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傳》主要講了三個英雄人物的故事,一是貝多芬,其次是米開朗琪羅,三是托爾斯泰。在羅曼羅蘭的筆下,我們看見,英雄也不是完人,他們也存在著自己的弱點,他們甚至不能被稱作成功,但他們一生都在追求,一生都在克服苦難。
《名人傳》,是由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國著名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羅曼·羅蘭創(chuàng)作的人物傳記作品,它包括《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三部傳記。
小說敘述了德國音樂家貝多芬、意大利畫家和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苦難和坎坷的一生,贊美了他們的高尚品格和頑強奮斗的精神。
貝多芬,他的音樂受到歡呼,他的困難卻幾乎無人問津,在生命的末日寫出了不朽的《歡樂頌》。米開朗琪羅,每從事一項工程,都必然遭到一批小人的嫉妒和怨恨,他同貝多芬一樣終身未婚,沒有能享受到真正的愛情。他直到臨終前幾天還整天站著塑像,終于留下傳世杰作。托爾斯泰,要面對整個貴族上流社會,以至被教會開除教籍。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下定了擺脫貴族生活的決心。
羅曼·羅蘭(1866年1月29日-1944年12月30日),20世紀的法國現(xiàn)代文學家、傳記作家、音樂評論家、社會活動家。羅曼·羅蘭1866年生于法國克拉姆西,1889年畢業(yè)于巴黎高等師范學院史學系,他創(chuàng)作了《約翰·克利斯朵夫》《母與子》(又名《欣悅的靈魂》)等作品,并獲得1915年諾貝爾文學獎。他一生堅持自由、真理、正義,為人類的權利和反法西斯斗爭奔走不息,被稱為“歐洲的良心”。
不得不承認羅曼·羅蘭將我們領向了一個很少有人涉足的、神圣的、屬于偉人的領域。讓我們了解了很多曾不知曉的事情,或許我最大的收獲將會是對這三位偉大的人的新的認知吧。
三位名人承受著各種苦難,卻依然堅定自己的藝術追求,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財產,而他們與命運抗爭的勇氣與精神,更值得我們學習。
也許人生會有很多不如意,但并不能否定我們的人生價值。有理想才有希望,花謝了它還會再開,人生也是如此。
塵埃已經落定,歷史不可更改,過去的低谷早已隨風逝去,眼前的努力才是關鍵。學會愛,學會憐憫,學會付出,學會回報,學會分享,恐怕這就是成功的含義。
“詹何釣魚”出自《列子·湯問》。主要內容為:詹何用單股的蠶絲做釣魚的絲繩,用彎芒刺做鉤,用細竹竿做釣竿,用剖開的米粒做為釣餌,在有百仞深的深...
《朝花夕拾》五猖會主要內容:主要記敘“我”對兒時急切盼望觀看迎賽神節(jié)的急切心情及父親逼“我”背誦詩經時“我”的痛苦感受《五猖會》記敘了迎神賽...
《范愛農》主要通過追敘自己在日本留學時和回國后與范愛農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描述了范愛農在革命前不滿黑暗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備受迫害的...
《阿Q正傳》以辛亥革命前后閉塞的農村小鎮(zhèn)未莊為背景,塑造了阿Q這個身心受到嚴重戕害的落后農民的典型。他無家無地無固定職業(yè),以出賣勞力為生,備...
《盼》出自鐵凝的《夜路》,《盼》講的是媽媽給“我”買了一件新雨衣,而從那以后“我”每天總是盼著下雨。一天放學后,終于掉了雨點兒,“我”想出了...
《瑣記》是散文集《朝花夕拾》一書中第八篇文章,作者是魯迅先生。作品介紹了魯迅先生沖破封建束縛,為追求新知識,離家求學至出國留學的一段生活經歷...
《家》是中國作家巴金的長篇小說,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兩部為《春》、《秋》,《家》被認為是巴金的代表作之一。最早于1931年在《時報》開...
《在柏林》的主要內容是:一個在戰(zhàn)爭中失去了三個兒子的老兵,在被迫上前線之前,將他神志不清的妻子送往瘋人院。在車廂里,老婦人奇特的舉動引起了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