 帝采納。 | ______ |
(6)《漢書》記載,“武帝施主父之冊(同策),下推恩之令,使諸侯王得分戶邑,以封子弟。” | 這一措施的實施,使王國的 力量分散、削弱,難以同中 央對抗。 | ______ |
27.閱讀下列材料,請回答問題:
衛(wèi)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湯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衛(wèi)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史記》
(1)材料一中“衛(wèi)鞅”指誰?“孝公”指哪國國君?
(2)“衛(wèi)鞅”的變法對于該國的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歷史作用,請說一說有哪些?
(3)“衛(wèi)鞅”的話,對我們今天有什么啟發(fā)?他的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28.(樂山市中考歷史)詩詞中常將“秦皇”與“漢武”并稱,秦朝與漢朝對我國封建社會的歷史影響深遠.
(1)秦始皇為了鞏固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在地方管理體制方面,推行什么制度?漢武帝為了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在對待王國問題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2)秦始皇為了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要,制定了統(tǒng)一的“秦陶量”、“秦權(quán)”和長度計量標準,這在歷史上稱為什么?漢武帝為了控制全國經(jīng)濟,采取了哪些措施?
(3)對待儒家及其思想,秦始皇采取“焚書坑儒”政策,漢武帝態(tài)度和措施是什么?漢武帝的這一舉措有何影響?
29.閱讀下列材料:
在我國的西北邊疆,有一片美麗富饒的土地,這就是占中國面積1/6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新疆自治區(qū)成立于1955年,下轄5個州和8個地區(qū)以及3個省轄市。
新疆風光壯美,同時具有雪山、草原、沙漠、盆地、河谷等自然景觀;不僅如此,昔日繁華的絲綢之路又給新疆帶來了多姿多彩的東西方文化,在新疆各地留下了飽含文化意味的遺跡,今天,那些為數(shù)眾多的古城和洞窟已經(jīng)成為最寶貴的人文旅游資源。
新疆的主要旅游城市有烏魯木齊、喀什、伊犁、庫爾勒、吐魯番,這些城市周邊也都有上佳的景點。飄香的瓜果和少數(shù)民族同胞們歡暢的歌舞構(gòu)成了新疆這個各民族友好相處的樂園,正像有首歌里唱的那樣:“咱們新疆好地方”。
請回答:
(1)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你知道新疆地區(qū)漢代稱什么嗎?
(2)在漢朝時期最早為加強我國與新疆地區(qū)的密切交流做出突出貢獻的人物是誰?他第一次出使的目的是什么?他在出使的路途中歷盡坎坷,我們應該學習和發(fā)揚他的哪些優(yōu)秀品質(zhì)?
(3)新疆正式歸屬中央政權(quán)的統(tǒng)治之下并成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標志性事件是什么?
(4)絲綢之路的開辟,對漢代社會有何影響?這條中西通道在今天有什么價值和作用?
(5)請你為復興“絲綢之路”出謀劃策,提出自己的建議。
樂山市中考歷史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請將正確答案填在下表中.
1.下列有關中國境內(nèi)早期人類的相關知識搭配不正確的一組是( ?。?/p>
A..元謀人﹣﹣我國境內(nèi)已知的最早人類
B..北京人﹣﹣人工取火
C..山頂洞人﹣﹣北京周口店遺址
D.半坡原始居民﹣﹣彩陶
【考點】北京人.
【分析】本題考查中國境內(nèi)早期人類的相關知識.
【解答】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到了山頂洞人時才會人工取火.因而B搭配不正確.
故選B.
2.北京周口店遺址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主要是因為( ?。?/p>
A.在這里發(fā)現(xiàn)了中國境內(nèi)已知的最早的原始人類化石
B.在這里發(fā)現(xiàn)了人類最早使用的石器
C.北京人和山頂洞人都曾經(jīng)在這里生活過
D.這一遺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市境內(nèi)
【考點】北京人;山頂洞人.
【分析】本題考查北京人和山頂洞人.
【解答】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約七十萬年至二十萬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還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手腳分工明顯,但已經(jīng)能夠制造和使用工具.迄今為止,考古學家們已經(jīng)發(fā)掘出代表40多個尸體的頭蓋骨、下頜骨、牙齒等化石和豐富的石器、骨器、角器與用火遺跡,是世界上出土古人類遺骨和遺跡最豐富的遺址.山頂洞人也生活于此,北京周口店遺址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目錄,
故選C.
3.在歷史專題片《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應該出現(xiàn)的場景是( )
A.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 B.使用骨耜等工具耕種水稻
C.飼養(yǎng)了豬狗等家畜????????????? D.用木頭制成簡陋的小船
【考點】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分析】本題考查河姆渡人.
【解答】結(jié)合所學知識: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于距今約七千年的浙江地區(qū),由于當?shù)貧夂虺睗駩灍岬模虼怂麄兘ㄔ炝烁蓹谑降姆课荩瓵不可能出現(xiàn).
故選A.
4.四川綿陽北川在地震前有一個紀念性的景點,該景點的說明性文字中引用了《史記?夏本記》所記載:“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的話.該景點所紀念的人物是( ?。?/p>
A.黃帝????????????? B.炎帝????????????? C.舜????????????? D.禹
【考點】堯舜禹的“禪讓”.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大禹的有關內(nèi)容.
【解答】大禹率領民眾,與自然災害中的洪水斗爭,最終獲得了勝利.面對滔滔洪水,大禹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教訓,改變了“堵“的辦法,對洪水進行疏導,體現(xiàn)出他具有帶領人民戰(zhàn)勝困難的聰明才智;大禹為了治理洪水,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zhàn),置個人利益于不顧,“三過家門而不入”.
故選D.
5.海外華人常自稱是“炎黃子孫”是因為( ?。?/p>
A.中國人善于想象
B.華夏族是由黃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
C.中華民族具有銳意進取精神
D.中華民族具備團結(jié)友愛傳統(tǒng)
【考點】華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黃帝.
【分析】本題考查海外華人常自稱是“炎黃子孫”的原因.
【解答】距今約四五千年,生活在黃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聯(lián)合在涿鹿一戰(zhàn)中打敗蚩尤部落.從此,炎帝、黃帝部落結(jié)成聯(lián)盟,經(jīng)過長期發(fā)展形成日后的華夏族,華夏族是漢族的前身,中華民族的主干部分.因而海外華人常自稱是“炎黃子孫”.
故選B.
6.“民主”一直是人類的不懈追求.下列的制度中,其中含有原始“民主”色彩的一項是( ?。?/p>
A.私有制????????????? B.世襲制????????????? C.禪讓制????????????? D.等級制
【考點】堯舜禹的“禪讓”.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禪讓制的有關內(nèi)容.
【解答】堯、舜、禹是繼黃帝之后在黃河流域出現(xiàn)的部落聯(lián)盟首領,他們之間采用“禪讓制”的原始民主推舉的方式推薦首領,選出的部落聯(lián)盟首領沒有特權(quán).其實質(zhì)是民主推舉,推舉的標準是才德.
故選C.
7.(樂山市中考歷史)小芳同學要推算我國第一個王朝建立的時期,你認為是( ?。?/p>
A.約公元前21世紀????????????? B.約公元前20世紀
C.公元21世紀????????????? D.公元20世紀
【考點】夏朝的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的建立.
【分析】本題考查夏朝的建立.
【解答】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禹死后,啟繼承父位.從此,“世襲制”代替“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 我國漫長的原始社會到此結(jié)束,奴隸社會開始了.約公元前2070年是約公元前21世紀.
故選A.
8.西周分封制規(guī)定,諸侯是周天子的臣屬,必須:①服從周天子的命令???? ②定期朝見天子
③向天子貢獻財寶和特產(chǎn)???? ④帶兵隨從天子出征作戰(zhàn)( ?。?/p>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考點】西周的分封制.
【分析】本題考查西周的分封制,結(jié)合所學即可解答.
【解答】結(jié)合所學可知,為鞏固統(tǒng)治,西周實行分封制.周天子將某地的土地和臣民分給某個諸侯,稱為“授民授疆土”.為了維護統(tǒng)治,分封制規(guī)定,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為周天子鎮(zhèn)守疆土;隨從作戰(zhàn);交納貢賦;必須定期朝覲天子等.同時,諸侯在自己的封疆內(nèi),又對卿大夫?qū)嵭性俜址猓浯蠓蛟賹⑼恋睾腿嗣穹仲n給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級承擔作戰(zhàn)等義務.這樣層層分封下去,形成了貴族統(tǒng)治階層內(nèi)部的森嚴等級“天子﹣﹣諸侯﹣﹣卿大夫﹣﹣士”.
故選D.
9.下列關于春秋時期情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p>
A.春秋是東周王朝的一個分期
B.春秋開始于公元前770年,結(jié)束于公元前476年
C.春秋時期“霸主”取代了周天子
D.春秋時期天子的權(quán)威一落千丈
【考點】春秋五霸.
【分析】本題考查春秋爭霸的相關史實.
【解答】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洛,史稱“東周”.東周分春秋和戰(zhàn)國兩個時期.春秋,因魯國編年史《春秋》而得名,春秋時期從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春秋時期社會的主要特點是諸侯爭霸.春秋時期,由于周王室衰落,諸侯不再聽從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要依附于強大的諸侯.為了爭奪領土和人民,各諸侯國之間不斷進行戰(zhàn)爭.強大的諸侯,迫使各國承認他的首領地位,成為“霸主”,不是取代周天子.
故選C.
10.(樂山市中考歷史)“他對內(nèi)整頓朝政,對外‘尊王攘夷’,終于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偉業(yè).”這里的“他”是( )
A.周武王????????????? B.齊桓公????????????? C.晉文公????????????? D.楚莊王
【考點】春秋五霸.
【分析】本題考查春秋五霸.
【解答】春秋時期,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改革內(nèi)政,發(fā)展生產(chǎn),改革軍制,組建強大的軍隊,以“尊王攘夷”為號召,擴充疆界,通過改革,齊國國富兵強,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
故選B.
11.在一部反映戰(zhàn)國時期的影片中可能出現(xiàn)的場景( )
①步兵手握鐵兵器? ②農(nóng)民用青銅農(nóng)具生產(chǎn)? ③農(nóng)民使用牛耕田? ④騎兵在戰(zhàn)馬上嘶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考點】春秋戰(zhàn)國時期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青銅器.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戰(zhàn)國時期相關知識的識記.
【解答】依據(jù)所學,戰(zhàn)國時期我國的鐵制農(nóng)具已經(jīng)得到普遍使用,故用青銅農(nóng)具生產(chǎn)是不符合題意的,①③④符合題意.
故選D.
12.下列有共同之處的四組帝王,其中夏桀應歸類在哪一組( ?。?/p>
A.秦始皇、漢武帝????????????? B.齊桓公、晉文公
C.漢文帝、漢景帝????????????? D.商紂王、周厲王
【考點】夏朝的滅亡;商朝的建立與滅亡;西周的滅亡和東周的建立.
【分析】本題考查歷代暴君.
【解答】夏桀是歷史上的著名暴君,應與商紂王、周厲王歸于一組,都是歷史上的著名暴君.
故選D.
13.從春秋五霸,到戰(zhàn)國七雄,歷史發(fā)展呈現(xiàn)的總體趨勢是( ?。?/p>
A.國家數(shù)目越來越少,天子權(quán)力越來越大
B.國家數(shù)目越來越多,天子權(quán)力越來越小
C.國家數(shù)目越來越少,天子權(quán)力越來越小
D.國家數(shù)目越來越多,天子權(quán)力越來越大
【考點】春秋五霸;戰(zhàn)國七雄與著名戰(zhàn)役.
【分析】本題考查了東周的相關史實.
【解答】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洛,史稱“東周”.東周分春秋和戰(zhàn)國兩個時期.春秋,因魯國編年史《春秋》而得名,春秋時期從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戰(zhàn)國,因各諸侯國連年相互爭戰(zhàn)而得名,戰(zhàn)國時期從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春秋時期社會的主要特點是諸侯爭霸.春秋時期,由于周王室衰落,諸侯不再聽從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要依附于強大的諸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爭霸兼并戰(zhàn)爭給社會帶來種種災難,有些諸侯國被消滅,出現(xiàn)了一些疆域較大的國家,客觀上有利于國家統(tǒng)一.
故選C.
14.(樂山市中考歷史)“破釜沉舟”這一成語所涉及的歷史事件是( ?。?/p>
A.晉楚爭霸????????????? B.吳越爭霸????????????? C.長平之戰(zhàn)????????????? D.秦朝滅亡
【考點】秦的暴政和陳勝吳廣起義.
【分析】本題考查了成語破釜沉舟的相關史實.
【解答】公元前207年,項羽的起義軍與秦將章邯率領的秦軍主力部隊在巨鹿展開大戰(zhàn);項羽不畏強敵,引兵渡漳水.渡河后,項羽命令全軍:“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巨鹿一戰(zhàn),大破秦軍,破釜沉舟成語由此而來.巨鹿之戰(zhàn),項羽以少勝多,大敗秦軍主力,為滅亡秦朝奠定了基礎.隨后,劉邦率兵進逼咸陽,秦朝滅亡.
故選D.
15.假如你到泰山旅游,會看到一個著名景點:被秦始皇親賜為“五大夫”的大樹.當時隨行的官員要記下“五大夫”三字會用( ?。?/p>
A.金文????????????? B.甲骨文????????????? C.小篆????????????? D.隸書
【考點】秦朝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
【分析】本題考查秦朝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
【解答】秦朝建立后,秦始皇下令統(tǒng)一文字,把小篆作為規(guī)范字體通令全國使用.
故選C.
16.現(xiàn)在有人習慣于將錢戲稱為“孔方兄”,其出典是歷史上的“圓形方孔錢”.下令以圓形方孔錢為標準樣式統(tǒng)一全國貨幣的皇帝是( ?。?/p>
A.秦始皇????????????? B.漢武帝????????????? C.周武王????????????? D.漢高祖
【考點】秦朝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
【分析】本題考查秦朝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
【解答】秦朝建立后,秦始皇下令統(tǒng)一貨幣,通令全國使用圓形方孔銅錢.
故選A.
17.改革是興利除弊、振興國家的重要手段.商鞅變法使秦國成為戰(zhàn)國后期最富強的國家.商鞅變法內(nèi)容中,對后世政治制度影響最深遠的措施是( ?。?/p>
A.承認土地私有????????????? B.建立縣制
C.獎勵耕戰(zhàn)????????????? D.廢除舊貴族的特權(quán)
【考點】商鞅變法.
【分析】本題考查縣制的建立.
【解答】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商鞅變法建立縣制,把全國合并為41個縣,縣的長官稱縣令,由國君直接任免.縣制對后世政治制度影響深遠,至今我國縣制仍然沿用,商鞅變法推動了秦國的富強,為其統(tǒng)一全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故選B.
18.戰(zhàn)國后期,燕國太子丹派壯士荊軻刺殺秦王,以阻止秦國攻取燕國.同學們對這件事的評價很多,下列符合唯物史觀的一項是( ?。?/p>
A.只要殺了秦王,燕國就不會滅亡
B.荊軻是一個壯士,他用生命阻止秦王的暴行
C.秦王進行的戰(zhàn)爭違背了歷史潮流
D.荊軻刺殺秦王雖然壯烈但行為愚蠢,違背了歷史潮流
【考點】史實辨析題.
【分析】本題考查了對荊軻刺殺秦王的認識.
【解答】題目給出荊軻刺殺秦王的事件并說明目的是為了阻止秦國攻取燕國,當時國家統(tǒng)一是歷史發(fā)展的大趨勢,而這個事件違背了這個趨勢,而且即便荊軻刺殺當時秦王成功,也會有繼位者或其它強大諸侯國完成統(tǒng)一.
故選D.
19.(樂山市中考歷史)公元前207年,一支起義軍進入關中,逼近咸陽.子嬰出城投降,秦朝滅亡.這支起義軍是( ?。?/p>
A.陳勝率領的起義軍????????????? B.吳廣率領的起義軍
C.劉邦率領的起義軍????????????? D.項羽率領的起義軍
【考點】秦的暴政和陳勝吳廣起義.
【分析】本題考查了秦朝滅亡的相關史實.
【解答】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xiāng)起義,秦末農(nóng)民起義爆發(fā).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農(nóng)民起義.他們的革命首創(chuàng)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萬勞動人民反抗殘暴統(tǒng)治的斗爭.公元前207年在巨鹿之戰(zhàn)中,項羽以少勝多,大敗秦軍主力,為滅亡秦朝奠定了基礎.隨后,劉邦率兵進逼咸陽,秦朝滅亡.
故選C.
20.戰(zhàn)國時期,七雄之間關系錯綜復雜,如圖反映的策略是( ?。?/p>
A.連橫????????????? B.遠交近攻????????????? C.金元外交????????????? D.合縱
【考點】戰(zhàn)國七雄與著名戰(zhàn)役.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戰(zhàn)國時期的相關內(nèi)容.
【解答】據(jù)圖示可知,戰(zhàn)國時,秦國的勢力不斷強大起來,成為東方六國的共同威脅,于是合縱成為六國合力抵抗強秦的策略.
故選D.
21.下列諸侯國中,不屬于戰(zhàn)國七雄的是( ?。?/p>
A.晉????????????? B.齊????????????? C.楚????????????? D.趙
【考點】戰(zhàn)國七雄與著名戰(zhàn)役.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戰(zhàn)國七雄的相關內(nèi)容.
【解答】戰(zhàn)國時期是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經(jīng)過春秋時期的兼并戰(zhàn)爭,到戰(zhàn)國初年,晉國卿大夫中的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戰(zhàn)國時形成了齊、楚、燕、韓、趙、魏、秦這七個諸侯強國,歷史上稱為戰(zhàn)國七雄.
故選A.
22.(樂山市中考歷史)某電視臺拍攝紀錄片《張騫通西域》后,擬將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進行出售.請你為紀錄片寫一段廣告詞.廣告詞中,不可能出現(xiàn)的一條是( ?。?/p>
A.中國歷史上一次偉大的交流與開放
B.人類歷史上一次偉大的探索與發(fā)現(xiàn)
C.從此開辟了一條不朽的絲綢之路
D.張騫是東漢時期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考點】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張騫出使西域的有關內(nèi)容.
【解答】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張騫在漢武帝的時候出使西域,他不是東漢人.所以D說法錯誤.
故選D.
23.下列描寫公元前350年生活在咸陽的某人發(fā)跡的故事,你認為哪項是不可能的( ?。?/p>
A.他在一次戰(zhàn)斗中殺敵有功,得到幾十畝地的賞賜
B.45歲后,他賣掉所有土地去經(jīng)商,得到政府的獎勵,成為擁有雄厚資產(chǎn)的大商人
C.接著他賣糧食得來的錢,又添置了幾十畝地,成了小地主
D.他辛勤耕種這些土地,幾年后,因糧食喜獲豐收,政府免除了他的徭役
【考點】商鞅變法.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商鞅變法的相關知識內(nèi)容.
【解答】題干提供了關鍵信息:“公元前350年”.結(jié)合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開始變法,法令規(guī)定: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②獎勵耕戰(zhàn),生產(chǎn)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③根據(jù)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quán);④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據(jù)此可知,ACD選項都有發(fā)生的可能性,B項不可能發(fā)生.
故選B.
24.當代史學研究者在評價漢代開辟的“絲綢之路”時稱“在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里,它把黃河文明、恒河文明、兩河文明和希臘文明等諸多人類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聯(lián)在了一起,被喻為世界歷史展開的主軸.”指出這一“主軸”的起點是( ?。?/p>
A.東漢的洛陽????????????? B.西漢的長安????????????? C.漢代的成都????????????? D.元朝的大都
【考點】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
【分析】本題考查絲綢之路.
【解答】西漢漢武帝時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此后,西漢和西域商人把中國的絲和絲織品,從長安出發(fā),運往西亞和西域,再轉(zhuǎn)運到歐洲,開辟了絲綢之路,絲綢之路起點是長安
.
故選D.
25.2013年度“中國流行語排行榜”上,有“中國夢”、“正能量”等詞語入選.如果漢武帝時期也有這樣的“年度流行語排行榜”,你認為最有可能上榜的詞語是( )
A.爭霸????????????? B.變法????????????? C.起義????????????? D.統(tǒng)一
【考點】漢武帝推進大一統(tǒng)的措施.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漢武帝的大一統(tǒng)措施.
【解答】漢武帝時期,為了加強中央集權(quán),漢武帝采納了主父偃的建議,頒布了“推恩令”用來削弱諸侯的勢力,實現(xiàn)了政治上的大一統(tǒng).
故選D.
二、(樂山市中考歷史)非選擇題:(本大題題共4小題,第26題6分,第27題12分,第28題14分.第29題18分,共50分.)
26.史實材料與歷史推論:科學全面地解讀史實,可以得出正確的歷史推論。請對下面表格中的推論作出判斷,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 史實材料 | ??? 歷史推論 | 正確與否 |
(1)《荀子》一書記載:“(周公)兼制天下, 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 | 這說明西周初期分封的主 要對象是周王的親族。 | √ |
(2)中國古代先后出現(xiàn)了“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和“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的社會局面。 | 這反映了西周時期和戰(zhàn)國 時期的政治狀況。 | × |
(3)據(jù)《史記》記載,一位諸侯國的國君為了 報仇雪恨,“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座,坐臥即 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 這位諸侯國的國君是我國 春秋時期吳國的國王夫差。 | × |
(4)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法 令出一”,“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 | 這反映了秦始皇處于至高無 上的地位,擁有絕對的權(quán)力, 國家大事都由他決定。 | √ |
(5)《漢書?董仲舒?zhèn)鳌酚涊d,漢武帝問策賢 良文學,董仲舒答:“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 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p> | 董仲舒的對策不符合漢武帝 的意愿,他的建議沒有被漢武 帝采納。 | × |
(6)《漢書》記載,“武帝施主父之冊(同策),下推恩之令,使諸侯王得分戶邑,以封子弟?!?/p> | 這一措施的實施,使王國的 力量分散、削弱,難以同中 央對抗。 | √ |
【考點】西周的分封制;春秋五霸;秦朝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漢武帝推進大一統(tǒng)的措施.
【分析】(1)西周的分封制為本題主要考查點.
(2)西周和春秋時的禮樂制度為本題主要考查點.
(3)本題考查的是春秋吳越爭霸中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洗雪恥辱的故事.
(4)秦始皇創(chuàng)立的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quán)制度為本題主要考查點.
(5)本題考查的是西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6)漢武帝大一統(tǒng)的措施“推恩令”為本題主要考查點.
【解答】(1)分封制是周朝重要的政治制度,做本題首先要讀懂這句話的意思,意思是:(周公)治理天下,立了71國,其中姬姓獨自占有53人.而周王朝的王族就是姬姓,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分封了71國,其中53人姬姓,這充分體現(xiàn)了周王朝分封主要是以周王的親族為主.所以本題的說法的對的.
(2)(樂山市中考歷史)孔子說:“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論語?季氏》)我們知道孔子是春秋晚期人,而推論中說“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是戰(zhàn)國時期的政治狀況,孔子不是神,他不可能預知后世的政治狀況,所以此推論顯然是錯誤的.孔子認為“天下有道”的一個直接表現(xiàn)就是“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而“天下無道”的后果則是“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西周時,“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子轄地千里,有大面積的公田,有實力進行戰(zhàn)爭.進入春秋,天子勢力衰微,諸侯勢力強大,“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禮崩樂壞.所以推論中說“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應該是春秋時期的政治狀況.
(3)春秋末年,吳王夫差大敗越國,越王勾踐被迫向吳王稱臣,為夫差養(yǎng)馬,忍受了各種恥辱.勾踐立志雪恥,在室內(nèi)懸掛苦膽,坐臥都要添嘗,讓自己不要忘記恥辱,最后終于滅掉吳國.后來“臥薪嘗膽”演變成成語,所以上述推論是錯誤的,這位國君應該是越國國王勾踐.
(4)最高統(tǒng)治者稱皇帝,至高無上,總攬全國一切軍政大權(quán).“法令出一”是說國家的法律、政策都取決于皇帝一人的意志,“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是指皇帝集行政權(quán)、司法權(quán)和軍事指揮權(quán)于一身,國家之事無論大小都取決于皇帝一人.通過此可以看出,上述推論是正確的.
(5)《漢書?董仲舒?zhèn)鳌酚涊d這句話的意思是:愚臣以為,凡是不屬于六藝的科目和孔子的學術的,都一律禁止,不許它們齊頭并進.法家、道家等各學說都受到排斥.漢武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quán)接受董仲舒的建議,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正統(tǒng)思想.所以上述推論是錯誤的.
(6)漢初分封的很多諸侯國勢力逐漸強大,嚴重威脅中央權(quán)威.為了加強中央集權(quán),漢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議,實行推恩令,允許諸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建立較小的侯國.這樣,諸侯國越分越小,削弱了諸侯國的勢力,諸侯國難以同中央對抗.所以上述推論是正確的.
故答案為:
(1)√;
(2)×;
(3)×;
(4)√;
(5)×;
(6)√.
27.閱讀下列材料,請回答問題:
衛(wèi)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湯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孝公曰:“善?!币孕l(wèi)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史記》
(1)材料一中“衛(wèi)鞅”指誰?“孝公”指哪國國君?
(2)“衛(wèi)鞅”的變法對于該國的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歷史作用,請說一說有哪些?
(3)“衛(wèi)鞅”的話,對我們今天有什么啟發(fā)?他的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考點】材料解析題;商鞅變法;歷史開放性問題.
【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商鞅變法.
(2)本題考查的是商鞅變法的作用.
(3)本題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解答】(1)戰(zhàn)國時期秦國的秦孝公即位以后,決心圖強改革,便下令招賢.商鞅自魏國入秦,并提出了廢井田、重農(nóng)桑、獎軍功、實行統(tǒng)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fā)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為左庶長,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兩次實行變法.
(2)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商鞅變法廢除了舊制度,逐步確立了封建制度,促進了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提高了軍隊戰(zhàn)斗力,使秦國成為戰(zhàn)國后期最富強的諸侯國,為以后兼并六國,統(tǒng)一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通過以上分析,商鞅變法告訴我們做事不要因循守舊,要適應社會需要大膽改革,敢于創(chuàng)新.我們要學習商鞅據(jù)理力爭,敢于同舊勢力、惡勢力做斗爭的精神.
故答案為:
(1)商鞅;秦國.
(2)①經(jīng)過這次變法,舊制度廢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國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②秦軍的戰(zhàn)斗力大大提高;③秦國的經(jīng)濟得到發(fā)展;④為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3)做事不要因循守舊,要適應社會需要大膽改革,敢于創(chuàng)新.據(jù)理力爭,敢于同舊勢力、惡勢力做斗爭.
28.(樂山市中考歷史)詩詞中常將“秦皇”與“漢武”并稱,秦朝與漢朝對我國封建社會的歷史影響深遠.
(1)秦始皇為了鞏固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在地方管理體制方面,推行什么制度?漢武帝為了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在對待王國問題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2)秦始皇為了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要,制定了統(tǒng)一的“秦陶量”、“秦權(quán)”和長度計量標準,這在歷史上稱為什么?漢武帝為了控制全國經(jīng)濟,采取了哪些措施?
(3)對待儒家及其思想,秦始皇采取“焚書坑儒”政策,漢武帝態(tài)度和措施是什么?漢武帝的這一舉措有何影響?
【考點】闡述見解題;秦朝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漢武帝推進大一統(tǒng)的措施.
【分析】(1)本題考查秦始皇與漢武帝為加強地方管理采取的措施.
(2)本題考查秦始皇與漢武帝在經(jīng)濟上采取的措施.
(3)本題考查漢武帝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
【解答】(1)秦始皇滅六國后,采納李斯的建議,廢除分封制,改行郡縣制.地方行政機構(gòu)分郡、縣兩級.郡縣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免,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漢高祖開國初期,在統(tǒng)治方式上,實施分封同姓王,以確保劉家天下的錯誤決策.結(jié)果王國勢力大增,嚴重威脅中央,并最終爆發(fā)“七國之亂”.漢武帝為了鞏固中央集權(quán),下令允許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諸侯國越分越小,漢武帝再趁機削弱其勢力,徹底解決了王國問題.
(2)依據(jù)題干中的:制定了統(tǒng)一的“秦陶量”、“秦權(quán)”和長度計量標準.結(jié)合所學可知秦始皇統(tǒng)一全國后,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頒發(fā)統(tǒng)一度量衡詔書,制定了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為中國2000多年封建社會的度量衡制奠定了基礎.
漢武帝統(tǒng)治時期,為增加中央財政收入,打擊大商人,將地方的鑄幣權(quán)重新統(tǒng)一于中央,鹽鐵經(jīng)營權(quán)收歸中央,由國家壟斷經(jīng)營.
(3)漢武帝聽取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就是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正統(tǒng)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學說的讀書人,均受排斥,武帝還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舉辦太學.太學是中國古代最高學府,以儒家五經(jīng)為主要教材,不學習其他各家學說,確立了儒學在思想文化領域和政治生活中和特殊地位.
故答案為:
(1)郡縣制;頒發(fā)“推恩令”,削弱王國勢力.
(2)統(tǒng)一度量衡,貨幣由國家統(tǒng)一鑄造,鹽鐵由國家壟斷經(jīng)營.
(3)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興辦太學.確立了儒學在思想文化領域和政治生活中和特殊地位.
29.(樂山市中考歷史)閱讀下列材料:
在我國的西北邊疆,有一片美麗富饒的土地,這就是占中國面積1/6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新疆自治區(qū)成立于1955年,下轄5個州和8個地區(qū)以及3個省轄市。
新疆風光壯美,同時具有雪山、草原、沙漠、盆地、河谷等自然景觀;不僅如此,昔日繁華的絲綢之路又給新疆帶來了多姿多彩的東西方文化,在新疆各地留下了飽含文化意味的遺跡,今天,那些為數(shù)眾多的古城和洞窟已經(jīng)成為最寶貴的人文旅游資源。
新疆的主要旅游城市有烏魯木齊、喀什、伊犁、庫爾勒、吐魯番,這些城市周邊也都有上佳的景點。飄香的瓜果和少數(shù)民族同胞們歡暢的歌舞構(gòu)成了新疆這個各民族友好相處的樂園,正像有首歌里唱的那樣:“咱們新疆好地方”。
請回答:
(1)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你知道新疆地區(qū)漢代稱什么嗎?
(2)在漢朝時期最早為加強我國與新疆地區(qū)的密切交流做出突出貢獻的人物是誰?他第一次出使的目的是什么?他在出使的路途中歷盡坎坷,我們應該學習和發(fā)揚他的哪些優(yōu)秀品質(zhì)?
(3)新疆正式歸屬中央政權(quán)的統(tǒng)治之下并成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標志性事件是什么?
(4)絲綢之路的開辟,對漢代社會有何影響?這條中西通道在今天有什么價值和作用?
(5)請你為復興“絲綢之路”出謀劃策,提出自己的建議。
【考點】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歷史開放性問題.
【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新疆地區(qū)在漢代的名稱.
(2)本題主要考查張騫出使西域、他第一次出使的目的和他具有的優(yōu)秀品質(zhì).
(3)本題主要考查西漢政府設置西域都護.
(4)本題主要考查絲綢之路的開辟對漢代社會的影響及其價值和作用.
(5)本題主要考查為復興“絲綢之路”的建議.
【解答】(1)西漢時期,人們把今甘肅玉門關和陽關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區(qū)和更遠的地方,稱為西域.
(2)漢朝時期最早為加強我國與新疆地區(qū)的密切交流做出突出貢獻的人物是張騫.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打通了漢與西域的通道,有利于漢與西域各國的經(jīng)濟文化聯(lián)系,為開辟絲綢之路奠定了基礎.公元前138年,漢武帝為了聯(lián)絡大月氏共同出擊匈奴,派張騫出使西域.張騫輾轉(zhuǎn)到達大月氏后返回長安.了解了西域的見聞,以及他們想和漢朝往來的愿望.我們應該學習張騫有膽、有識、有行、有恒,不畏艱險,勇于開拓,面對困境,仍矢志不渝的堅強意志.學習他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的高尚品質(zhì).
(3)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立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事務,從此,今新疆地區(qū)開始隸屬中央政府,成為我國不可分割一部分.
(4)(樂山市中考歷史)絲綢之路的開辟,在漢代,有力促進了中西方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對促成漢朝的興盛也產(chǎn)生了積極的作用.這條絲綢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流的一條重要通道,在我國當今的對外經(jīng)濟文化交流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5)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如開發(fā)絲綢之路為旅游項目等.
故答案為:
(1)西域.
(2)張騫.借用西域大月氏的力量,夾擊匈奴.學習他有膽、有識、有行、有恒,不畏艱險,勇于開拓,面對困境,仍矢志不渝的堅強意志.學習他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的高尚品質(zhì).(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3)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置西域都護.
(4)對漢代的影響:絲綢之路的開辟,有力促進了中西方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對促成漢朝的興盛也產(chǎn)生了積極的作用.在今天的價值和作用:這條絲綢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流的一條重要通道,在我國當今的對外經(jīng)濟文化交流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5)如開發(fā)絲綢之路為旅游項目等,言之有理即可.
孔乙己是貧困潦倒的知識分子。在書中,孔乙己是一個知識分子,滿口“之乎者也”,但是他很窮,還竊書,說過“讀書人的事,怎么能叫竊,”被人嘲笑,他...
自然界產(chǎn)生氧氣的化學方程式:光合作用的反應式為6CO2+12H2O→C6H12O6+6O2+6H2O。包括光反應和暗反應兩個過程。需要具備光...
有的高校沒有條件,只要學業(yè)水平成績都合格就可以,比如中國科學院大學。有的需要平常學習考試成績,比如北京外國語大學要求高三第一學期期末成績在全...
在四則運算中,表示計算順序,在小括號之后、大括號之前;表示兩個整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表示取未知數(shù)的整數(shù)部分;在函數(shù)中,表示函數(shù)的閉區(qū)間;在線性代...
濟南開設的最好的職高學校有:濟南方信集團職業(yè)高中、濟南公共交通職業(yè)高中。濟南市公共交通職業(yè)高級中學是由濟南市公共交通總公司承辦,業(yè)務屬濟南市...
實然:是說事物實際上就是這樣的,但不同于現(xiàn)實性(現(xiàn)實性指其有合理性和客觀性);應然:就是應該是怎么樣的意思,比如說這件事,就應該是那樣的結(jié)果...
地中海氣候一種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雨熱不同期的氣候類型。地中海氣候冬季受西風帶控制,鋒面氣旋頻繁活動,氣候溫和,最冷月的氣溫在4-1...
堿石灰,又稱鈉石灰,堿石灰是白色或米黃色粉末,疏松多孔,是氧化鈣(CaO,大約75%),水(H?O,大約20%),氫氧化鈉(NaOH,大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