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最早是出現(xiàn)在顧炎武的《日知錄·正始》中的概念,背景是清軍入關。他的原句是:“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p>
以八字成文的語型,是出自于梁啟超。意為保護一個國家政治系統(tǒng)不致被傾覆,是帝王將相和文武大臣的職責;而天下蒼生、民族文化的興盛、滅亡,關乎所有人的利益,因此,每一個老百姓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原文
“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于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薄Z出顧炎武:《日知錄》卷十三《正始》。
釋義
“亡國”與“亡天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亡國”是指改朝換代,換個王帝,國號。而仁義道德得不到發(fā)揚光大,統(tǒng)治者虐害人民,人民之間也紛爭不斷,是天下將滅亡。保國這類事只需由王帝及大臣和掌握權力的人去謀劃。但是“天下”的興亡,則是低微的百姓也有責任。
“率獸食人”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率:帶領。帶著野獸來吃人。比喻統(tǒng)治者虐害人民;“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
進入初二后就要學習物理,對于剛接觸到物理的學生多數(shù)都是一知半解,有的學生可能暑假銜接班已經(jīng)提前學習過一遍物理,但是到了做題的時候,卻并不順利...
“無謂的掙扎”意思是做沒有用的掙扎。盡力支撐或擺脫是掙扎,無謂一詞有兩方面意思,一方面指不具備意義或結(jié)果毫無價值,還有一方面指毫無價值。出自...
一曝十寒的意思是即使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一天,凍十天,也不能生長。比喻學習或工作一時勤奮,一時又懶散,沒有恒心。出自孟子、其弟子及其再傳弟...
驚弓之鳥告訴了我們細致的觀察、嚴密的分析、準確的判斷需要通過長期刻苦的學習和實踐才能培養(yǎng)出來。做人做事要光明磊落,品行端正,方能心安理得,問...
時間狀語,是指表示時間的詞或詞組,一般放在句子的末尾或開頭。表某個動作或完成對應的時間。一般,一個時間狀語對應一種時態(tài)。一般現(xiàn)在時表示一般狀...
孺子可教是一則來源于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于西漢·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叭孀涌山獭钡脑x是小孩子是可以教誨的,喻指年輕人...
初三英語是中考的重要科目之一,對學生的中考成績有重要影響。為了幫助家長了解如何提高初三的英語成績,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和建議。
于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風意思是在剩余下的人生道路上,我們都要各自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即使我們遠隔千里,但是相同的理想和愿望會讓我們前進的動力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