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色鬼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久久久久久五月天|综合专区亚洲无|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视频

        全國

        當前位置:

      • 熱門地區(qū):
      • 選擇地區(qū):
      • ×
      當前位置: 初三網(wǎng) > 資陽中考 > 資陽中考試題 > 資陽物理試題 > 正文

      2018資陽市中考物理沖刺試題【解析版含答案】

      2018-01-22 15:05:06文/趙妍妍

      由于格式問題此試題可能會出現(xiàn)亂碼的情況

      為了方便您閱讀請點擊右上角的全屏查看

      2018資陽市中考物理沖刺試題

      一、選擇題

      1.將肉片直接放入熱油鍋里爆炒,會將肉炒焦或炒糊,大大失去鮮味.廚師預先將適量的淀粉拌入肉片中,再放到熱油鍋里爆炒,炒出的肉片既鮮嫩味美又營養(yǎng)豐富,對此現(xiàn)象說法不正確的是( ?。?/p>

      A.在炒肉片過程中,肉片的溫度升高,內能增加

      B.在炒肉片過程中,肉片內能增加主要通過做功實現(xiàn)的

      C.附著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分的蒸發(fā)

      D.附近能聞到肉香體現(xiàn)了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

      2.如圖是某物質加熱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對圖象的分析中正確的是(  )

      A.0~t1時間內該物質一定是固體

      B.T2一定是物質的沸點

      C.0~t1時間內物質的分子熱運動加劇

      D.t1~t2時間內物質的溫度不變內能不變

      3.(資陽市中考物理)分別在冷水和熱水中同時注入一滴墨水,5s后的現(xiàn)象如圖所示,該現(xiàn)象說明(  )

      A.只有熱水的分子在做熱運動

      B.熱水有內能,冷水沒有內能

      C.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

      D.擴散只能在液體中發(fā)生,不能在氣體、固體中發(fā)生

      4.關于熱現(xiàn)象,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p>

      A.物體的機械能和物體的內能是同種形式的能,都與物體的機械運動和分子熱運動以及分子間的相互作用情況有關

      B.鐵絲很難被拉斷,說明分子之間只存在引力

      C.分子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D.擴散現(xiàn)象只能說明分子是運動的,不能說明分子之間存在空隙

      5.分子很小,看不見摸不著,但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直接感知的現(xiàn)象,經(jīng)過合理的推測來認識分子.下列推測既合理又符合事實的是( ?。?/p>

      A.現(xiàn)象:花香撲鼻;推測:分子在做無規(guī)則運動

      B.現(xiàn)象:空氣中沙塵飛舞;推測:分子在做無規(guī)則運動

      C.現(xiàn)象:注射器內的水很難壓縮;推測:水分子之間沒有間隙

      D.現(xiàn)象:磁鐵上吸住了很多鐵屑;推測:分子之間存在引力作用

      6.關于熱量、溫度、內能之間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p>

      A.物體溫度不變,一定沒有吸熱

      B.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一定升高

      C.物體溫度升高,內能一定增加

      D.物體溫度升高,一定吸收熱量

      7.夏天,海邊的晝夜溫差小,這是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下列現(xiàn)象中不能反映水的這一特性的是(  )

      A.汽車發(fā)動機的冷卻循環(huán)系統(tǒng)用水做工作物質

      B.北方春天的夜晚,農民往稻田里灌水以防秧苗凍壞

      C.炎熱的夏天常常在教室的地面上灑水

      D.城區(qū)建造人工湖以降低“熱島效應”造成的夏季高溫

      8.(資陽市中考物理)兩個相同的容器分別裝滿了質量相等的甲、乙兩種液體,用同一熱源分別加熱,液體溫度與加熱時間關系如圖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p>

      A.甲液體的比熱容大于乙液體的比熱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溫度,兩液體吸收的熱量相同

      C.加熱相同時間,甲液體吸收的熱量等于乙液體吸收的熱量

      D.加熱相同時間,甲液體吸收的熱量大于乙液體吸收的熱量

      9.下列說法中,能反映物體放出熱量的多少跟物體質量有關的是( ?。?/p>

      A.不同質量的同種物質,降低相同的溫度,放出的熱量不同

      B.相同質量的同種物質,降低不同的溫度,放出的熱量不同

      C.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降低相同的溫度,放出的熱量一般不同

      D.不同質量的同種物質,降低不同的溫度,放出的熱量一般不同

      10.將質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塊金屬加熱到相同的溫度后,放到上表面平整的冰塊上.經(jīng)過一定時間后,冰塊形狀基本不再變化時的情形如圖所示.則三塊金屬的比熱容c甲、c乙、c丙大小相比( ?。?/p>

      A.c甲最大????????????? B.c乙最大????????????? C.c丙最大????????????? D.c甲=c乙=c丙

      11.關于四沖程汽油機的工作過程有以下幾種說法:

      ①在壓縮沖程中,是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②在做功沖程中,是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③只有做功沖程是燃氣對外做功?????????

      ④汽油機和柴油機的點火方式相同

      以上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只有②③?????????????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②④????????????? D.只有①③

      12.關于燃料的熱值,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p>

      A.燃料的熱值與燃料的燃燒情況有關

      B.容易燃燒的燃料,熱值一定大

      C.煤的熱值比干木柴大,燃燒煤放出的熱量一定比燃燒干木柴放出的熱量多

      D.0.5g汽油和2kg汽油,它們的熱值是一樣的

      13.甲、乙兩臺汽油機,甲的效率比乙高,則(  )

      A.甲每秒鐘做的功比乙每秒鐘做的功多

      B.消耗同樣多的汽油,甲做的有用功比乙做的有用功多

      C.甲消耗的汽油比乙消耗的汽油少

      D.做同樣多的有用功,甲消耗的汽油比乙消耗的汽油多

      14.在研究物體放出熱量多少跟物質種類是否有關的實驗中,提供的材料;

      (1)0.1kg的銅塊;(2)0.1kg的鋁塊;(3)0.2kg的銅塊;(4)0.3kg的鋁塊.

      應選用的材料是( ?。?/p>

      A.(1)與(2)????????????? B.(1)與(3)????????????? C.(2)與(4)????????????? D.(3)與(4)

      15.兩個相同的容器分別裝了質量相同的兩種液體,用同一熱源分別加熱,液體溫度與加熱時間關系如圖所示.根據(jù)圖線可知( ?。?/p>

      A.甲液體的比熱容大于乙液體的比熱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溫度,兩種液體吸收的熱量相同

      C.加熱時間相同,甲液體吸收的熱量大于乙液體吸收的熱量

      D.加熱時間相同,甲液體溫度升高比乙液體溫度升高得多

      16.一個四沖程熱機的飛輪轉速為1800r/min,它1s完成了( ?。?/p>

      A.30個沖程,做了30次功????????????? B.60個沖程,做了60次功

      C.120個沖程,做了30次功????????????? D.60個沖程,做了15次功

       

      二、實驗,探究題

      17.兩個同樣的燒杯,內裝溫度、質量相同的水和某種液體,用同樣的酒精燈加熱,每隔1min記錄一次它們的溫度,測得如下數(shù)據(jù):

      時間/min

      0

      1

      2

      3

      4

      5

      水的溫度/℃

      20

      22

      24

      26

      28

      30

      某種液體的

      溫度/℃

      20

      23

      26

      29

      32

      35

      回答下列問題:

      (1)在加熱時間相同的條件下,升溫快的是  ;

      (2)如果它們升高相同的溫度,  吸收的熱量多;

      (3)由此可根據(jù)公式  ,推出C水  C液(填“>”“<”或“=”)

      (4)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可算出C液=  .

      18.為了探究物體溫度升高時吸收熱量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實驗室中準備了以下儀器:兩個規(guī)格相同的電加熱器,兩個相同的酒精燈,兩個相同的燒杯,兩支溫度計,手表,鐵架臺,火柴,適量的水和煤油.

      (1)為了完成實驗,還需要的儀器有  .

      (2)為了準確地控制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在上述提供的熱源中,選  比較合理. 實驗中通過  來控制吸收熱量的多少.

      (3)某小組實驗中記錄了實驗數(shù)據(jù)(見表),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看出;同種物質升高相同溫度時,吸收的熱量與物質的  有關;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看出:質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與物質的  有關.

      物質

      次數(shù)

      質量m/Kg

      升高的溫度△t/℃

      加熱的時間t/min

      第一次

      0.1

      10

      2

      第二次

      0.2

      10

      4

      煤油

      第三次

      0.1

      10

      1

      第四次

      0.2

      10

      2

      19.如圖3所示為研究物質比熱容的實驗裝置,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盛有質量相等、初溫相同的水和煤油,用兩個相同的“熱得快”對其加熱.實驗時為比較水和煤油吸熱本領的大小,我們可以加熱相同的時間,觀察  的不同;也可以  .實驗中“熱得快”通電時間的長短反映水和煤油  的多少.

       

      四、計算題(6+6=共12分)

      20.為了測定鉛的比熱容,把質量為200g的鉛塊加熱到98℃,再投入到80g的12℃的水中,混合后水的溫度為18℃.若不計熱損失,

      求(1)水吸收的熱量.?

      (2)鉛的比熱容.

      21.用燃氣灶燒水,燃燒0.5kg的煤氣,使50kg的水從20℃升高到70℃.已知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煤氣的熱值為4.2×107J/kg.求:

      (1)0.5kg煤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

      (2)水吸收的熱量.

      (3)燃氣灶燒水的效率.

       

      資陽市中考物理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

      1.將肉片直接放入熱油鍋里爆炒,會將肉炒焦或炒糊,大大失去鮮味.廚師預先將適量的淀粉拌入肉片中,再放到熱油鍋里爆炒,炒出的肉片既鮮嫩味美又營養(yǎng)豐富,對此現(xiàn)象說法不正確的是( ?。?/p>

      A.在炒肉片過程中,肉片的溫度升高,內能增加

      B.在炒肉片過程中,肉片內能增加主要通過做功實現(xiàn)的

      C.附著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分的蒸發(fā)

      D.附近能聞到肉香體現(xiàn)了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

      【考點】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分子的運動.

      【分析】(1)內能是指物體內部所有分子熱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物體溫度升高,內能增加;

      (2)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熱傳遞,做功是能量的轉化過程,熱傳遞是能量的轉移過程;

      (3)物質由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的過程是汽化,汽化有蒸發(fā)與沸騰兩種方式;

      (4)組成物質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擴散現(xiàn)象證明了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

      【解答】解:A、在炒肉片過程中,肉片的溫度升高,內能增加,該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在炒肉片過程中,肉片內能增加主要通過熱傳遞實現(xiàn)的,該選項說法不正確,符合題意;

      C、附著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的蒸發(fā),炒出的肉片既鮮嫩味美又營養(yǎng)豐富,該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附近能聞到肉香是擴散現(xiàn)象,說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該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擴散現(xiàn)象等問題,難度不大,熟練掌握基礎知識即可正確解題.

       

      2.如圖是某物質加熱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對圖象的分析中正確的是( ?。?/p>

      A.0~t1時間內該物質一定是固體

      B.T2一定是物質的沸點

      C.0~t1時間內物質的分子熱運動加劇

      D.t1~t2時間內物質的溫度不變內能不變

      【考點】熔化和凝固的溫度—時間圖象.

      【分析】(1)掌握晶體和非晶體熔化過程中的特點:非晶體沒有一定的熔點,在熔化過程中吸熱,溫度不斷升高;晶體有一定的熔點,在熔化過程中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

      (2)晶體在熔化過程中雖然溫度不變,但需不段吸熱,內能不斷增大;

      (3)掌握液體沸騰時的特點: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內能增大.

      【解答】解:

      A、根據(jù)圖象,開始吸熱溫度升高,最后溫度不變,可能是晶體熔化圖象,也可能是液體的沸騰圖象,所以0~t1時間內該物質也可能是液體,A錯誤.

      B、根據(jù)圖象,開始吸熱溫度升高,最后溫度不變,可能是晶體熔化圖象,也可能是液體的沸騰圖象,T2可能是沸點也可能是熔點,所以B錯誤;

      C、0~t1時間,物體的溫度不斷升高,所以分子運動加劇,C正確;

      D、t1~t2時間內物質的溫度不變,但仍需吸熱,所以內能增大,D錯誤;

      故選C.

      【點評】此題通過溫度時間圖象,考查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特別是晶體熔化圖象和液體沸騰圖象有相似的地方,其中液體沸騰過程和晶體的熔化過程溫度雖然不變,但由于不斷吸熱,內能增大,此點也是容易出錯的地方.

       

      3.分別在冷水和熱水中同時注入一滴墨水,5s后的現(xiàn)象如圖所示,該現(xiàn)象說明( ?。?/p>

      A.只有熱水的分子在做熱運動

      B.熱水有內能,冷水沒有內能

      C.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

      D.擴散只能在液體中發(fā)生,不能在氣體、固體中發(fā)生

      【考點】分子的熱運動;內能的概念;擴散現(xiàn)象.

      【分析】解決此題需掌握:①一切物體都具有內能.0℃的物體也有內能.物體的內能與溫度有關,同一物體的溫度越高,內能越大.

      ②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分子運動屬于擴散現(xiàn)象,且溫度越高,擴散越快.

      【解答】解:A、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不合題意.

      B、一切物體不論溫度高低,都具有內能,不合題意.

      C、分子熱運動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擴散越快分子運動越劇烈.符合題意.

      D、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無規(guī)則運動,擴散現(xiàn)象也是分子運動的結果.不僅氣體之間、液體之間會發(fā)生擴散現(xiàn)象,固體之間也會發(fā)生擴散現(xiàn)象.不合題意.

      故選C.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物體內能的影響因素,擴散現(xiàn)象與溫度關系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礎題.

       

      4.關于熱現(xiàn)象,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的機械能和物體的內能是同種形式的能,都與物體的機械運動和分子熱運動以及分子間的相互作用情況有關

      B.鐵絲很難被拉斷,說明分子之間只存在引力

      C.分子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D.擴散現(xiàn)象只能說明分子是運動的,不能說明分子之間存在空隙

      【考點】擴散現(xiàn)象;機械能;分子動理論的基本觀點;內能的概念;分子間的作用力.

      【分析】(1)區(qū)分物體的機械能和物體的內能是兩種不同形式的能;

      (2)分子間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3)擴散現(xiàn)象擴散現(xiàn)象說明了:①構成物體的分子在不同的做無規(guī)則運動;②分子之間有間隙;

      【解答】解:A、內能是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內能與分子的熱運動和分子間的相互作用情況有關,與物體的機械運動情況無關,故A錯誤;

      B、鐵絲很難被拉斷,說明分子間存在引力,但除了引力,分子間同時還有斥力的存在,故B錯誤;

      C、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C正確;

      D、因為分子間存在間隙,所以兩種物質相互接觸時,它們的分子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才能擴散到對方分子的間隙中.擴散表明分子不停的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分子間有間隙,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擴散現(xiàn)象的理解能力,以及分子間的作用力的理解,要熟練掌握分子動理論的內容.

       

      5.分子很小,看不見摸不著,但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直接感知的現(xiàn)象,經(jīng)過合理的推測來認識分子.下列推測既合理又符合事實的是( ?。?/p>

      A.現(xiàn)象:花香撲鼻;推測:分子在做無規(guī)則運動

      B.現(xiàn)象:空氣中沙塵飛舞;推測:分子在做無規(guī)則運動

      C.現(xiàn)象:注射器內的水很難壓縮;推測:水分子之間沒有間隙

      D.現(xiàn)象:磁鐵上吸住了很多鐵屑;推測:分子之間存在引力作用

      【考點】擴散現(xiàn)象;分子動理論的基本觀點.

      【分析】要解答本題需掌握:①擴散現(xiàn)象是分子運動,以及機械運動和分子運動的區(qū)別.②物體很難被壓縮說明分子間存在斥力;物體很難被拉開說明分子間存在引力.

      【解答】解:A、花香撲鼻是一種擴散現(xiàn)象,是香氣的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的結果,符合題意;

      B、空氣中沙塵飛舞是沙塵的機械運動,沙塵是可以眼看到,不是分子,不符合題意;

      C、注射器內的水很難壓縮,說明分子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斥力,不符合題意;

      D、磁鐵上吸住了很多鐵屑,是磁鐵具有磁性的表現(xiàn),不屬于分子間的引力作用,不符合題意;

      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分子動理論知識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分子運動和機械的運動的區(qū)別.

       

      6.關于熱量、溫度、內能之間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溫度不變,一定沒有吸熱

      B.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一定升高

      C.物體溫度升高,內能一定增加

      D.物體溫度升高,一定吸收熱量

      【考點】溫度、熱量與內能的關系.

      【分析】解決問題的訣竅是:物體吸熱或溫度升高,內能一定增大;但物體的內能增大,不一定是由物體吸熱或溫度升高引起的.

      【解答】解:A、晶體在熔化的過程中溫度不變,但仍然吸熱,不符合題意;

      B、晶體在熔化的過程中吸熱但溫度不變,不符合題意;

      C、物體吸收熱量,溫度升高,內能一定增加,符合題意;

      D、物體溫度升高,也可能是因為對物體做功引起的,不符合題意.

      故選C.

      【點評】要正確理解溫度、熱量與內能的關系.記住解決問題的訣竅.

       

      7.夏天,海邊的晝夜溫差小,這是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下列現(xiàn)象中不能反映水的這一特性的是( ?。?/p>

      A.汽車發(fā)動機的冷卻循環(huán)系統(tǒng)用水做工作物質

      B.北方春天的夜晚,農民往稻田里灌水以防秧苗凍壞

      C.炎熱的夏天常常在教室的地面上灑水

      D.城區(qū)建造人工湖以降低“熱島效應”造成的夏季高溫

      【考點】水的比熱容的特點及應用.

      【分析】①對水的比熱容大的理解:相同質量的水和其它物質比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熱量,水的溫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溫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多.

      ②水分的蒸發(fā)會從周圍吸熱而降低周圍環(huán)境的溫度,即蒸發(fā)吸熱.

      【解答】解:

      A、因為水的比熱容大,相同質量的水和其它物質比較,升高相同的溫度,水吸收的熱量多,所以汽車發(fā)動機的冷卻循環(huán)系統(tǒng)用水做工作物質,故A不符合題意;

      B、因為水的比熱容大,相同質量的水和其它物質比較,降低相同的溫度,水放出的熱量多,所以晚上向秧苗田里放水,水可以放出更多的熱量以防凍壞秧苗,故B不符合題意;

      C、炎熱的夏天,往室內地面上灑水,水蒸發(fā)會從周圍吸熱而降低周圍環(huán)境的溫度,不是利用水的比熱容大的特點,故C符合題意;

      D、城市修建人工湖,使水的覆蓋面積增大,因為水的比熱容大,相同質量的水和其它物質比較,吸收相同的熱量,溫度升高的少,可以減弱熱島效應,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蒸發(fā)吸熱、水的比熱容大的特點的應用,應用所學知識,解釋了實際問題,體現(xiàn)了新課標的要求,屬于中考熱點問題.

       

      8.(資陽市中考物理)兩個相同的容器分別裝滿了質量相等的甲、乙兩種液體,用同一熱源分別加熱,液體溫度與加熱時間關系如圖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p>

      A.甲液體的比熱容大于乙液體的比熱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溫度,兩液體吸收的熱量相同

      C.加熱相同時間,甲液體吸收的熱量等于乙液體吸收的熱量

      D.加熱相同時間,甲液體吸收的熱量大于乙液體吸收的熱量

      【考點】比熱容的概念.

      【分析】甲、乙兩種液體在相同時間里吸收的熱量相等,質量也相同.

      根據(jù)公式Q吸=cm△t,結合圖象可以對每一個選項作出判斷.

      【解答】解:A、已知兩種液體質量相等,相同熱源加熱說明相同時間提供的熱量相等.由圖象可以看出:在吸收熱量相同時,甲液體升高的溫度更大,由公式c=知,甲液體比熱較小,故A錯誤;

      B、由圖象可以看出:升高相同溫度時,甲需要的時間較短,也就是甲需要的熱量少,故B錯誤;

      C、加熱時間相同,兩種液體吸收的熱量相同,故C正確;

      D、加熱相同時間,甲液體吸收的熱量等于乙液體吸收的熱量,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1)知道公式Q吸=cm△t,找出兩種液體的相同量和不同量,再進行有關量的比較.

      (2)看懂圖象的含義,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信息,找出解題需要的量.

       

      9.下列說法中,能反映物體放出熱量的多少跟物體質量有關的是( ?。?/p>

      A.不同質量的同種物質,降低相同的溫度,放出的熱量不同

      B.相同質量的同種物質,降低不同的溫度,放出的熱量不同

      C.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降低相同的溫度,放出的熱量一般不同

      D.不同質量的同種物質,降低不同的溫度,放出的熱量一般不同

      【考點】熱量的計算.

      【分析】根據(jù)放熱公式Q放=cm(t0﹣t)要得出物體放出熱量多少和物體質量的關系,就要保證物質的種類、降低溫度一定,而質量不同.據(jù)此分析.

      【解答】解:A、同種物質,降低相同的溫度,保證了物質的種類、降低溫度一定;而質量不同,放出的熱量不同,說明物體放出熱量的多少跟物體質量有關,故A符合題意;

      B、相同質量的同種物質,降低不同的溫度,放出的熱量不同,可以用來比較體放出熱量的多少跟物體降低溫度的關系,故B不符合題意;

      C、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降低相同的溫度,放出的熱量一般不同,可以用來比較體放出熱量的多少跟物質種類的關系,故C不符合題意;

      D、降低不同的溫度,即沒有保證降低相同的溫度,無法比較,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點評】此題考查是根據(jù)熱量公式Q放=cm(t0﹣t)判斷物體放出熱量的多少和物質的比熱容、質量、降低溫度的關系,用到了我們所學的控制變量法.

       

      10.將質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塊金屬加熱到相同的溫度后,放到上表面平整的冰塊上.經(jīng)過一定時間后,冰塊形狀基本不再變化時的情形如圖所示.則三塊金屬的比熱容c甲、c乙、c丙大小相比( ?。?/p>

      A.c甲最大????????????? B.c乙最大????????????? C.c丙最大????????????? D.c甲=c乙=c丙

      【考點】比熱容的概念.

      【分析】由冰塊從上表面平整到如圖所示的形狀可知,甲、乙、丙三塊金屬從相同的溫度到冰的熔點,降低的溫度相同,

      但放出的熱量:Q甲<Q乙<Q丙,又知道三金屬塊的質量相同,根據(jù)Q放=cm△t判斷c甲、c乙、c丙大小關系.

      【解答】解:三金屬塊末溫(為冰的熔點)相同,初溫相同,

      即三金屬塊降低相同的溫度,

      由圖可知放出的熱量:

      Q甲<Q乙<Q丙,

      三金屬塊的質量相同,△t相同,

      則由Q放=cm△t可知三金屬塊的比熱容關系為:

      c甲<c乙<c丙.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對放熱公式的掌握和運用,根據(jù)在冰塊上判斷金屬塊的末溫相同是突破口,知道形狀改變程度不同反應放出熱量不同是關鍵.

       

      11.關于四沖程汽油機的工作過程有以下幾種說法:

      ①在壓縮沖程中,是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②在做功沖程中,是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③只有做功沖程是燃氣對外做功?????????

      ④汽油機和柴油機的點火方式相同

      以上說法中正確的是( ?。?/p>

      A.只有②③?????????????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②④????????????? D.只有①③

      【考點】內燃機的四個沖程.

      【分析】(1)四沖程汽油機一個工作循環(huán)有四個沖程,分別是吸氣、做功、壓縮和排氣,其中只有做功沖程對外做功,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另外還有壓縮沖程有能量轉化,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2)汽油機在吸氣沖程中吸入的是汽油和空氣的混合物,而柴油機吸入的是空氣;汽油機中有火花塞,采用的是點燃式點火;而柴油機是噴油嘴噴出霧狀柴油,進行壓燃式點火.

      【解答】解:(1)汽油機四個沖程中,只有做功沖程燃氣對外做功,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在壓縮沖程中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故①②③正確;

      (2)汽油機中有火花塞,采用的是點燃式點火;而柴油機是噴油嘴噴出霧狀柴油,進行壓燃式點火,故④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內燃機的四個沖程,要求學生對每個沖程的特點、能量轉化等情況十分熟悉才能順利解答.

       

      12.關于燃料的熱值,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p>

      A.燃料的熱值與燃料的燃燒情況有關

      B.容易燃燒的燃料,熱值一定大

      C.煤的熱值比干木柴大,燃燒煤放出的熱量一定比燃燒干木柴放出的熱量多

      D.0.5g汽油和2kg汽油,它們的熱值是一樣的

      【考點】燃料的熱值.

      【分析】1kg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燃料的熱值.熱值是燃料的一種特性,它只與燃料的種類有關,與燃料的質量、燃燒程度等均無關.

      【解答】解:A、燃料的熱值只與燃料的種類有關,與燃料的燃燒程度無關,故A錯;

      B、熱值大小與燃料是否容易燃燒無關,故B錯;

      C、煤的熱值比干木柴大,說明1kg的煤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比1kg干木柴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多.本選項的說法中不一定完全燃燒,故C錯;

      D、燃料的熱值只與燃料的種類有關,與燃料的質量無關,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對燃料熱值是燃料特性的理解與掌握,是經(jīng)常考的題型,充分理解“熱值只與燃料的種類有關,與燃料的質量、燃燒程度等均無關”.

       

      13.甲、乙兩臺汽油機,甲的效率比乙高,則( ?。?/p>

      A.甲每秒鐘做的功比乙每秒鐘做的功多

      B.消耗同樣多的汽油,甲做的有用功比乙做的有用功多

      C.甲消耗的汽油比乙消耗的汽油少

      D.做同樣多的有用功,甲消耗的汽油比乙消耗的汽油多

      【考點】熱機的效率.

      【分析】熱機的效率是指熱機有效利用的能量與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能量之比,效率高則比值大.功率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與效率沒有關系.

      【解答】解:熱機的效率是用來做有用功的能量與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能量之比.

      A、相同時間內做功不同,說明功率不同,與效率無關,故A錯誤;

      BD、甲的效率高,則做同樣多的有用功,甲消耗的油少;消耗同樣多的油,甲做的有用功多.故B正確,D錯誤;

      C、由于不確定甲乙做功的多少,所以無法比較耗油量,故C錯誤.

      故選B.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對熱機效率的理解,并且考查了熱機效率與功率的區(qū)別.熱機效率是表示熱機性能好壞的,功率是表示熱機做功快慢的,不要把二者混淆在一起.

       

      14.在研究物體放出熱量多少跟物質種類是否有關的實驗中,提供的材料;

      (1)0.1kg的銅塊;(2)0.1kg的鋁塊;(3)0.2kg的銅塊;(4)0.3kg的鋁塊.

      應選用的材料是( ?。?/p>

      A.(1)與(2)????????????? B.(1)與(3)????????????? C.(2)與(4)????????????? D.(3)與(4)

      【考點】比熱容的概念.

      【分析】根據(jù)比熱容的概念以及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進行選材.

      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降低1℃所放出的熱量跟溫度升高1℃所吸收的熱量相等.

      【解答】解:研究物體放出熱量多少跟物質種類是否有關,需要選用相同質量的不同材料:

      A、(1)與(2)是相同質量的不同材料.符合題意.

      B、(1)與(3)是不同質量的同種材料.不符合題意.

      C、(2)與(4)是不同質量的同種材料.不符合題意.

      D、(3)與(4)是不同質量的不同材料.不符合題意.

      故選A.

      【點評】解決實驗選材的關鍵是弄清實驗的目的和步驟.

       

      15.兩個相同的容器分別裝了質量相同的兩種液體,用同一熱源分別加熱,液體溫度與加熱時間關系如圖所示.根據(jù)圖線可知( ?。?/p>

      A.甲液體的比熱容大于乙液體的比熱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溫度,兩種液體吸收的熱量相同

      C.加熱時間相同,甲液體吸收的熱量大于乙液體吸收的熱量

      D.加熱時間相同,甲液體溫度升高比乙液體溫度升高得多

      【考點】比熱容的概念;熱量的計算.

      【分析】A、在縱軸上找一點,保證兩種液體升高相同的溫度;過這點做橫軸的平行線,與甲乙兩種液體的圖象有交點,再過交點做縱軸的平行線,與橫軸上有交點,比較甲乙兩種液體的加熱時間,加熱時間長的吸收熱量多,根據(jù)公式Q吸=cm(t﹣t0)得出比熱容的關系;

      B、在縱軸上找一點,保證兩種液體升高相同的溫度;過這點做橫軸的平行線,與甲乙兩種液體的圖象有交點,再過交點做縱軸的平行線,與橫軸上有交點,比較甲乙兩種液體的加熱時間,加熱時間長的吸收熱量多;

      C、用同一熱源加熱,相同的加熱時間,甲乙液體吸收的熱量就是相同的;

      D、在橫軸上找一點,保證加熱時間相同;過這點做縱軸的平行線,與甲乙兩種液體的圖象有交點,再過交點做橫軸的平行線,與縱軸上有交點,比較甲乙升高溫度的關系.

      【解答】解:A、根據(jù)下面的圖象可知:質量相同的甲乙兩種液體升高相同的溫度,甲的加熱時間更長,吸收的熱量更多,根據(jù)公式Q吸=cm(t﹣t0),質量、升高的溫度一定時,吸收的熱量和物質的比熱容成正比,甲吸收的熱量多說明甲的比熱容大,所以A是正確的;

      B、根據(jù)下面的圖象可知:質量相同的甲乙兩種液體升高相同的溫度,甲的加熱時間更長,吸收的熱量更多,所以B是錯誤的;

      C、同一熱源加熱,相同的時間內甲乙兩種液體吸收的熱量就是相同的,所以C是錯誤的;

      D、根據(jù)下面的圖象可知:質量相同的甲乙兩種液體加熱相同的時間,乙的溫度升高值更大,所以D是錯誤的.

      圖象如下:

      故選A.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的是我們對于圖象的分析能力,圖象的分析是初中學生必須掌握的一種能力;

      近幾年的中考,圖象分析題的比例是越來越大,這類題要引起注意.

       

      16.一個四沖程熱機的飛輪轉速為1800r/min,它1s完成了( ?。?/p>

      A.30個沖程,做了30次功????????????? B.60個沖程,做了60次功

      C.120個沖程,做了30次功????????????? D.60個沖程,做了15次功

      【考點】內燃機的四個沖程.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兩個方面的知識;

      (1)汽油機的一個工作循環(huán)由吸氣沖程、壓縮沖程、做功沖程、排氣沖程四個沖程組成.在一個工作循環(huán)中曲軸轉2圈,飛輪轉2周,做功一次.

      (2)1800r/min的含義:它表示熱機的飛輪每分鐘轉1800圈.

      【解答】解:四沖程熱機的飛輪轉速為1800r/min,則該飛輪每秒鐘轉30圈.

      因為一個工作循環(huán)飛輪轉2圈,完成四個工作沖程,做功1次,所以飛輪轉30圈共完成60個沖程,做功15次.

      由上述可知選項A、B、C都不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熱機飛輪轉速的含義以及對熱機工作循環(huán)中各沖程情況的了解.

       

      二、實驗,探究題

      17.(2015春?黃岡校級期末)兩個同樣的燒杯,內裝溫度、質量相同的水和某種液體,用同樣的酒精燈加熱,每隔1min記錄一次它們的溫度,測得如下數(shù)據(jù):

      時間/min

      0

      1

      2

      3

      4

      5

      水的溫度/℃

      20

      22

      24

      26

      28

      30

      某種液體的

      溫度/℃

      20

      23

      26

      29

      32

      35

      回答下列問題:

      (1)在加熱時間相同的條件下,升溫快的是 某種液體?。?/p>

      (2)如果它們升高相同的溫度, 水 吸收的熱量多;

      (3)由此可根據(jù)公式 Q=cm△t ,推出C水 > C液(填“>”“<”或“=”)

      (4)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可算出C液= 2.8×103J/(kg?℃)?。?/p>

      【考點】控制變量法與探究性實驗方案.

      【分析】(1)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直觀看出升溫快的液體;

      (2)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吸收相同熱量,液體溫度的變化,然后推理可知,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熱量的多少;

      (3)根據(jù)公式Q吸=cm(t﹣t0),在吸收熱量、質量相同的情況下,根據(jù)溫度的變化值和比熱容成反比可知水的比熱容和液體比熱容的大小關系.

      (4)已知水的比熱容,根據(jù)水的比熱容,以及水和某種液體比熱容的關系,即可求出某種液體的比熱容.

      【解答】解:(1)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吸收相同的熱量,水的溫度從20℃升高到30℃;某種液體的溫度從20℃升高到35℃,因此在加熱時間相同的條件下,升溫快的是某種液體;

      (2)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吸收相同的熱量,水的溫度從20℃升高到30℃;某種液體的溫度從20℃升高到35℃,因此都從20℃升高到30℃,某種液體加熱的時間短,故如果它們升高相同的溫度,水吸收的熱量多;

      (3)根據(jù)Q=cm△t可知,在吸收熱量、質量相同的情況下,溫度的變化值和比熱容成反比,又因為某種液體的溫度變化快,故某種液體的比熱容小,即C水大于C液;Q

      (4)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在加熱相同的時間,如1min,水和某種液體的吸收的熱量是相同的,水的溫度升高了2℃,某種液體溫度升高了3℃,水和這種液體升高的溫度之比是2:3;

      根據(jù)Q吸=cm(t﹣t0)可知:在質量和吸收的熱量相同時,物質升高的溫度和物質的比熱容成反比,水和這種液體升高的溫度之比是2:3,水和這種液體的比熱容之比就是3:2.

      這種液體的比熱容等于4.2×103J/(kg?℃)×=2.8×103J/(kg?℃).

      故答案為:(1)某種液體;(2)水;(3)Q=cm△t;>;(4)2.8×103J/(kg?℃).

      【點評】此題考查了我們對于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能力,以及根據(jù)Q吸=cm(t﹣t0)計算吸收熱量的能力,是一道重點題.

       

      18.(2016?山亭區(qū)模擬)為了探究物體溫度升高時吸收熱量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實驗室中準備了以下儀器:兩個規(guī)格相同的電加熱器,兩個相同的酒精燈,兩個相同的燒杯,兩支溫度計,手表,鐵架臺,火柴,適量的水和煤油.

      (1)為了完成實驗,還需要的儀器有 天平 .

      (2)為了準確地控制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在上述提供的熱源中,選 兩個規(guī)格相同的電加熱器 比較合理. 實驗中通過 控制加熱時間 來控制吸收熱量的多少.

      (3)某小組實驗中記錄了實驗數(shù)據(jù)(見表),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看出;同種物質升高相同溫度時,吸收的熱量與物質的 質量 有關;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看出:質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與物質的 種類 有關.

      物質

      次數(shù)

      質量m/Kg

      升高的溫度△t/℃

      加熱的時間t/min

      第一次

      0.1

      10

      2

      第二次

      0.2

      10

      4

      煤油

      第三次

      0.1

      10

      1

      第四次

      0.2

      10

      2

      【考點】探究比熱容的實驗.

      【分析】(1)實驗中需要測出物質的質量,據(jù)此選擇實驗器材;

      (2)要準確控制吸收相同的熱量,要選擇易于控制的熱源;用相同的加熱器加熱,在相等時間內物體吸收的熱量相等,可以用加熱時間的長短來比較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

      (3)根據(jù)控制變量法的要求分析表中實驗數(shù)據(jù),根據(jù)實驗控制的變量與實驗現(xiàn)象得出實驗結論.

      【解答】(資陽市中考物理)解:

      (1)由熱量公式Q=cm△t可知,實驗時需要測出水和煤油的質量,因此需要的實驗器材是:天平;

      (2)電加熱器易于控制產(chǎn)生熱量的多少,因此為了準確地控制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應選電加熱器作為熱源.

      用相同的電熱器給液體加熱,相等時間內液體吸收的熱量相等,因此實驗中通過控制加熱時間來控制吸收熱量的多少.

      (3)由表中第1、2 次或第3、4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液體的種類和升高的溫度相同而液體的質量不同,加熱時間不同(即液體吸收的熱量不同),由此可知:同種物質升高相同溫度時,吸收的熱量與物質的質量有關;

      由第1、3 次或第2、4 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液體的質量和升高的溫度相同而液體種類不同,加熱時間不同(即液體吸收的熱量不同),由此可知:質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與物質的種類有關.

      故答案為:(1)天平.(2)兩個規(guī)格相同的電加熱器;控制加熱時間.(3)質量;種類.

      【點評】本題是探究液體溫度升高時吸收熱量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注意用好控制變量法.

       

      19.如圖3所示為研究物質比熱容的實驗裝置,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盛有質量相等、初溫相同的水和煤油,用兩個相同的“熱得快”對其加熱.實驗時為比較水和煤油吸熱本領的大小,我們可以加熱相同的時間,觀察 水和煤油溫度的變化量 的不同;也可以 加熱到相同的溫度,比較加熱時間的長短?。畬嶒炛小盁岬每臁蓖姇r間的長短反映水和煤油 吸收熱量 的多少.

      【考點】探究比熱容的實驗.

      【分析】(1)要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有兩種辦法:①讓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加熱相同的時間,看溫度的變化值,溫度變化值大的物質吸熱能力弱;②將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加熱到相同的溫度,比較加熱時間的不同,加熱時間長的物質吸熱能力強.

      (2)用兩個相同的熱得快對兩種液體加熱,加熱時間越長液體吸收的熱量越多.

      【解答】解:(1)比較水和煤油吸熱本領的大小,可以加熱相同的時間,觀察水和煤油溫度的變化量,溫度變化量越大說明吸熱能力弱;也可以加熱到相同的溫度,比較加熱時間的長短,加熱時間長的吸熱能力強.

      (2)用兩個完全相同的加熱器,加熱時間的長短反映了水和煤油吸收熱量的多少.

      故答案為:水和煤油溫度的變化量;加熱到相同的溫度,比較加熱時間的長短;吸收熱量.

      【點評】此題考查的是比較不同物質吸熱能力的方法,是一道基礎題.

       

      四、計算題(6+6=共12分)

      20.為了測定鉛的比熱容,把質量為200g的鉛塊加熱到98℃,再投入到80g的12℃的水中,混合后水的溫度為18℃.若不計熱損失,

      求(1)水吸收的熱量.?

      (2)鉛的比熱容.

      【考點】熱量的計算.

      【分析】(1)知道水的質量、水的初溫和末溫、水的比熱容,利用吸熱公式Q=cm△t求水吸收的熱量;

      (2)知道鉛塊的質量、鉛塊的初溫和末溫,利用熱平衡方程Q吸=Q放求鉛的比熱容.

      【解答】解:已知:m鉛=200g=0.2kg;t0鉛=98℃,m水=80g=0.08kg,t0水=12℃,t=18℃;

      (1)水吸收的熱量:

      Q吸=c水m水(t﹣t0水)

      =4.2×103J/(kg?℃)×0.08kg×(18℃﹣12℃)

      =2.016×103J;

      (2)因為不計熱損失,Q吸=Q放,

      由Q放=cm(t0﹣t)得鉛的比熱容:

      c鉛===126J/(kg?℃).

      答:(1)水吸收的熱量為2.016×103J;

      (2)鉛的比熱容是126J/(kg?℃).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對吸熱公式、放熱公式、熱平衡方程的掌握和運用,計算時注意單位統(tǒng)一.

       

      21.用燃氣灶燒水,燃燒0.5kg的煤氣,使50kg的水從20℃升高到70℃.已知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煤氣的熱值為4.2×107J/kg.求:

      (1)0.5kg煤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

      (2)水吸收的熱量.

      (3)燃氣灶燒水的效率.

      【考點】熱量的計算.

      【分析】(1)已知煤氣的質量和熱值,可利用公式Q放=mq計算這些煤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總能量).

      (2)知道水的比熱容、水的質量、水的初溫和末溫,利用公式Q吸=cm(t﹣t0)計算水吸收的熱量(有用能量).

      (3)求出了水吸收的熱量和煤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利用公式η=計算煤氣灶的效率.

      【解答】解:

      (1)0.5kg煤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

      Q放=m煤氣q=0.5kg×4.2×107J/kg=2.1×107J;

      (2)水吸收的熱量:

      Q吸=cm(t﹣t0)

      =4.2×103J/(kg?℃)×50kg×(70℃﹣20℃)

      =1.05×107J;

      (3)煤氣灶的效率:

      η==×100%=50%.

      答:

      (1)0.5kg煤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為2.1×107J;

      (2)水吸收的熱量為1.05×107J;

      (3)燃氣灶燒水的效率為50%.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熱傳遞過程中的吸熱公式、燃料燃燒放出熱量公式、熱效率公式的理解和靈活運用,知道哪些是有用能量、哪些是總能量是關鍵.

      查看更多【資陽物理試題】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