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是威廉·莎士比亞所有戲劇中篇幅最長的一部,也是莎士比亞最負盛名的劇本,具有深刻的悲劇意義。復雜的人物性格以及豐富完美的悲劇藝術手法,代表著整個西方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的最高成就。同《麥克白》、《李爾王》和《奧賽羅》一起組成莎士比亞“四大悲劇”。
哈姆雷特是出身高貴的丹麥王子,從小受人尊敬且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他眼里一切都是美好的,相信生活的真善美并且向往這種生活。
其次哈姆雷特是一個充滿矛盾的形象。一方面他接受了人文主義的影響,心中充滿了美好的理想,希望生活中的一切如理想一樣完美。而現(xiàn)實生活的一系列意外打破了他的理想。他像一個思想家那樣地思考許多哲學問題,卻找不到答案。于是他要為父報仇,可是他內(nèi)心又是矛盾,因為他想的不光只是為父報仇,而是扭轉整個乾坤。在這樣艱巨的任務面前,他想要行動也行動不起來。
另外哈姆雷特是一個悲情式的英雄,他始終堅持自己的原則,即使充滿了復仇的怒火,他也不濫用暴力。他對生活由充滿信心到迷茫到再次堅定,在磨煉的過程中他通過親身的經(jīng)歷和自己的思考來提升自己。
《哈姆雷特》是悲劇的集大成者。哈姆雷特與奧菲莉亞的悲劇性愛情是其中重要的悲劇元素。他們原本純潔的愛情由于時勢的逼迫、壞人的利用和人性中弱點的暴露而最終凋零。在這一由深愛到失控再至枯萎的感情發(fā)展過程中折射出了當時歐洲社會的現(xiàn)狀(權力在社會中的地位和封建王朝內(nèi)部的腐敗)和人性中有缺陷乃至是丑惡的一面,對深化主題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整個英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但應該指出,《哈姆雷特》畢竟是一部以復仇為主題的悲劇,這段悲劇性的愛情僅是故事中的一個輔助性的情節(jié),是為主題服務的。因此,應結合整個劇本從整體上來把握它,不能簡單地夸大其作用。
《哈姆雷特》是由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創(chuàng)作于1599年至1602年間的一部悲劇作品。戲劇講述了叔叔克勞狄斯謀害了哈姆雷特的父親,篡取了王位...
《哈姆萊特》描寫的是丹麥王子哈姆萊特為父報仇的故事。王子于德國留學期間,父王為其弟克勞狄斯所殺,兇手掩蓋真相,篡奪王位,迎娶王嫂;哈姆萊特費...
《哈姆雷特(Hamlet)》是由威廉·莎士比亞創(chuàng)作于1599年至1602年間的一部悲劇作品。戲劇講述了叔叔克勞狄斯謀害了哈姆雷特的父親,篡取...
描述丹麥王駕崩后,守夜衛(wèi)兵看見老王幽魂出現(xiàn)。告知哈姆雷特王子。而王子的叔父服喪未滿,即娶其嫂繼承王位。王子與幽魂對話,獲知叔父謀害父王之真相...
《哈姆雷特》是由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創(chuàng)作于1599年至1602年間的一部悲劇作品。復雜的人物性格以及豐富完美的悲劇藝術手法,代表著整個西...
《哈姆雷特》是由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創(chuàng)作于1599年至1602年間的一部悲劇作品。戲劇講述了叔叔克勞狄斯謀害了哈姆雷特的父親,篡取了王位...
《哈姆雷特》是由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創(chuàng)作于1599年至1602年間的一部悲劇作品。戲劇講述了叔叔克勞狄斯謀害了哈姆雷特的父親,篡取了王位...
多讀書可以使人進步,下面介紹的是哈姆雷特主要內(nèi)容,僅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