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蜀道難》、《將進酒》、《早發(fā)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李白詩中常將想象、夸張、比喻、擬人等手法綜合運用,從而造成神奇異彩、瑰麗動人的意境,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義詩作給人以豪邁奔放、飄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詩歌對后代產(chǎn)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中唐的韓愈、孟郊、李賀,宋代的蘇軾、陸游、辛棄疾,明清的高啟、楊慎、龔自珍等著名詩人,都受到李白詩歌的巨大影響。
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chuàng)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于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詩雄奇飄逸,藝術(shù)成就極高。他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的自然風光,風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義精神,達到了內(nèi)容與藝術(shù)的統(tǒng)一。他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fā)內(nèi)心的情感為主。李白的詩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shù)魅力,這也是他的詩歌中最鮮明的藝術(shù)特色。
《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夜宿山寺》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怨情》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秋浦歌》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李白《送友人》送的人是杜甫。根據(jù)研究資料介紹,《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寫舉杯與杜甫握別,《送友人》是寫杜甫剛剛離去,《沙丘城下寄杜甫》寫思念好...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
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因為在李白的詩詞中李白經(jīng)常使用想象、夸張、比喻、擬人等手法,營造出神奇異彩、瑰麗動人的意境,充滿了浪漫主義的色彩。浪漫主...
李白被稱為“詩仙”,是唐代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且流傳至今的佳作也很多,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
李白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李白是中國歷史上十分有名的詩人,他的詩歌被杜甫評價是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李白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自稱“青...
李白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據(jù)《新唐書》記載,...
《送友人》送的人是杜甫。根據(jù)研究資料介紹,《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寫舉杯與杜甫握別,《送友人》是寫杜甫剛剛離去,《沙丘城下寄杜甫》寫思念好友杜...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