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jié)喝臘八粥的習俗來源于佛教。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這天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古印度人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難,也為了紀念佛祖在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這天以吃雜拌粥作為紀念。本文中,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部編版六年級下冊語文《臘八粥》的主要內(nèi)容,一起來看看吧!
《臘八粥》主要描繪了小孩八兒盼粥、分粥、猜粥、看粥、吃粥的過程,充分體現(xiàn)了八兒對臘八粥的渴望與喜愛,表現(xiàn)了臘八粥的香甜和八兒的可愛、機靈;描繪出臘八節(jié)時甜蜜溫馨、其樂融融的家庭生活場景,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展示出人們對生活的熱愛。
臘八粥的來歷的岳家軍討伐金軍的故事有關(guān)。據(jù)說當年岳家軍討伐金虜在朱仙鎮(zhèn)節(jié)節(jié)勝利,卻被朝廷的十二道金牌追逼回來,在回師路上,將士們又饑又餓,沿途的河南百姓紛紛把各家送來的飯菜倒在大鍋里,熬煮成粥分給將士們充饑御寒,這天正好是臘月初八。隨后岳飛遇害風波亭,人們?yōu)榱藨涯钸@位民族英雄,河南民眾每逢臘八這天,家家都吃“大家飯”,也就是臘八粥,以示懷念。
沈從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男,原名沈岳煥,乳名茂林,字崇文,筆名休蕓蕓、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鳳凰縣人,中國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者。
14歲時,他投身行伍,浪跡湘川黔交界地區(qū)。1924年開始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撰寫出版了《長河》《邊城》等小說。1931年-1933年在國立青島大學任教,抗戰(zhàn)爆發(fā)后到西南聯(lián)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學任教,建國后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歷史與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國古代服飾研究》。1988年5月10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6歲。
臘八粥是用糯米、紅糖和十八種干果摻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紅棗、桂圓、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種豆子和芝麻之類,...
在冰心關(guān)于故鄉(xiāng)、童年的若干散文中,《臘八粥》尤顯特別的是它并非一篇純粹的憶舊文字。自然,作者也用“滿蘊著溫柔”的委婉盡意的筆致,抒寫著母親煮...
臘八粥,又稱“七寶五味粥”、“佛粥”、“大家飯”等,是一種由多樣食材熬制而成的粥。“喝臘八粥”是臘八節(jié)的習俗,臘八粥的傳統(tǒng)食材包括大米、小米...
臘八節(jié)喝臘八粥的習俗來源于佛教。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這天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古印度人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難,也為了紀念佛祖在十二月初八...
臘八這一天喝臘八粥這一習俗的來歷,是和佛陀成佛的故事有關(guān)的。因此清代蘇州文人李福曾有詩云:“臘月八日粥,傳自梵王國,七寶美調(diào)和,五味香糝入。...
臘八粥,又稱“七寶五味粥”、“佛粥”、“大家飯”等,是一種由多樣食材熬制而成的粥?!昂扰D八粥”是臘八節(jié)的習俗,臘八粥的傳統(tǒng)食材包括大米、小米...
臘八這一天喝臘八粥這一習俗的來歷,是和佛陀成佛的故事有關(guān)的。因此清代蘇州文人李福曾有詩云:“臘月八日粥,傳自梵王國,七寶美調(diào)和,五味香糝入。...
臘八粥,又稱“七寶五味粥”、“佛粥”、“大家飯”等,是一種由多樣食材熬制而成的粥。“喝臘八粥”是臘八節(jié)的習俗,臘八粥的傳統(tǒng)食材包括大米、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