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編三絕的故事:孔子到了晚年,喜歡讀《周易》。春秋時期沒有紙,字是寫在一片片竹簡上的,要寫許多竹簡,還必須用牛皮繩子,把這些竹簡便連在一起,平時卷起來放著,讀的時候就打開。《周易》文字艱澀,內(nèi)窄隱晦,孔子就翻來覆去地讀,這樣讀來讀去把編聯(lián)竹簡的牛皮繩子磨斷了許多次,這就是韋編三絕成語的由來。
孔子到了晚年,喜歡讀《周易》。春秋時期沒有紙,字是寫在一片片竹簡上的,要寫許多竹簡,還必須用牛皮繩子,把這些竹簡便連在一起,平時卷起來放著,讀的時候就打開?!吨芤住肺淖制D澀,內(nèi)窄隱晦,孔子就翻來覆去地讀,這樣讀來讀去把編聯(lián)竹簡的牛皮繩子磨斷了許多次,這就是韋編三絕成語的由來。
韋編三絕,本指孔子勤讀《易經(jīng)》,致使編聯(lián)竹簡的皮繩多次脫斷。后用來比喻讀書勤奮,刻苦治學(xué)。出自:《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讀《易》,韋編三絕?!?/p>
春秋時期的書,主要是以竹子為一根竹簡上寫字,多則幾十個字,少則八九個字。一部書要用許多竹簡,通過牢固的繩子之類的東西按次序編連起來才最后成書,便于閱讀。通常,用絲線編連的叫“絲編”,用麻繩編連的叫“繩編”,用熟牛皮繩編連的叫“韋編”,其中為熟牛皮繩最為結(jié)實。像《周易》這樣厚重的書,當(dāng)然是由許許多多竹簡通過熟牛皮繩編連起來的。
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復(fù)復(fù)把《周易》全部讀了許多遍,又附注了許多內(nèi)容,不知翻開來又卷回去地閱讀了多少遍。通常認(rèn)為,孔子這樣讀來讀去,把串連竹簡的牛皮帶子也給磨斷了幾次,不得不多次換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讀書勤奮用功。
即使讀書讀到了這樣的地步,孔子還說:“假如讓我多活幾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周易》的文與質(zhì)了?!?/p>
1、哥哥讀書總是習(xí)慣反覆研讀,簡直到了韋編三絕的地步!
2、十幾年來,他潛心道家研究,韋編三絕,終于成為這一領(lǐng)域的大師。
3、要想把這本書吃透,沒點兒孔夫子韋編三絕的精神還不行!
4、劉老先生讀書有韋編三絕的精神,所以他對每一本書的內(nèi)容都瞭若指掌。
5、我們要效法孔子那種韋編三絕的好學(xué)精神,不應(yīng)虛應(yīng)故事,不求甚解。
6、孔子讀《易》韋編三絕、匡衡鑿壁借光的美談千古傳頌。
7、我們讀書如果能做到韋編三絕,就一定會取的很大進(jìn)步。
陶淵明的代表作有:《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記》《歸園田居》《五柳先生傳》《飲酒二十首》等。陶淵明傳世作品共有詩125首,文12篇,被后人編為《...
《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是杜甫創(chuàng)作的七言律詩。此詩選自《全唐詩》,作于公元761年(唐代宗上元二年)。杜甫(詩圣)時年五十歲,居于成都草堂。...
危在旦夕的意思是危險就在眼前,比喻危險在短時間內(nèi)即將來臨?!墩f唐》第六二回:“如今紫金關(guān)危在旦夕,父王因赦孤家出牢,立功折罪?!蔽T诘┫υ炀?..
始料未及意思是沒有想到的,在意料之外的?!笆肌辈皇恰伴_始”的意思,而應(yīng)該解釋為“起初,最初”的意思,如果解釋為“開始”,那么就違背了后面的“...
牙牙學(xué)語是對的。牙牙學(xué)語表示的是嬰兒咿咿呀呀地學(xué)大人說話:幼兒的早期教育從牙牙學(xué)語階段開始。牙牙學(xué)語出自唐·司空圖《障車文》:“二女則牙牙學(xué)...
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的意思是指說出的話一定要足以信任,行動了就一定要有結(jié)果,有了結(jié)果必定要守信。出自《論語·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
磬和罄的區(qū)別是指代不同、偏旁不同、字源不同。磬指古代打擊樂器,形狀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懸掛。罄指本義為器中空,引申為盡,用盡。磬指這個字...
胸字讀音為:xiōng;胸字的組詞有:胸襟:讀xiōngjīn,指心情、志趣、抱負(fù)等,胸襟開闊。胸口:讀xiōngkǒu,指胸骨下端附近。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