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之郭的“郭”指的是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墻這句話出自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本文中,我整理了相關(guān)知識,歡迎閱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
七里之郭的郭意思是: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墻。全句“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币馑际牵悍綀A三里的內(nèi)城,方圓七里的外城,從四面圍攻它卻不能取勝。這句話出自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釋義為方圓三里的內(nèi)城,方圓七里的外城。
出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者是孟子。該文章指站在正義、仁義方面,會得到多數(shù)人的支持幫助,違背道義、仁義,必然陷于孤立。通過對“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的比較,層層遞進,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孟子:姬姓,孟氏,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期鄒城人。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并稱“孔孟”。
三里之城,內(nèi)城(正方形)邊長1500米;七里之郭,外城(正方形)邊長3500米。出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十以內(nèi)的加法口訣,其實就是一至九的乘法口訣。具體為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一四得四,一五得五,一六得六,一七得七,一八得八,一九得九。...
受命于天既壽永昌是秦國李斯所書,刻在傳國玉璽上面,以作為“皇權(quán)神授、正統(tǒng)合法”之信物?!皞鲊癍t”,又稱“傳國璽”、“傳國寶”,為中國歷代皇...
一寸光陰不可輕的上一句是少年易老學難成。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出自宋代朱熹的《勸學詩》。解釋: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獲...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思: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該句出自《論語·學而》,《論語》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
10以內(nèi)的數(shù)包括10,10以上的數(shù)也包括10。一般10是包括到10以上的。用數(shù)學寫出來就是:10以下(x),10>x,10以上(x),10≤...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是一句古語,意思是學習就像逆水行舟一樣,如果不前進就會后退。這句話告訴我們,學習是一個不斷前進的過程,如果我們停滯不...
具體根據(jù)鋼板的厚度決定,通常鋼板的密度為7850千克/立方米,鋼板的重量計算公式為:重量=面積×厚度×密度,假設(shè)一個鋼板厚度為10毫米,即1...
今之眾人的眾人是指一般人的意思。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譯文:現(xiàn)在的人,他們遠不如(古時的)圣人,但卻認為向老師求學可恥。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