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邊塞詩人代表人物:高適是我國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世稱“高常侍”。 作品收錄于《高常侍集》。高適與岑參并稱高岑”,其詩作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fā)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
1、高適是我國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世稱“高常侍”。 作品收錄于《高常侍集》。高適與岑參并稱高岑”,其詩作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fā)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
2、岑參(約715年一770年),漢族,原籍南陽(今屬河南新野),遷居江陵(今屬湖北),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去世之時56歲。
其詩歌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雄偉,想象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尤其擅長七言歌行?,F(xiàn)存詩403首,七十多首邊塞詩,另有《感舊賦》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銘兩篇。
3、王昌齡(698一756),字少伯,河?xùn)|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nóng)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
4、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一761年),字摩詰,漢族,河?xùn)|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中進士,任太樂丞。
盛唐的邊塞詩人具有美學(xué)風格,它包含了:雄渾、磅礴、豪放、浪漫、悲壯、瑰麗等各個方面。 總體上講它體現(xiàn)出了一種陽剛之美。在邊塞詩中,一方面以夸張對比襯托的手法對戰(zhàn)爭殘酷,環(huán)境惡劣進行展示,如“戰(zhàn)士軍前半生死”,“黃金百戰(zhàn)穿金甲”,“孤城落日斗兵稀”。但另一方面,邊塞詩人更凸顯人面對戰(zhàn)爭時奔涌出的巨大精神力量。
王維是盛唐時期的詩人,王維,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xùn)|蒲州(今山西永濟)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畫家。王維出身河?xùn)|王氏,于唐玄宗開元九年(...
紅星照耀中國的第五篇名稱為長征,本章講述紅軍從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到紅軍長征勝利的全過程,其中包括突破四道封鎖線、飛奪瀘定橋、過雪山草地、翻越藏...
發(fā)閭左謫戍漁陽翻譯:朝廷征發(fā)貧苦人民去駐守漁陽。出自《陳涉世家》,《陳涉世家》是漢代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司馬遷創(chuàng)作的史傳文,列于《史記》第四十八篇...
偏旁不同:“雎”字的偏旁是“且”;而“睢”字的偏旁是“目”。讀音不同:“雎”讀作ju,音調(diào)為一聲;而“睢”是一個多音字,其既可以讀作sui(...
ke多用于口語,意義同“殼qiao”,比如蛋殼、彈殼等等;qiao的意思是堅硬的包裹物,常見的如地殼。基本字義殼[ké]堅硬的外皮:雞蛋~兒...
《蜀道難》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代表詩作。此詩襲用樂府舊題,以浪漫主義的手法,展開豐富的想象,藝術(shù)地再現(xiàn)了蜀道崢嶸、突兀、強悍、崎嶇等奇麗驚險和...
“的”的前面一般是用來修飾或者是限制后面的事物,而說明“的”后面的事物是怎么樣的。“地”一般是用來形容“地”后面的動作,說明地后面的動作怎么...
puton和put…on的區(qū)別:兩者詞意不同、用法不同、側(cè)重指代不同。在詞意上,puton的意思是“穿上;穿;戴”,put…on的意思是“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