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李白號稱青蓮居士。李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歌給我們傳達出了一種豪放曠達的情懷以及精神。李白雖與杜甫合稱為“大李杜”,但他們生活的時代卻是截然相反的,不同于杜甫時代的戰(zhàn)火連天、局勢動蕩,家破人亡;李白生活的時代正好是盛唐時期,百姓生活比較安定。
第一,渴望建功立業(yè)、展示自己的治世之才,對社會和官場的不滿,懷才不遇的憤懣。李白很多詩歌中都用豪邁奔放、曠達直爽的筆墨描繪了一個美好的官場和世界,但這與現(xiàn)實恰恰相反,在形成一種強烈反差的同時,也體現(xiàn)了除了李白對清明官場的一種渴望。
第二,憂國憂民的情懷,既渴望自由和理想,又希望能夠得到重用,完成自己的抱負。李白后期的詩歌中就體現(xiàn)出了一種及時行樂的勸諫,激情于大自然,希望能夠用自然的清靜來安撫自己的心靈。這也展現(xiàn)出了他對現(xiàn)實的無奈。
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明堂賦》《早發(fā)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chuàng)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其詩歌總體風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時代的繁榮景象,也揭露了統(tǒng)治階級的荒淫和腐敗,表現(xiàn)出蔑視權貴,反抗傳統(tǒng)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
李陽冰《草堂集序》:李白字太白。涼武昭王暠九世孫。蟬聯(lián)珪組,世為顯著。中葉非罪,謫居條支,易姓與名。然自窮蟬至舜,五世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嘆焉。神龍之始,逃歸于蜀,復指李樹,而生伯陽。驚姜之夕,長庚入夢,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稱太白之精,得之矣。
杜甫曾經這樣評價過李白的文章: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更有一首詩叫《贈李白》: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李白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李白是中國歷史上十分有名的詩人,他的詩歌被杜甫評價是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李白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自稱“青...
李白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據《新唐書》記載,...
《送友人》送的人是杜甫。根據研究資料介紹,《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寫舉杯與杜甫握別,《送友人》是寫杜甫剛剛離去,《沙丘城下寄杜甫》寫思念好友杜...
李白詩歌的主要思想:(1)強烈的積極向上的精神,歌唱理想,同時也反映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如《將進酒》、《行路難》。(2)反權貴、反傳統(tǒng)的傲岸精...
李白比杜甫大十一歲。李白701年出生,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
李白與杜甫是同時代的詩人,李白長杜甫十一歲。嚴格說,沒有什么直接親屬關系,二人是朋友關系,李白比杜甫大,對杜甫來說李白算是亦兄亦友。后人合稱...
以月亮為杯,影子為友,你將大唐的太陽推向天空,唐詩披著三千丈白,醉了比桃花潭更深的友情。天門山只是一個小小的酒嗝,千里江陵只不過是一句短短的...
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出自宋代朱敦儒的《鷓鴣天·西都作》,全詩如下: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曾批給雨支風券,累上留云借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