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格式問題此試題可能會出現亂碼的情況
為了方便您閱讀請點擊右上角的全屏查看
2018廣安市中考化學沖刺試題
一、選擇題(共36分)
1.下列過程只涉及物理變化的是( ?。?/p>
A.蠟燭燃燒????????????? B.酒精揮發(fā)????????????? C.食物腐敗????????????? D.動物呼吸
2.喝牛奶可以補鈣,這里的鈣指的是( ?。?/p>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單質
3.下列圖標中,表示“禁止煙火”的是( ?。?/p>
A.????????????? B.????????????? C.????????????? D.
4.化學反應前后肯定發(fā)生變化的是( ?。?/p>
A.原子數目????????????? B.原子質量????????????? C.分子種類????????????? D.元素種類
5.遭遇重度霧霾天氣時,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
A.停止室外建筑施工????????????? B.冬季長跑照常進行
C.盡量減少外出活動????????????? D.外出戴活性炭口罩
6.下列物質在氧氣中燃燒,能產生大量白煙的是( ?。?/p>
A.木炭????????????? B.硫????????????? C.蠟燭????????????? D.紅磷
7.將木柴架空可以使其燃燒更旺,這樣做主要是為了( ?。?/p>
A.方便添加木柴????????????? B.升高木柴的溫度
C.降低木柴的著火點????????????? D.使木柴與空氣充分接觸
8(廣安市中考化學).錳元素的相關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p>
A.屬于金屬元素????????????? B.原子核內中子數為25
C.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30????????????? D.在地殼中的含量為54.94%
9.下列實驗基本操作中,正確的是( )
A.傾倒液體????????????? B.過濾?????????????
C.加熱液體????????????? D.熄滅酒精燈
10.下列物質的化學式書寫不正確的是( ?。?/p>
A.氯化鈉 NaCl????????????? B.氧化鋁 Al2O3????????????? C.碳酸鈉 NaCO3????????????? D.氫氧化鉀 KOH
11.下列物質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 ?。?/p>
A.液氮用于冷凍????????????? B.天然氣用作燃料
C.石墨用作電極????????????? D.稀有氣體用作電光源
12.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確的是( ?。?/p>
A.燃放煙花爆竹時,遠離人群和可燃物
B.天然氣泄漏,立即關閉閥門并開窗通風
C.正在使用的家用電器著火,立即用水澆滅
D.燃著的酒精燈不慎碰倒,立即用濕布蓋滅
13.下列符號中,能表示2個氧分子的是( ?。?/p>
A.2O????????????? B.2O2????????????? C.2H2O????????????? D.H2O2
14.如圖所示裝置可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p>
A.不能用木炭代替紅磷
B.實驗時,紅磷一定要過量
C.氮氣不與紅磷反應且難溶于水,是設計該實驗的依據之一
D.打開彈簧夾,最終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占集氣瓶容積的
15.(廣安市中考化學)生產抗瘧藥“雙氫青蒿素”的主要原料是青蒿素.青蒿素(C15H22O5)是青蒿的提取物,它能溶于酒精、乙醚和石油醚,在水中幾乎不溶,其中含有的過氧基團是抗瘧作用中最重要的結構.過氧基團易受濕、熱和還原性物質的影響而被破壞.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p>
A.青蒿素中含有三種元素
B.將青蒿在水中熬煮可提取青蒿素
C.可以用石油醚溶解的方法從青蒿中提取青蒿素
D.制藥過程應在低溫無水的環(huán)境中進行
16.實驗小組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打開K,向充滿CO2的錐形瓶中加入適量的澄清石灰水,立即關閉K,振蕩,觀察現象,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p>
A.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B.長頸漏斗中液面上升
C.裝置內氣體壓強減小,最終與大氣壓相等
D.該實驗說明CO2能與石灰水反應
17.下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選項 | 實驗目的 | 實驗操作 |
A | 除去CO2中的CO | 點燃 |
B | 分離鐵粉與銅粉混合物 | 加入足量稀硫酸,過濾 |
C | 比較黃銅與銅的硬度 | 將黃銅片和銅片互相刻畫 |
D | 檢驗H2中混有的CH4 | 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冷燒杯 |
A.A、????????????? B.B、????????????? C.C、????????????? D.D、
18.已知:C+2CuO2Cu+CO2↑.如圖表示一定量的木炭和氧化銅固體混合物受熱過程中,某變量y隨加熱時間的變化趨勢,其中縱坐標y表示( ?。?/p>
A.固體的質量????????????? B.固體中氧化銅的質量
C.二氧化碳的質量????????????? D.固體中銅元素的質量分數
二、非選擇題(共13小題,滿分46分)
19.出發(fā)前購買食品.
(1)食品包裝中充入的氮氣可以防腐,這利用了氮氣的性質是 ?。?/p>
(2)雪碧屬于“碳酸”飲料.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3)右圖是某品牌礦泉水的部分標簽內容,其中鈉離子的符號是 ?。?/p>
20.乘坐汽車.
(1)汽車電路中,常用銅做導線,這利用了銅的延展性和 .
(2)車體的主要材料為鋼(鐵的一種合金),工業(yè)上用赤鐵礦煉鐵的化學方程式是 ?。?/p>
21.(1)景區(qū)繁花似錦、鳥語花香.從分子的角度解釋“花香四溢”的原因 ?。?/p>
(2)玫瑰花香中含有香茅醇、橙花醇和丁香油酚等物質.其中丁香油酚(C10H12O2)的相對分子質量是 ?。?/p>
(3)為了維護景區(qū)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不能隨便丟棄垃圾.下列垃圾應投入可回收垃圾箱的是
A.易拉罐?????????????? B.果皮???????????? C.礦泉水瓶
(4)醫(yī)療急救時需要用到純氧,這利用了氧氣的性質是 ?。?/p>
(5)二氧化碳可用于滅火,這利用了二氧化碳的性質是 ?。?/p>
22.生石灰可與水反應,其化學方程式是 ?。朔磻捎糜凇 。ㄌ钭帜感蛱枺?/p>
A.吸收水分???????????????? B.加熱食物.
23.能源與環(huán)境已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問題.
(1)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 ?。?/p>
(2)開發(fā)和利用新能源是解決能源問題的重要途徑.目前使用的新能源有 ?。ㄅe1例).
24.水是一種重要的資源.
(1)地下水多為硬水,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 ?。?/p>
(2)如圖為污水處理過程的示意圖.一級處理中,“格魯”可除去水中大塊懸浮物,相當于化學實驗操作中的 “沉砂池”和“初沉池”可用來分離污水中的雜質,該雜質是 .
(3)請你提出一條防止水污染的措施 ?。?/p>
25(廣安市中考化學).閱讀下列科普短文.
溫室效應,又稱“花房效應”,是大氣保溫效應的俗稱.自工業(yè)革命以來,人類向大氣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熱性強的溫室氣體逐年增加,大氣的溫室效應也隨之增強.
防止溫室效應進一步增強的根本對策是全球參與控制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為此科學家提出:制定措施限制過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有效利用過多的二氧化碳.具體做法有:將二氧化碳捕獲并使之隔離于地下或海底;將二氧化碳催化轉化成有價值的碳資源,研究人員借助氧化銅納米棒和陽光,將水溶液中的CO2轉化成甲醇(CH4O)和氧氣,這項技術減少了二氧化碳向空氣中的排放,同時獲得了燃料.
除二氧化碳外,還有一些氣體也可以產生溫室效應.下面是主要溫室氣體對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程度對照表.
為緩解全球氣候變暖,各國采取各種措施控制其他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增長.如新西蘭從2004年開始征收牛、羊和鹿等的“放屁稅”.某研究發(fā)現,袋鼠的屁中不含甲烷,是因為它的胃里有一種特別的細菌.若把這種細菌移植到能釋放大量甲烷的動物體內,可以減少甲烷的排放.
總之,我們要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氣環(huán)境.
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溫室氣體 | 空氣中濃度mg/m3 | 年增長率 (%) | 溫室強度 (CO2 為1) | 對全球氣候變暖 的貢獻率(%) | |
1750年 | 1990年 | ||||
CO2 | 280 | 353 | 0.5 | 1 | 55 |
氯氟烴 | 0 | 0.00085 | 2.2 | 3400﹣15000 | 24 |
CH4 | 0.8 | 1.72 | 0.9 | 21 | 15 |
N2O | 0.00029 | 0.00031 | 0.25 | 270 | 6 |
(1)甲醇(CH4O)屬于 ?。ㄌ钭帜感蛱枺峦?/p>
A.單質???????????? B.氧化物????????? C.化合物
(2)新西蘭地區(qū)收取“放屁稅”,針對的溫室氣體是 .
(3)依據表格中的數據,分析“二氧化碳對全球氣候變暖的貢獻率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p>
A.二氧化碳的年增長率大于其他溫室氣體
B.二氧化碳的濃度遠高于其他溫室氣體
C.二氧化碳的溫室強度大于其他溫室氣體
(4)請你提出一條減少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措施: ?。?/p>
26.合成氨是人類科學技術上的一項重大突破,對社會發(fā)展與科技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合成氨工藝的主要流程如圖:
(1)合成塔中的反應在高溫、高壓、催化劑條件下進行,其化學方程式是 .
(2)生產過程中可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是 ?。?/p>
(3)根據表中的數據回答問題.
物質 | H2 | N2 | O2 | NH3 |
沸點/℃(1.01×105Pa) | ﹣252 | ﹣195.8 | ﹣183 | ﹣33.35 |
在1.01×105Pa時,欲將NH3與N2、H2分離,適宜的方法是 .
27.(廣安市中考化學)甲、乙、丙、丁4種氣體,由氫、碳、氧3種元素中的1~2種組成.
(1)甲是最清潔的燃料.甲是 ?。?/p>
(2)乙和丙均為氧化物,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它們相互轉化的化學方程式是 、 ?。?/p>
(3)在一定條件下,丁與氧氣反應生成乙和水,參加反應的丁、氧氣和生成水的質量比為13:40:9.則丁中各元素的質量比是 ?。?/p>
28.根據如圖回答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 .
(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是 ?。?/p>
(3)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是 ,所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ㄌ钭帜感蛱?,下同),收集裝置是 或E.在加入藥品前,應進行的操作是 ?。?/p>
29.“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裝置如圖所示,回答表格中的問題.
實驗步驟 | (1)預先在集氣瓶中放入少量水,其作用是 ?。?/p> (2)待火柴快燃盡時,再將鐵絲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 “火柴快要燃盡時再伸入集氣瓶中”的目的是 . |
實驗現象 | 鐵絲劇烈燃燒, ,放出大量熱,生成一種黑色固體. |
實驗結論 |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
30.通過電解水實驗可以研究水的組成.
(1)電解水的裝置如圖1所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檢驗a管中氣體的操作:先 ,再打開活塞.
(2)電解水的微觀示意圖如圖2,請在方框中補全相應微粒的圖示.
31.利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
實驗裝置 | 實驗過程 |
【實驗1】探究可燃物燃燒的條件 ①在A、B中各放一小塊白磷(著火點為40℃),A中加入約試管的80℃水,A、B中白磷均不燃燒; ②從a處通入O2使A中熱水恰好完全進入B中,A中白磷燃燒,B中白磷不燃燒; ③ ,B中白磷燃燒. |
廣安市中考化學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36分)
1.下列過程只涉及物理變化的是( ?。?/p>
A.蠟燭燃燒????????????? B.酒精揮發(fā)????????????? C.食物腐敗????????????? D.動物呼吸
【考點】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
【分析】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qū)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解:A、蠟燭燃燒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B、酒精揮發(fā)過程中只是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C、食物腐敗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D、動物呼吸過程中有新物質二氧化碳等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故選B.
2.喝牛奶可以補鈣,這里的鈣指的是( ?。?/p>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單質
【考點】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物質的元素組成.
【分析】分子、原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而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是一宏觀概念;而單質指的是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純凈物.
【解答】解:喝牛奶可以補鈣,是因為牛奶中有含有鈣元素的物質,而不是有鈣這種物質,故選C.
3.下列圖標中,表示“禁止煙火”的是( ?。?/p>
A.????????????? B.????????????? C.????????????? D.
【考點】幾種常見的與化學有關的圖標.
【分析】解答本題可根據圖中常見標志的含義及題目的要求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解:A、圖中所示標志是爆炸品標志,故選項錯誤.
B、圖中所示標志是禁止放鞭炮標志,故選項錯誤.
C、圖中所示標志是腐蝕品標志,故選項錯誤.
D、圖中所示標志是禁止煙火標志,故選項正確.
故選:D
4.化學反應前后肯定發(fā)生變化的是( ?。?/p>
A.原子數目????????????? B.原子質量????????????? C.分子種類????????????? D.元素種類
【考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的涵義可知:從宏觀上分析元素種類;從微觀上分析原子和分子的種類、數目是否變化.
【解答】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數目不變;原子種類不變;分子的個數可能變化;分子的種類一定變化.
故選C.
5.遭遇重度霧霾天氣時,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
A.停止室外建筑施工????????????? B.冬季長跑照常進行
C.盡量減少外出活動????????????? D.外出戴活性炭口罩
【考點】空氣的污染及其危害.
【分析】根據霧霾天氣時空氣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霧霾天氣時,要注意關閉門窗,盡量不要外出,外出要戴口罩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霧霾天氣時空氣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所以要盡量減少外出活動,故正確;
B、霧霾天氣時空氣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要盡量減少外出活動,故不正確;
C、霧霾天氣時空氣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所以要盡量減少外出活動,故正確;
D、出門戴口罩能過濾部分病菌和塵埃,利于健康,故正確;
故選B.
6.下列物質在氧氣中燃燒,能產生大量白煙的是( ?。?/p>
A.木炭????????????? B.硫????????????? C.蠟燭????????????? D.紅磷
【考點】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
【分析】根據木炭、硫、蠟燭、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白光,而不是白煙,故選項錯誤.
B、硫在氧氣中燃燒,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而不是白煙,故選項錯誤.
C、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白光,而不是白煙,故選項錯誤.
D、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故選項正確.
故選D.
7.(廣安市中考化學)將木柴架空可以使其燃燒更旺,這樣做主要是為了( ?。?/p>
A.方便添加木柴????????????? B.升高木柴的溫度
C.降低木柴的著火點????????????? D.使木柴與空氣充分接觸
【考點】燃燒與燃燒的條件.
【分析】根據促進可燃物燃燒的方法:增大氧氣的濃度,增大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來分析.
【解答】解:A.不是為了方便加入木柴.故選項錯誤.
B.主要不是為了升高木柴的溫度.故選項錯誤;
C.木柴的著火點不能降低.故選項錯誤;
D.使木柴與空氣充分接觸,從而促進木柴的燃燒.故選項正確;
故選D.
8.錳元素的相關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p>
A.屬于金屬元素????????????? B.原子核內中子數為25
C.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30????????????? D.在地殼中的含量為54.94%
【考點】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
【分析】根據圖中元素周期表可以獲得的信息:原子序數、相對原子質量、元素符號、元素種類等,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解:A、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獲取的信息,該元素的名稱是錳,屬于金屬元素,故選項說法正確.
B、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獲取的信息,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25,而不是中子數為25,故選項說法錯誤.
C、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獲取的信息,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25;根據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則該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數為25,故選項說法錯誤.
D、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獲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54.94,而不是在地殼中的含量為54.94%,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A.
9.下列實驗基本操作中,正確的是( ?。?/p>
A.
傾倒液體????????????? B.
過濾????????????? C.
加熱液體????????????? D.
熄滅酒精燈
【考點】液體藥品的取用;加熱器皿-酒精燈;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
【分析】A、根據取用液體藥品的注意事項考慮;B、根據過濾注意事項考慮;C、根據給試管內液體加熱的注意事項考慮;D、根據熄滅酒精燈的方法考慮.
【解答】解:A、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標簽向著手心,試管要傾斜,試管口與試劑瓶口緊挨著,故A錯;
B、過濾時漏斗尖嘴部分緊貼燒杯內壁,用玻璃棒引流,故B錯;
C、給試管內液體加熱:試管內液體量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試管與水平面呈45°角,要進行預熱,故C正確;
D、熄滅酒精燈要用燈帽蓋滅,不能用嘴吹滅,故D錯.
故選C.
10.下列物質的化學式書寫不正確的是( )
A.氯化鈉 NaCl????????????? B.氧化鋁 Al2O3????????????? C.碳酸鈉 NaCO3????????????? D.氫氧化鉀 KOH
【考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
【分析】化合物化學式的書寫一般規(guī)律:金屬在前,非金屬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個數不能漏,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
【解答】解:A、氯化鈉中鈉元素顯+1價,氯元素顯﹣1價,其化學式為NaCl,故選項化學式書寫正確.
B、氧化鋁中鋁元素顯+3價,氧元素顯﹣2價,其化學式為Al2O3,故選項化學式書寫正確.
C、碳酸鈉中鈉元素顯+1價,碳酸根顯﹣2價,其化學式為Na2CO3,故選項化學式書寫錯誤.
D、氫氧化鉀中鉀元素顯+1價,氫氧根顯﹣1價,其化學式為KOH,故選項化學式書寫正確.
故選:C.
11.下列物質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 )
A.液氮用于冷凍????????????? B.天然氣用作燃料
C.石墨用作電極????????????? D.稀有氣體用作電光源
【考點】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
【分析】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化學性質,物質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叫物理性質;物理性質經常表現為:顏色、狀態(tài)、氣味、密度、硬度、熔點、沸點、導電性、導熱性、溶解性、揮發(fā)性等.
【解答】解:A、液氮用于冷凍,利用的是液氮的物理性質,故選項錯誤;
B、天然氣具有可燃性,屬于化學性質,故選項正確;
C、石墨用作電極是石墨的物理性質,故選項錯誤;
D、稀有氣體用作電光源是利用物理性質,故選項錯誤;
故選B
12.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確的是( )
A.燃放煙花爆竹時,遠離人群和可燃物
B.天然氣泄漏,立即關閉閥門并開窗通風
C.正在使用的家用電器著火,立即用水澆滅
D.燃著的酒精燈不慎碰倒,立即用濕布蓋滅
【考點】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識;滅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
【分析】A、根據火藥能燃燒爆炸的性質判斷.
B、根據天然氣與空氣混合后遇明火可能發(fā)生爆炸的性質判斷.
C、根據自然界的水能導電的性質判斷.
D、根據滅火的原理判斷.
【解答】解:A、燃放煙花爆竹時,火藥能燃燒爆炸,所以要遠離人群和可燃物,故A正確.
B、天然氣與空氣混合遇明火可能發(fā)生爆炸,開窗通風,一者能降低天然氣的溫度,防止它達到著火點,二者可稀釋天然氣,防止達到爆炸極限,故B正確.
C、正在使用的家用電器著火,立即用水澆滅,易連電短路,或造成觸電事故,故C錯誤.
D、燃著的酒精燈不慎碰倒,引起失火,火勢小易控制,可用濕布蓋上以隔絕空氣或氧氣,達到滅火的目的,故D正確.
故選C.
13.(廣安市中考化學)下列符號中,能表示2個氧分子的是( )
A.2O????????????? B.2O2????????????? C.2H2O????????????? D.H2O2
【考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分析】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據此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字,則2個氧分子可表示為:2O2.
A、2O可表示2個氧原子,故選項錯誤.
B、2O2可表示2個氧分子,故選項正確.
C、2H2O可表示2個水分子,故選項錯誤.
D、H2O2可表示1個過氧化氫分子,故選項錯誤.
故選:B.
14.如圖所示裝置可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p>
A.不能用木炭代替紅磷
B.實驗時,紅磷一定要過量
C.氮氣不與紅磷反應且難溶于水,是設計該實驗的依據之一
D.打開彈簧夾,最終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占集氣瓶容積的
【考點】空氣組成的測定.
【分析】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結論是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要想結論準確,做該實驗時,裝置的氣密性要好;藥品的量要足,把氧氣全部耗盡;等到裝置冷卻到室溫再打開彈簧夾讀數等等.
【解答】解:A.木碳燃燒會生成二氧化碳氣體,裝置內的壓強幾乎不變,所以無法測定,故正確;
B.實驗時紅磷一定要過量,如果紅磷不足,就不能完全消耗掉集氣瓶中的氧氣,也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故正確;
C.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的實驗對反應物的要求之一是:只和空氣中的氧氣發(fā)生反應而不能和其他成分反應;故正確;
D.由于實驗前集氣瓶內有少量的水,所以應該在水面以上畫上刻度,均分五等份,所以進入的水多于五分之一體積,故錯誤.
故選D.
15.生產抗瘧藥“雙氫青蒿素”的主要原料是青蒿素.青蒿素(C15H22O5)是青蒿的提取物,它能溶于酒精、乙醚和石油醚,在水中幾乎不溶,其中含有的過氧基團是抗瘧作用中最重要的結構.過氧基團易受濕、熱和還原性物質的影響而被破壞.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青蒿素中含有三種元素
B.將青蒿在水中熬煮可提取青蒿素
C.可以用石油醚溶解的方法從青蒿中提取青蒿素
D.制藥過程應在低溫無水的環(huán)境中進行
【考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
【分析】A.根據物質的組成來分析;
B.根據題干信息來分析;
C.根據青蒿素能溶于水石油醚來分析;
D.根據青蒿素在受濕、熱而被破壞來分析.
【解答】解:A.由青蒿素的化學式可知,它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故正確;
B.因為青蒿素在水中幾乎不溶,其中含有的過氧基團是抗瘧作用中最重要的結構.過氧基團易受濕、熱和還原性物質的影響而被破壞,故錯誤;
C.青蒿素(C15H22O5)是青蒿的提取物,它能溶于酒精、乙醚和石油醚,故正確;
D.因為過氧基團易受濕、熱和還原性物質的影響而被破壞,故應在制藥過程應在低溫無水的環(huán)境中進行,故正確.
故選B.
16.實驗小組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打開K,向充滿CO2的錐形瓶中加入適量的澄清石灰水,立即關閉K,振蕩,觀察現象,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p>
A.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B.長頸漏斗中液面上升
C.裝置內氣體壓強減小,最終與大氣壓相等
D.該實驗說明CO2能與石灰水反應
【考點】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分析】根據氫氧化鈣溶液吸收了二氧化碳后,錐形瓶中的壓強減小解答.
【解答】解:打開K,將適量的澄清石灰水加入到充滿CO2的錐形瓶中,立即關閉K,振蕩,滴入的氫氧化鈣溶液與二氧化碳發(fā)生反應,二氧化碳的體積減少,瓶內壓強變小,小于外界大氣壓.
A、滴入的氫氧化鈣溶液與二氧化碳發(fā)生反應,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故正確;
B、滴入的氫氧化鈣溶液與二氧化碳發(fā)生反應,二氧化碳的體積減少,瓶內壓強變小,小于外界大氣壓,長頸漏斗的下端有氣泡冒出,故錯誤;
C、滴入的氫氧化鈣溶液與二氧化碳發(fā)生反應,二氧化碳的體積減少,瓶內壓強變小,最終與大氣壓相等,故正確;
D、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CO2能與石灰水反應,故正確.
故答案為:B.
17.(廣安市中考化學)下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選項 | 實驗目的 | 實驗操作 |
A | 除去CO2中的CO | 點燃 |
B | 分離鐵粉與銅粉混合物 | 加入足量稀硫酸,過濾 |
C | 比較黃銅與銅的硬度 | 將黃銅片和銅片互相刻畫 |
D | 檢驗H2中混有的CH4 | 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冷燒杯 |
A.A、????????????? B.B、????????????? C.C、????????????? D.D、
【考點】化學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常見氣體的檢驗與除雜方法;合金與合金的性質;金屬的化學性質.
【分析】A、除雜質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①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反應,不能與原物質反應;②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
B、根據金屬的化學性質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合金的性質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氫氣、甲烷的化學性質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夠點燃,這是因為當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大量存在時,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會燃燒的;故選項操作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B、鐵粉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溶液和氫氣,銅不與稀硫酸反應,但無法分離出鐵,故選項操作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C、比較黃銅與銅的硬,可采用將黃銅片和銅片互相刻畫的方法,故選項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
D、氫氣、甲烷燃燒均生成水,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冷燒杯,均會出現水霧,不能鑒別,故選項操作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故選:C.
18.已知:C+2CuO2Cu+CO2↑.如圖表示一定量的木炭和氧化銅固體混合物受熱過程中,某變量y隨加熱時間的變化趨勢,其中縱坐標y表示( ?。?/p>
A.固體的質量????????????? B.固體中氧化銅的質量
C.二氧化碳的質量????????????? D.固體中銅元素的質量分數
【考點】碳的化學性質.
【分析】根據圖象可知,縱坐標表示的物質或元素開始不變,再逐漸增加,反應停止后不變,結合各物質即元素在反應中的變化情況來分析.
【解答】解:通過分析C+2CuO2Cu+CO2↑可知,
A、氧化銅和碳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固體質量逐漸減小,不符合題意,故A錯誤;
B、氧化銅的質量逐漸減小到零,故B錯誤;
C、二氧化碳的質量應該從零開始不斷增加,故C錯誤;
D、銅元素質量不變,固體質量逐漸減小,所以固體中銅元素的質量分數逐漸增加,然后不變,故D正確.
故選:D.
二、非選擇題(共13小題,滿分46分)
19.出發(fā)前購買食品.
(1)食品包裝中充入的氮氣可以防腐,這利用了氮氣的性質是 化學性質穩(wěn)定?。?/p>
(2)雪碧屬于“碳酸”飲料.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CO2+H2O═H2CO3 .
(3)右圖是某品牌礦泉水的部分標簽內容,其中鈉離子的符號是 Na+ .
【考點】常見氣體的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分析】(1)根據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進行解答;
(2)根據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飲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進行解答;
(3)根據1個鈉離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進行分析.
【解答】解:(1)氮氣的化學性質穩(wěn)定、無毒,因此食品包裝中充入氮氣用以防腐,故填:化學性質穩(wěn)定;
(2)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飲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H2O═H2CO3;故填:CO2+H2O═H2CO3;
(3)鈉離子可以表示為Na+;故填:Na+.
20.乘坐汽車.
(1)汽車電路中,常用銅做導線,這利用了銅的延展性和 導電性?。?/p>
(2)車體的主要材料為鋼(鐵的一種合金),工業(yè)上用赤鐵礦煉鐵的化學方程式是 Fe2O3+3CO2Fe+3CO2 .
【考點】金屬的物理性質及用途;書寫化學方程式、.
【分析】金屬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導熱性和延展性;
工業(yè)上用赤鐵礦煉鐵時,在高溫條件下,氧化鐵和一氧化碳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
【解答】解:(1)汽車電路中,常用銅做導線,這利用了銅的延展性和導電性.
故填:導電性.
(2)工業(yè)上用赤鐵礦煉鐵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3CO2Fe+3CO2.
故填:Fe2O3+3CO2Fe+3CO2.
21.(1)景區(qū)繁花似錦、鳥語花香.從分子的角度解釋“花香四溢”的原因 分子不斷運動?。?/p>
(2)玫瑰花香中含有香茅醇、橙花醇和丁香油酚等物質.其中丁香油酚(C10H12O2)的相對分子質量是 164?。?/p>
(3)為了維護景區(qū)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不能隨便丟棄垃圾.下列垃圾應投入可回收垃圾箱的是 AC
A.易拉罐?????????????? B.果皮???????????? C.礦泉水瓶
(4)醫(yī)療急救時需要用到純氧,這利用了氧氣的性質是 供給呼吸 .
(5)二氧化碳可用于滅火,這利用了二氧化碳的性質是 不燃燒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p>
【考點】相對分子質量的概念及其計算;氧氣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利用分子與原子的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
【分析】(1)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來分析;
(2)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為構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垃圾分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理分析解答;
(4)根據氧氣的性質與用途來分析;
(5)根據二氧化碳的性質與用途來分析.
【解答】(廣安市中考化學)解:(1)花香四溢,是因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向四周擴散,使人們聞到花香.故填:分子不斷運動;
(2)丁香油酚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10+1×12+16×2=164.故填:164;
(3)易拉罐、礦泉水瓶都可以回收,處理后還可作為原料;故填:AC;
(4)人類的呼吸作用需要氧氣,醫(yī)療上急救時需要氧氣是因為氧氣能供給呼吸;故答案為:供給呼吸;
(5)二氧化碳能用于滅火,根據滅火的原理分析可知,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還可以起到隔絕氧氣的作用,達到滅火的目的;故答案為:不燃燒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
22.生石灰可與水反應,其化學方程式是 CaO+H2O═Ca(OH)2?。朔磻捎糜凇B?。ㄌ钭帜感蛱枺?/p>
A.吸收水分???????????????? B.加熱食物.
【考點】生石灰的性質與用途.
【分析】根據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生石灰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鈣,同時放出熱量解答.
【解答】解:生石灰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鈣,其化學方程式是:CaO+H2O═Ca(OH)2;
氧化鈣和水反應放出大量的熱,可以作為干燥劑來吸收水分,可以收集其產生的熱量能夠給食物進行加熱,該反應可以用于制取熟石灰,故選AB.
答案:CaO+H2O═Ca(OH)2; AB.
23.能源與環(huán)境已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問題.
(1)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 CH4+2O2CO2+2H2O .
(2)開發(fā)和利用新能源是解決能源問題的重要途徑.目前使用的新能源有 太陽能?。ㄅe1例).
【考點】常用燃料的使用與其對環(huán)境的影響;書寫化學方程式、;資源綜合利用和新能源開發(fā).
【分析】(1)甲烷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即可.
(2)根據常用的新能源來分析.
【解答】解:(1)甲烷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4+2O2CO2+2H2O.故填:CH4+2O2 CO2+2H2O;
(2)目前正在使用的新能源有風能、潮汐能、太陽能、地熱能等,故填:太陽能(合理皆可).
24.水是一種重要的資源.
(1)地下水多為硬水,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 煮沸?。?/p>
(2)如圖為污水處理過程的示意圖.一級處理中,“格魯”可除去水中大塊懸浮物,相當于化學實驗操作中的 過濾 “沉砂池”和“初沉池”可用來分離污水中的雜質,該雜質是 砂粒?。?/p>
(3)請你提出一條防止水污染的措施 不使用含磷洗衣粉等 .
【考點】水資源的污染與防治;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硬水與軟水.
【分析】(1)根據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分析回答;
(2)根據過濾的原理分析回答;
(3)根據常見的防止水污染的措施分析回答.
【解答】解:(1)地下水多為硬水,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煮沸;
(2)由污水處理過程的示意圖可知,一級處理中,“格魯”可除去水中大塊懸浮物,相當于化學實驗操作中的過濾,“沉砂池”和“初沉池”可用來分離污水中的雜質,該雜質是砂粒;
(3)防止水污染的措施有很多,例如:不使用含磷洗衣粉,合理使用農藥、化肥等.
故答為:(1)煮沸;(2)過濾,砂粒;(3)不使用含磷洗衣粉等.
25.閱讀下列科普短文.
溫室效應,又稱“花房效應”,是大氣保溫效應的俗稱.自工業(yè)革命以來,人類向大氣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熱性強的溫室氣體逐年增加,大氣的溫室效應也隨之增強.
防止溫室效應進一步增強的根本對策是全球參與控制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為此科學家提出:制定措施限制過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有效利用過多的二氧化碳.具體做法有:將二氧化碳捕獲并使之隔離于地下或海底;將二氧化碳催化轉化成有價值的碳資源,研究人員借助氧化銅納米棒和陽光,將水溶液中的CO2轉化成甲醇(CH4O)和氧氣,這項技術減少了二氧化碳向空氣中的排放,同時獲得了燃料.
除二氧化碳外,還有一些氣體也可以產生溫室效應.下面是主要溫室氣體對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程度對照表.
為緩解全球氣候變暖,各國采取各種措施控制其他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增長.如新西蘭從2004年開始征收牛、羊和鹿等的“放屁稅”.某研究發(fā)現,袋鼠的屁中不含甲烷,是因為它的胃里有一種特別的細菌.若把這種細菌移植到能釋放大量甲烷的動物體內,可以減少甲烷的排放.
總之,我們要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氣環(huán)境.
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溫室氣體 | 空氣中濃度mg/m3 | 年增長率 (%) | 溫室強度 (CO2 為1) | 對全球氣候變暖 的貢獻率(%) | |
1750年 | 1990年 | ||||
CO2 | 280 | 353 | 0.5 | 1 | 55 |
氯氟烴 | 0 | 0.00085 | 2.2 | 3400﹣15000 | 24 |
CH4 | 0.8 | 1.72 | 0.9 | 21 | 15 |
N2O | 0.00029 | 0.00031 | 0.25 | 270 | 6 |
(1)甲醇(CH4O)屬于 C?。ㄌ钭帜感蛱?,下同).
A.單質???????????? B.氧化物????????? C.化合物
(2)新西蘭地區(qū)收取“放屁稅”,針對的溫室氣體是 甲烷?。?/p>
(3)依據表格中的數據,分析“二氧化碳對全球氣候變暖的貢獻率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B?。?/p>
A.二氧化碳的年增長率大于其他溫室氣體
B.二氧化碳的濃度遠高于其他溫室氣體
C.二氧化碳的溫室強度大于其他溫室氣體
(4)請你提出一條減少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措施: 減少使用化石燃料?。?/p>
【考點】(廣安市中考化學)二氧化碳對環(huán)境的影響;從組成上識別氧化物;單質和化合物的判別.
【分析】(1)根據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化合物進行分析;
(2)根據文章內容可知新西蘭地區(qū)收取“放屁稅”,針對的溫室氣體是甲烷;
(3)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分析解答;
(4)根據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是因為含碳物質的燃燒造成的進行分析.
【解答】解:(1)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化合物,甲醇(CH4O)屬于純凈物中的化合物;化合物(或有機物)???
(2)根據文章內容可知新西蘭地區(qū)收取“放屁稅”,針對的溫室氣體是甲烷;
(3)依據表格中的數據,分析“二氧化碳對全球氣候變暖的貢獻率最大”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的濃度遠高于其他溫室氣體;
(4)由于大量含碳物質的燃燒造成了二氧化碳的增多,要減少化石燃料的燃燒就能達到目的,減少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措施有:植樹造林,減少使用化石燃料,開發(fā)新能源.
故答案為:(1)C;(2)甲烷;(3)B;(4)減少使用化石燃料.
26.合成氨是人類科學技術上的一項重大突破,對社會發(fā)展與科技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合成氨工藝的主要流程如圖:
(1)合成塔中的反應在高溫、高壓、催化劑條件下進行,其化學方程式是 N2+3H22NH3?。?/p>
(2)生產過程中可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是 N2、H2 ?。?/p>
(3)根據表中的數據回答問題.
物質 | H2 | N2 | O2 | NH3 |
沸點/℃(1.01×105Pa) | ﹣252 | ﹣195.8 | ﹣183 | ﹣33.35 |
在1.01×105Pa時,欲將NH3與N2、H2分離,適宜的方法是 控制溫度:﹣33.35℃>溫度>﹣195.8℃ .
【考點】物質的相互轉化和制備;書寫化學方程式、.
【分析】根據題目給出的信息可知:要先除雜質再干燥;N2、H2在高溫高壓的條件下反應生成NH3,配平即可;根據表中物質的沸點判斷,要將產物NH3與N2、H2分離開來,最適宜的溫度應該控制在﹣33.35℃.
【解答】解:(1)氮氣和氫氣在有催化劑和高溫高壓的條件下生成氨氣,方程式為:N2+3H22NH3,該反應的反應物是兩種而生成物是一種,所以是化合反應;
(2)由圖示可知,生產過程中可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是N2、H2;
(3)根據表中物質的沸點判斷,要將產物NH3與N2、H2分離開來,適宜的方法是控制溫度:﹣33.35℃>溫度>﹣195.8℃;
故答案為:(1)N2+3H22NH3;
??? (2)N2、H2;
(3)控制溫度:﹣33.35℃>溫度>﹣195.8℃.
27.甲、乙、丙、丁4種氣體,由氫、碳、氧3種元素中的1~2種組成.
(1)甲是最清潔的燃料.甲是 氫氣?。?/p>
(2)乙和丙均為氧化物,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它們相互轉化的化學方程式是 2CO+O22CO2 、 CO2+C2CO?。?/p>
(3)在一定條件下,丁與氧氣反應生成乙和水,參加反應的丁、氧氣和生成水的質量比為13:40:9.則丁中各元素的質量比是 12:1 .
【考點】物質的鑒別、推斷;書寫化學方程式、;氫氣的用途和氫能的優(yōu)缺點.
【分析】首先根據題意確定物質的化學名稱,然后根據題目所提供的元素,解題時應注意只能從給出的元素中選擇來組成物質.
【解答】解:
(1)甲是最清潔的燃料,所以甲是氫氣.
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和可燃性,是用作還原劑和氣體燃料的氧化物,其化學式為:CO.
(2)乙和丙均為氧化物,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所以乙和丙分別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種;
它們相互轉化的化學方程式是:2CO+O22CO2;CO2+C 2CO.
(3)在一定條件下,丁與氧氣反應生成乙和水,則丁是碳氫兩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參加反應的丁、氧氣和生成水的質量比為13:40:9,則可推知丁的化學式為:C2H2.,則丁中各元素的質量比是:m(C):m(H)=12:1.
故答案為:
(1)氫氣;????????
(2)2CO+O22CO2;CO2+C 2CO;
(3)m(C):m(H)=12:1.
28(廣安市中考化學).根據如圖回答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 酒精燈?。?/p>
(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p>
(3)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是 2KMnO4K2MnO4+MnO2+O2↑ ,所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A (填字母序號,下同),收集裝置是 C 或E.在加入藥品前,應進行的操作是 檢查裝置氣密性 .
【考點】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空氣的污染及其危害;氧氣的制取裝置;書寫化學方程式、.
【分析】依據實驗室常用儀器的認識解決此題;發(fā)生裝置的選擇要看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條件;收集裝置的選擇要看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據反應原理寫出化學方程式.
【解答】解:(1)依據實驗室常用儀器的認識解決此題.答案為:酒精燈;
(2)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是用稀鹽酸與大理石(或石灰石.其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鈣)反應來制取,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CO2↑+H2O;
(3)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需要加熱,故所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A;因為氧氣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故收集裝置為C或E,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K2MnO4+MnO2+O2↑;在加入藥品前,應進行的操作是檢查裝置氣密性.
故答案為:
(1)酒精燈;(2)CaCO3+2HCl═CaCl2+H2O+CO2↑;
(3)2KMnO4K2MnO4+MnO2+O2↑;? A; C;? 檢查裝置氣密性.
29.“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裝置如圖所示,回答表格中的問題.
實驗步驟 | (1)預先在集氣瓶中放入少量水,其作用是 防止燃燒產生的熔化物濺落瓶底,使瓶底炸裂?。?/p> (2)待火柴快燃盡時,再將鐵絲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 “火柴快要燃盡時再伸入集氣瓶中”的目的是 為防止火柴燃燒消耗集氣瓶中的氧氣?。?/p> |
實驗現象 | 鐵絲劇烈燃燒, 火星四射 ,放出大量熱,生成一種黑色固體. |
實驗結論 |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3Fe+2O2 Fe3O4?。?/p> |
【考點】氧氣的化學性質;書寫化學方程式、.
【分析】根據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鐵的著火點較高,燃燒時需要使用火柴引燃,此反應放出大量的熱,生成物濺落易炸裂瓶底,需要在瓶底鋪一層細沙或放少量的水,向瓶內插入鐵絲應該由上向下緩慢加入,以防放出的熱量使氧氣從瓶中逸出.
【解答】解:實驗步驟:(1)鐵絲燃燒時放出大量的熱,生成物濺落易炸裂瓶底,所以本題答案為:防止燃燒產生的熔化物濺落瓶底,使瓶底炸裂;
(2)為防止火柴燃燒消耗集氣瓶中的氧氣,應該在火柴快燃盡時加入鐵絲,向瓶內插入鐵絲應該由上向下緩慢加入,以防放出的熱量使氧氣從瓶中逸出,所以本題答案為:待火柴即將燃盡時,從瓶口往下緩緩伸入瓶中;所以本題答案為:為防止火柴燃燒消耗集氣瓶中的氧氣;
實驗現象:鐵絲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熱,生成一種黑色固體.所以本題答案為:火星四射;
實驗結論: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3Fe+2O2 Fe3O4.
30.通過電解水實驗可以研究水的組成.
(1)電解水的裝置如圖1所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H2O 2H2↑+O2↑?。?/p>
檢驗a管中氣體的操作:先 用帶火星的木條接近a管尖嘴部分 ,再打開活塞.
(2)電解水的微觀示意圖如圖2,請在方框中補全相應微粒的圖示.
【考點】電解水實驗;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
【分析】根據電解水產生的氫氣體積大,氧氣體積小,正極產生氧氣,負極產生氫氣,電解水獲得的實驗結論,要記住.
【解答】解:(1)由正氧負氫,氫二氧一,可推出b試管產生的是氫氣,a試管內氣體是氧氣,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
電解水時,正極產生的氣體是氧氣,負極產生的氫氣是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 2H2↑+O2↑;檢驗a管中氣體的操作:先用帶火星的木條接近a管尖嘴部分,再打開活塞.
(2)電解水過程中,水分子分解為氫原子和氧原子,氫原子和氧原子分別結合為氫分子和氧分子,最小的微粒是氫、氧原子;方框中補全相應微粒的圖示為:
答案:
(1)2H2O 2H2↑+O2↑;?? 用帶火星的木條接近a管尖嘴部分;
(2).
31.利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
實驗裝置 | 實驗過程 |
【實驗1】探究可燃物燃燒的條件 ①在A、B中各放一小塊白磷(著火點為40℃),A中加入約試管的80℃水,A、B中白磷均不燃燒; ②從a處通入O2使A中熱水恰好完全進入B中,A中白磷燃燒,B中白磷不燃燒; ③ 從b處通入O2使B中熱水恰好完全進入A中 ,B中白磷燃燒. |
【考點】燃燒與燃燒的條件.
【分析】燃燒的條件是:(1)物質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與氧氣接觸.(3)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解答】解:當從a處通入O2使A中熱水恰好完全進入B中,A中白磷與氧氣接觸的同時,溫度達到著火點,所以燃燒,B中白磷沒有與氧氣接觸不燃燒;要使B中白磷燃燒,可以從b處通入O2使B中熱水恰好完全進入A中,
故填:從b處通入O2使B中熱水恰好完全進入A中.
第1頁(共5頁)
孔乙己是貧困潦倒的知識分子。在書中,孔乙己是一個知識分子,滿口“之乎者也”,但是他很窮,還竊書,說過“讀書人的事,怎么能叫竊,”被人嘲笑,他...
自然界產生氧氣的化學方程式:光合作用的反應式為6CO2+12H2O→C6H12O6+6O2+6H2O。包括光反應和暗反應兩個過程。需要具備光...
有的高校沒有條件,只要學業(yè)水平成績都合格就可以,比如中國科學院大學。有的需要平常學習考試成績,比如北京外國語大學要求高三第一學期期末成績在全...
在四則運算中,表示計算順序,在小括號之后、大括號之前;表示兩個整數的最小公倍數;表示取未知數的整數部分;在函數中,表示函數的閉區(qū)間;在線性代...
濟南開設的最好的職高學校有:濟南方信集團職業(yè)高中、濟南公共交通職業(yè)高中。濟南市公共交通職業(yè)高級中學是由濟南市公共交通總公司承辦,業(yè)務屬濟南市...
實然:是說事物實際上就是這樣的,但不同于現實性(現實性指其有合理性和客觀性);應然:就是應該是怎么樣的意思,比如說這件事,就應該是那樣的結果...
地中海氣候一種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雨熱不同期的氣候類型。地中海氣候冬季受西風帶控制,鋒面氣旋頻繁活動,氣候溫和,最冷月的氣溫在4-1...
堿石灰,又稱鈉石灰,堿石灰是白色或米黃色粉末,疏松多孔,是氧化鈣(CaO,大約75%),水(H?O,大約20%),氫氧化鈉(NaOH,大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