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色鬼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久久久久久五月天|综合专区亚洲无|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视频

        全國

        當前位置:

      • 熱門地區(qū):
      • 選擇地區(qū):
      • ×
      當前位置: 初三網(wǎng) > 宜賓中考 > 宜賓中考試題 > 宜賓化學試題 > 正文

      2018宜賓市中考化學沖刺試題【解析版含答案】

      2018-01-11 10:29:40文/趙妍妍

      由于格式問題此試題可能會出現(xiàn)亂碼的情況

      為了方便您閱讀請點擊右上角的全屏查看

      2018宜賓市中考化學沖刺試題 

      一、單選題(本題共10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生產(chǎn)生活中的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p>

      A.冰塊融化????????????? B.海水曬鹽????????????? C.鐵鍋生銹????????????? D.酒精揮發(fā)

       

      2.2012年4月15日,央視曝光河北一些企業(yè)生產(chǎn)的藥用膠囊里重金屬鉻(Cr)超標,即震驚全國的“毒膠囊”事件.已知鉻原子核內有24個質子,鉻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52.下列有關鉻元素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p>

      A.鉻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為24????????????? B.鉻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是52

      C.鉻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 D.鉻原子呈電中性

       

      3.下列有關分子、原子和離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p>

      A.分子、原子、離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

      B.物體有熱脹冷縮現(xiàn)象,主要是因為物體中的粒子大小隨溫度的改變而改變

      C.分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一種粒子

      D.在化學反應中,任何粒子都不能再分

       

      4.關于二氧化氮(NO2)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二氧化氮由二氧化氮分子組成

      B.二氧化氮由1個氮元素和2個氧元素組成

      C.每個二氧化氮分子由1個氮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

      D.二氧化氮分子由1個氮原子和1個氧分子構成

       

      5(宜賓市中考化學).下列物質,屬于混合物的是(  )

      A.鐵在氧氣充分燃燒后的生成物

      B.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后的剩余物

      C.硫在氧氣完全燃燒的產(chǎn)物

      D.石蠟燃燒后的生成物在常溫下是氣態(tài)的物質

       

      6.如圖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據(jù)圖中的信息得到的下列認識錯誤的是(  )

      A.該元素原子序數(shù)為14

      B.該元素屬于金屬元素

      C.該元素一個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4個電子

      D.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8.09

       

      7.凈化水的方法有:①過濾? ②加明礬? ③蒸餾?? ④消毒殺菌.要將有泥沙的天然水凈化成生活用的自來水,應選用的方法和順序為( ?。?/p>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 D.①③④

       

      8.下列反應屬于分解反應的是( ?。?/p>

      A.HCl+NaOH═NaCl+H2O????????????? B.Fe+2HCl═FeCl2+H2↑

      C.CaO+H2O═Ca(OH)2????????????? D.MgCl2Mg+Cl2↑

       

      9.下列反應屬于氧化反應但是不屬于化合反應的是( ?。?/p>

      A.硫黃在氧氣中燃燒????????????? B.石蠟在氧氣中燃燒

      C.氧化汞受熱分解????????????? D.鐵在氧氣中燃燒

       

      10.下列實驗操作錯誤的是( ?。?/p>

      A.????????????? B.????????????? C.????????????? D.

       

       

      二、填空題(本題共3個小題,共18分)

      11.用化學用語填空:

      5個鉀原子      4個鈉離子      2個水分子      二氧化碳     ?。?/p>

       

      12.(宜賓市中考化學)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質子、中子、電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條件的粒子,填在相應的橫線上:

      (1)能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粒子是     ?。?/p>

      (2)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p>

      (3)帶正電荷的粒子是     ?。?/p>

      (4)不顯電性的粒子是      .

      (5)決定原子質量大小的粒子主要是     ?。?/p>

       

      13.寫出下列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1)鐵絲在純氧中劇烈燃燒      

      (2)過氧化氫制取氧氣      

      (3)紅磷在空氣中燃燒      

      (4)氯酸鉀制取氧氣      

      上述反應中是化合反應的有      (填序號)

       

       

      三、分析題(本題共2個小題,共9分)

      14.如圖是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序號填空:

      (1)電子層排布相同的是     ??;

      (2)屬于同種元素的是      ;

      (3)表示陽離子的是      ;

      (4)屬于非金屬元素原子的是     ?。?/p>

       

      15.如圖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據(jù)表中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用m代表的13號元素的元素符號是     ?。?/p>

      (2)氯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n等于      ,它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p>

      (3)氧、氟、硫、氯元素都屬于     ?。ㄌ睢敖饘佟被颉胺墙饘佟保┰兀鼈冊诨瘜W反應中一般易     ?。ㄌ睢暗谩被颉笆А保╇娮樱呄蛴诜€(wěn)定結構.

       

       

      四、推斷題(本題共1個小題,共6分)

      16.將某暗紫色固體粉末A加熱,可產(chǎn)生無色氣體B,同時生成一種黑色固體C和另一種固體物質D.黑色固體C通??捎糜诩訜崧人徕浿蒲鯕鈺r的催化劑.另一黑色固體E在無色氣體B中燃燒,產(chǎn)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F.綠色植物可將氣體F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并轉化為無色氣體B.回答:

      (1)寫出名稱:A      C      F      ;

      (2)加熱暗紫色固體A時所發(fā)生的反應屬于      反應;

      (3)寫出黑色固體E在無色氣體B中燃燒的反應的符號表達式     ?。?/p>

       

       

      五、(宜賓市中考化學)實驗分析題(本題共1個小題,共7分)

      17.實驗室常用下列裝置研究氣體的制取和性質,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實驗室制取氧氣的一個文字表達式     ?。迷摲磻迫⊙鯕猓l(fā)生裝置應選(填序號)      ,理由是     ?。畬嶒炇乙占趸細怏w,收集裝置應選      .

      (2)一氧化氮氣體難溶于水,在空氣中容易與氧氣發(fā)生化學反應,則收集一氧化氮氣體? 時應該用的收集裝置是(填序號)     ?。?/p>

      (3)按圖F作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觀察到的現(xiàn)象有     ?。ㄖ淮鹨粭l).

       

       

      宜賓市中考化學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單選題(本題共10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生產(chǎn)生活中的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冰塊融化????????????? B.海水曬鹽????????????? C.鐵鍋生銹????????????? D.酒精揮發(fā)

      【考點】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

      【分析】化學變化中產(chǎn)生了新的物質,而和物理變化沒產(chǎn)生新的物質,所以在判斷一種變化過程是何種變化時,只有抓住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區(qū)別,即有無新物質生成來進行細心地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解:A、冰塊融化是指水由固態(tài)變?yōu)榱艘簯B(tài)的水,并沒有產(chǎn)生新的物質,故A屬于物理變化;

      B、海水曬鹽是指通過蒸發(fā)的方法,將海水中的水分蒸發(fā)掉,而使溶解在海水中的氯化鈉析出的過程,該過程中并沒有產(chǎn)生新的物質,故B屬于物理變化;

      C、鐵鍋生銹是指鐵和氧氣及水反應生成了鐵銹,鐵銹的主要成分為氧化鐵,即該過程中產(chǎn)生了新的物質,故C屬于化學變化;

      D、酒精揮發(fā)只是酒精由液態(tài)變成了氣態(tài),并沒有產(chǎn)生新的物質,故D屬于物理變化.

      故選C.

      【點評】對于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qū)別中新物質來說,關鍵是個“新”字.并且,這里的“新”是相對的,而不是指自然界中原來沒有的物質才算是新物質,只要是相對于變化前的物質是新的(即和變化前的物質不是同種物質),就認為是有新物質生成.

       

      2.2012年4月15日,央視曝光河北一些企業(yè)生產(chǎn)的藥用膠囊里重金屬鉻(Cr)超標,即震驚全國的“毒膠囊”事件.已知鉻原子核內有24個質子,鉻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52.下列有關鉻元素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p>

      A.鉻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為24????????????? B.鉻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是52

      C.鉻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 D.鉻原子呈電中性

      【考點】原子的定義與構成.

      【分析】A、根據(jù)核外電子數(shù)與質子數(shù)的關系考慮;

      B、根據(jù)原子序數(shù)與質子數(shù)的關系考慮;

      C、根據(jù)原子核的構成考慮;

      D、根據(jù)整個原子的電性考慮.

      【解答】解:A、鉻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等于核內質子數(shù)為24,故A說法正確;

      B、原子序數(shù)等于核內質子數(shù)等于24,故B說法錯誤;

      C、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故C說法正確;

      D、由于原子核所帶的電量等于核外電子所帶的電量,電性相反,所以整個原子不顯電性,故D說法正確.

      故選B.

      【點評】解答本題關鍵是要了解對于原子來說核內質子數(shù)等于核外電子數(shù)等于原子序數(shù),掌握原子核的構成,整個原子不顯電性的原因.

       

      3.下列有關分子、原子和離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分子、原子、離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

      B.物體有熱脹冷縮現(xiàn)象,主要是因為物體中的粒子大小隨溫度的改變而改變

      C.分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一種粒子

      D.在化學反應中,任何粒子都不能再分

      【考點】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

      【專題】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

      【分析】A、分子、原子、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

      B、熱脹冷縮是因為物質中粒子間隔發(fā)生變化;

      C、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微粒;

      D、化學變化中,分子能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學變化中最小的微粒.

      【解答】解:A、分子、原子、離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說法正確;

      B、物體有熱脹冷縮現(xiàn)象,主要是因為物體中的粒子間隔大小隨溫度的改變而改變,粒子本身大小不變,故B錯誤;

      C、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粒子,它不能保持物質的物理性質,故C錯誤;

      D、化學變化中,分子能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故原說法錯誤.

      故選A

      【點評】了解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了解粒子的基本性質和概念,粒子在發(fā)生物理變化時體積大小是不變的.

       

      4.關于二氧化氮(NO2)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p>

      A.二氧化氮由二氧化氮分子組成

      B.二氧化氮由1個氮元素和2個氧元素組成

      C.每個二氧化氮分子由1個氮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

      D.二氧化氮分子由1個氮原子和1個氧分子構成

      【考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

      【專題】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據(jù)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的化學式一般有4層含義:微觀1、表示物質的一個分子;2、表示一個分子的構成.宏觀:1、表示一種物質;2、表示該物質的元素組成;結合題中信息,進行分析解答本題.

      【解答】解:A.二氧化氮是由氧元素和氮元素組成的,故錯誤;

      B.元素是個宏觀概念,只講種類、不講個數(shù),故錯誤;

      C.每個二氧化氮分子由1個氮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的,故正確;

      D.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其中不存在分子,故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物質化學式表示的意義的理解與掌握,并能在解題中靈活應用的能力.

       

      5.下列物質,屬于混合物的是( ?。?/p>

      A.鐵在氧氣充分燃燒后的生成物

      B.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后的剩余物

      C.硫在氧氣完全燃燒的產(chǎn)物

      D.石蠟燃燒后的生成物在常溫下是氣態(tài)的物質

      【考點】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判別.

      【專題】化學物質的分類思想;物質的分類.

      【分析】物質分為混合物和純凈物,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純凈物又分為單質和化合物.鐵在氧氣充分燃燒后的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鐵,屬于純凈物中的氧化物;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后的剩余物是二氧化錳和水的混合物;硫在氧氣完全燃燒的產(chǎn)物是二氧化硫,屬于純凈物中的氧化物;石蠟燃燒后的生成物在常溫下是氣態(tài)的物質是二氧化碳,屬于純凈物中的氧化物.

      【解答】解:A、鐵在氧氣充分燃燒后的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鐵,屬于純凈物中的氧化物,故選項錯誤;

      B、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后的剩余物是二氧化錳和水的混合物,故選項正確;

      C、硫在氧氣完全燃燒的產(chǎn)物是二氧化硫,屬于純凈物中的氧化物,故選項錯誤;

      D、石蠟燃燒后的生成物在常溫下是氣態(tài)的物質是二氧化碳,屬于純凈物中的氧化物,故選項錯誤;

      故選B

      【點評】本考點考查了物質的分類、化學變化后的產(chǎn)物等,要加強記憶混合物、純凈物、單質、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夠區(qū)分應用.本考點的基礎性比較強,主要出現(xiàn)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

       

      6.(宜賓市中考化學)如圖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據(jù)圖中的信息得到的下列認識錯誤的是( ?。?/p>

      A.該元素原子序數(shù)為14

      B.該元素屬于金屬元素

      C.該元素一個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4個電子

      D.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8.09

      【考點】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

      【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

      【分析】由題意,由上圖中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得到的信息為:質子數(shù)、元素種類、核外電子數(shù)、相對原子質量等信息,根據(jù)這些信息做題.

      【解答】解:A、由上圖,可知,該元素原子的質子數(shù)為14,故A正確;

      B、由漢語名稱“硅”,可知,它為非金屬元素,故B錯誤;

      C、根據(jù)“原子序數(shù)=核內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則該元素一個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4個電子,故C正確;

      D、根據(jù)表格信息可知硅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8.09,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元素周期表中看圖回答元素名稱、符號、原子序數(shù)、相對原子質量等知識,解題的關鍵是能夠知道元素周期表所體現(xiàn)的信息及含義.

       

      7.凈化水的方法有:①過濾? ②加明礬? ③蒸餾?? ④消毒殺菌.要將有泥沙的天然水凈化成生活用的自來水,應選用的方法和順序為( ?。?/p>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 D.①③④

      【考點】水的凈化.

      【專題】空氣與水.

      【分析】根據(jù)已有的水的凈化的知識以及凈化的過程進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要將有泥沙的天然水凈化成生活用的自來水,需要經(jīng)過加明礬沉降、過濾、殺菌消毒的方法凈化,不需要蒸餾,觀察選項,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水的凈化的知識,完成此題,可以依據(jù)已有的凈化的知識進行.

       

      8.下列反應屬于分解反應的是( ?。?/p>

      A.HCl+NaOH═NaCl+H2O????????????? B.Fe+2HCl═FeCl2+H2↑

      C.CaO+H2O═Ca(OH)2????????????? D.MgCl2Mg+Cl2↑

      【考點】分解反應及其應用.

      【專題】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和能量變化.

      【分析】分解反應:一種物質反應后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其特點可總結為“一變多”;據(jù)此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該反應是兩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的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故選項錯誤.

      B、該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故選項錯誤.

      C、該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征,屬于化合反應,故選項錯誤.

      D、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征,屬于分解反應,故選項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分解反應的特征(“一變多”)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9.下列反應屬于氧化反應但是不屬于化合反應的是( ?。?/p>

      A.硫黃在氧氣中燃燒????????????? B.石蠟在氧氣中燃燒

      C.氧化汞受熱分解????????????? D.鐵在氧氣中燃燒

      【考點】化合反應及其應用;氧化反應.

      【專題】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和能量變化.

      【分析】化合反應是指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反應生成另外一種物質的反應;物質與氧發(fā)生的反應屬于氧化反應,利用該知識分析即可.

      【解答】解:A、硫+氧氣二氧化硫的反應既是氧化反應,又是化合反應,故A不可選;

      B、石蠟+氧氣二氧化碳+水的反應是氧化反應,但生成物是兩種,因此不屬于化合反應.故B可選;

      C、氧化汞汞+氧氣是分解反應不是化合反應,也不是氧化反應,故C不可選;

      D、鐵+氧氣四氧化三鐵是氧化反應又是化合反應,故D不可選.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反應類型方面的知識,解答時要分析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然后再根據(jù)各種反應類型的概念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10.下列實驗操作錯誤的是(  )

      A.????????????? B.????????????? C.????????????? D.

      【考點】加熱器皿-酒精燈;液體藥品的取用;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專題】常見儀器及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分析】A、絕對禁止用酒精燈引燃另一只酒精燈,而應用燃著的火柴或木條來引燃;

      B、其檢查原理是通過氣體的發(fā)生裝置與輔助容器中的液體(一般是水)構成一個密閉裝置,依據(jù)改變密閉裝置內壓強時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如冒氣泡、形成水柱、液面的升降等)來判斷其氣密性的好壞;

      C、注意瓶塞的放置、試管口與容器口要緊靠、標簽向著手心等;

      D、根據(jù)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的基本操作要領分析.

      【解答】解:A、應該用燃著的火柴或木條引燃,不能用燃著的酒精燈去引燃另一酒精燈,以防引起火災.故本選項錯誤;

      B、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先將導管放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試管外壁看導管口是否有氣泡冒出.故本選項正確;

      C、取用液體藥品,試管要緊靠試劑瓶口傾倒,瓶塞要倒放,標簽向著手心.故本選項正確;

      D、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液體取用量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試管夾夾在離試管口三分之處,試管要與桌面呈45°角,要先預熱再固定加熱.故本選項正確;

      故選:A.

      【點評】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學實驗的基礎,學生要在平時的練習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領,使操作規(guī)范.

       

      二(宜賓市中考化學)、填空題(本題共3個小題,共18分)

      11.用化學用語填空:

      5個鉀原子 5K 4個鈉離子 4Na+ 2個水分子 2H2O 二氧化碳 CO2?。?/p>

      【考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shù)字的意義.

      【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

      【分析】本題考查化學用語的意義及書寫,解題關鍵是分清化學用語所表達的對象是分子、原子、離子還是化合價,才能在化學符號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適當?shù)挠嬃繑?shù)來完整地表達其意義,并能根據(jù)物質化學式的書寫規(guī)則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才能熟練準確的解答此類題目.

      【解答】解: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所以5個鉀原子,就可表示為:5K;

      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shù),數(shù)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鈉離子帶1個單元位的正電荷,表示為Na+,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故4個鈉離子可表示為4Na+;

      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水分子可表示為:H2O,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所以2個水分子可表示為2H2O;

      二氧化碳是由顯+4價的碳元素和顯﹣2價的氧元素組成的,根據(jù)化合價原則,其化學式為:CO2;

      故答案為:5K;4Na+;2H2O;CO2;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化學用語的書寫和理解能力,題目設計既包含對化學符號意義的了解,又考查了學生對化學符號的書寫,考查全面,注重基礎,題目難度較易.

       

      12.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質子、中子、電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條件的粒子,填在相應的橫線上:

      (1)能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粒子是 分子 .

      (2)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原子?。?/p>

      (3)帶正電荷的粒子是 原子核和質子 .

      (4)不顯電性的粒子是 分子、原子和中子 .

      (5)決定原子質量大小的粒子主要是 質子和中子?。?/p>

      【考點】原子的定義與構成;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

      【專題】結合課本知識的信息;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

      【分析】根據(jù)教材內容可以判斷相關方面的問題.

      【解答】解:(1)能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粒子是分子;

      (2)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

      (3)帶正電荷的粒子是原子核和質子;

      (4)不顯電性的粒子是分子、原子和中子;

      (5)決定原子質量大小的粒子主要是質子和中子.

      故填:分子;原子;原子核和質子;分子、原子和中子;質子和中子.

      【點評】因為中子、質子的質量遠遠大于電子的質量,因此決定原子質量的主要粒子是中子和質子.

       

      13.(宜賓市中考化學)寫出下列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1)鐵絲在純氧中劇烈燃燒 鐵+氧氣四氧化三鐵 

      (2)過氧化氫制取氧氣 過氧化氫水+氧氣 

      (3)紅磷在空氣中燃燒 磷+氧氣五氧化二磷 

      (4)氯酸鉀制取氧氣 氯酸鉀氯化鉀+氧氣 

      上述反應中是化合反應的有 ?。ㄌ钚蛱枺?/p>

      【考點】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化合反應及其應用.

      【專題】元素與化合物;化學反應的分類思想;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和能量變化.

      【分析】首先根據(jù)反應原理找出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根據(jù)文字表達式的書寫方法、步驟(將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名稱分別寫在式子的左、右兩邊,并在式子的左、右兩邊之間標出一個指向生成物的箭頭;當反應物或生成物有多種時,中間用“+”連接起來)進行書寫;再根據(jù)反應特征確定反應類型.

      【解答】解:(1)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鐵+氧氣四氧化三鐵.

      (2)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過氧化氫水+氧氣.

      (3)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磷+氧氣五氧化二磷.

      (4)氯酸鉀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氯酸鉀氯化鉀+氧氣.

      均符合“多變一”的特征,均屬于化合反應.

      故答案為:(1)鐵+氧氣四氧化三鐵;(2)過氧化氫水+氧氣;(3)磷+氧氣五氧化二磷;(4)氯酸鉀氯化鉀+氧氣..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學生根據(jù)反應原理書寫文字表達式、判定反應類型的能力,掌握文字表達式的書寫方法即可正確解答本題.

       

      三、分析題(本題共2個小題,共9分)

      14.如圖是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序號填空:

      (1)電子層排布相同的是 BC?。?/p>

      (2)屬于同種元素的是 AB??;

      (3)表示陽離子的是 C??;

      (4)屬于非金屬元素原子的是 AD .

      【考點】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

      【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

      【分析】(1)依據(jù)粒子結構示意圖的信息分析解答;

      (2)依據(jù)同種元素質子數(shù)相同分析解答即可;

      (3)依據(jù)陽離子帶正電荷,且質子數(shù)大于核外電子數(shù)分析解答;

      (4)依據(jù)質子數(shù)判斷元素種類以及類別;

      【解答】解:(1)依據(jù)粒子結構示意圖的信息分析可知:核外電子排布相同的是BC,都是10個電子;

      (2)依據(jù)同種元素質子數(shù)相同可知:AB屬于同種元素,其核內質子數(shù)都是8;

      (3)依據(jù)陽離子帶正電荷,且質子數(shù)大于核外電子數(shù)可知:C是鈉離子屬于陽離子,其它微粒均不是陽離子;

      (4)依據(jù)質子數(shù)可判斷元素種類:AB是氧元素,C是鈉元素D是硫元素,所以屬于非金屬元素的是ABD,由于原子中質子數(shù)等于核外電子數(shù),可知AD是非金屬元素原子,B不是原子;

      故答案為:(1)BC;(2)AB;(3)C;(4)A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學生對粒子結構示意圖及其意義的理解,了解粒子結構示意圖的意義是正確解題的關鍵.

       

      15.如圖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據(jù)表中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用m代表的13號元素的元素符號是 Al?。?/p>

      (2)氯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n等于 17 ,它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35.45?。?/p>

      (3)氧、氟、硫、氯元素都屬于 非金屬?。ㄌ睢敖饘佟被颉胺墙饘佟保┰兀鼈冊诨瘜W反應中一般易 得?。ㄌ睢暗谩被颉笆А保╇娮?,趨向于穩(wěn)定結構.

      【考點】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元素的簡單分類.

      【專題】結構決定性質;元素位置、結構與性質;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據(jù)元素符號的寫法來分析;

      (2)根據(jù)元素周期律以及元素周期表的信息來分析;

      (3)根據(jù)化學元素漢字名稱的偏旁可辨別元素的種類,固態(tài)非金屬元素名稱有“石”字旁;氣態(tài)非金屬元素名稱有“氣”字頭,可辨別氧、氟、硫、氯元素的種類;在化學反應中,非金屬元素的原子比較容易獲得電子,達到最外層為8電子的穩(wěn)定結構進行解答.

      【解答】解:(1)13號元素是鋁元素,其元素符號為Al;故填:Al;??

      (2)同一周期,從左到右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加,故n=17,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其相對原子質量為35.45;故填:17;35.45;

      (3)根據(jù)化學元素漢字名稱的偏旁可辨別元素的種類,固態(tài)非金屬元素名稱有“石”字旁;氣態(tài)非金屬元素名稱有“氣”字頭.可辨別氧、氟、硫、氯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在化學反應中,非金屬元素的原子比較容易獲得電子,達到最外層為8電子的穩(wěn)定結構,因此它們在化學反應中一般易得到電子.

      故答案為:非金屬;得.

      【點評】本題主要可查元素種類的辨別方法和在化學反應中,非金屬元素的原子比較容易獲得電子,達到最外層為8電子的穩(wěn)定結構.

       

      四、(宜賓市中考化學)推斷題(本題共1個小題,共6分)

      16.將某暗紫色固體粉末A加熱,可產(chǎn)生無色氣體B,同時生成一種黑色固體C和另一種固體物質D.黑色固體C通常可用于加熱氯酸鉀制氧氣時的催化劑.另一黑色固體E在無色氣體B中燃燒,產(chǎn)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F.綠色植物可將氣體F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并轉化為無色氣體B.回答:

      (1)寫出名稱:A 高錳酸鉀 C 二氧化錳 F 二氧化碳??;

      (2)加熱暗紫色固體A時所發(fā)生的反應屬于 分解 反應;

      (3)寫出黑色固體E在無色氣體B中燃燒的反應的符號表達式 C+O2CO2?。?/p>

      【考點】物質的鑒別、推斷;反應類型的判定;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常見物質的推斷題;物質的檢驗、鑒別與推斷.

      【分析】根據(jù)黑色固體E在無色氣體B中燃燒,產(chǎn)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F,綠色植物可將氣體F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并轉化為無色氣體B,所以F是二氧化碳,E是碳,B具有助燃性,B是氧氣,將某暗紫色固體粉末A加熱,可產(chǎn)生氧氣,所以A是高錳酸鉀,高錳酸鉀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黑色固體C通??捎糜诩訜崧人徕浿蒲鯕鈺r的催化劑,所以C是二氧化錳,D是錳酸鉀,然后將推出物質繼續(xù)驗證即可.

      【解答】解:(1)黑色固體E在無色氣體B中燃燒,產(chǎn)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F,綠色植物可將氣體F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并轉化為無色氣體B,所以F是二氧化碳,E是碳,B具有助燃性,B是氧氣,將某暗紫色固體粉末A加熱,可產(chǎn)生氧氣,所以A是高錳酸鉀,高錳酸鉀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黑色固體C通??捎糜诩訜崧人徕浿蒲鯕鈺r的催化劑,所以C是二氧化錳,D是錳酸鉀,經(jīng)過驗證,推導正確,所以A是高錳酸鉀,C是二氧化錳,F(xiàn)是二氧化碳;

      (2)加熱暗紫色固體A時所發(fā)生的反應是高錳酸鉀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屬于分解反應;

      (3)黑色固體E在無色氣體B中燃燒的反應是碳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符號表達式為:C+O2CO2.

      故答案為:(1)高錳酸鉀,二氧化錳,二氧化碳;

      (2)分解;

      (3)C+O2CO2.

      【點評】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將題中有特征的物質推出,然后結合推出的物質和題中的轉化關系推導剩余的物質,最后將推出的各種物質代入轉化關系中進行驗證即可.

       

      五、實驗分析題(本題共1個小題,共7分)

      17.實驗室常用下列裝置研究氣體的制取和性質,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實驗室制取氧氣的一個文字表達式 過氧化氫水+氧氣?。迷摲磻迫⊙鯕?,發(fā)生裝置應選(填序號) B ,理由是 過氧化氫溶液是液體,二氧化錳是固體,因此不需要加熱?。畬嶒炇乙占趸細怏w,收集裝置應選 C?。?/p>

      (2)一氧化氮氣體難溶于水,在空氣中容易與氧氣發(fā)生化學反應,則收集一氧化氮氣體? 時應該用的收集裝置是(填序號) E?。?/p>

      (3)按圖F作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觀察到的現(xiàn)象有 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一種黑色的固體?。ㄖ淮鹨粭l).

      【考點】氧氣的制取裝置;氧氣的化學性質;氧氣的收集方法;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檢驗、干燥與凈化.

      【分析】制取裝置包括加熱和不需加熱兩種,如果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就不需要加熱,如果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實驗室制取CO2,是在常溫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的,碳酸鈣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熱.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一氧化氮氣體難溶于水,在空氣中容易與氧氣發(fā)生化學反應,因此只能用排水法收集;按圖F作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觀察到的現(xiàn)象有: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一種黑色的固體.

      【解答】解:(1)如果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就不需要加熱,因為過氧化氫溶液是液體,二氧化錳是固體,因此不需要加熱;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的條件下生成水和氧氣;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答案為:過氧化氫水+氧氣;B;過氧化氫溶液是液體,二氧化錳是固體,因此不需要加熱;C;

      (2)(宜賓市中考化學)一氧化氮氣體難溶于水,在空氣中容易與氧氣發(fā)生化學反應,因此只能用排水法收集;故答案為:E

      (3)按圖F作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觀察到的現(xiàn)象有: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一種黑色的固體;故答案為: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一種黑色的固體.

      【點評】本考點主要考查了氣體的制取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同時也考查了文字表達式的書寫等,綜合性比較強.氣體的制取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的條件有關;氣體的收集裝置的選擇與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有關.本考點是中考的重要考點之一,主要出現(xiàn)在實驗題中.

       

       

      查看更多【宜賓化學試題】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