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故事雖然是傳說,但是卻寄托了我國古代人民的信仰和希望。下面是古代十大神話故事傳說,歡迎閱讀。
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之一,創(chuàng)世女神女媧化生萬物,每天至少能創(chuàng)造出七十樣東西,開世造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她是古老相傳的大母神。
相傳女媧以泥土仿照自己摶土造人,創(chuàng)造并構(gòu)建人類社會;又替人類立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兩性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也被傳為主職姻緣與情愛的皋禖古神。
女媧是中華民族的母親,華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她慈祥地創(chuàng)造了生命,又勇敢地照顧生靈免受天災(zāi),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創(chuàng)世神和始母神。
“在上古時期,有個叫夸父的人,他想要追趕太陽。當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他感到口干舌燥,就將黃河和渭水的水都喝干了,但是依舊口渴。他想去喝北方大澤的水,但是還沒有趕到,就被渴死了。于是他的手杖化作了桃林,身軀變成了山脈,血液變成了河流?!?/p>
文學家蕭兵先生在其《盜火英雄:夸父與普羅米修斯》一書中稱:夸父逐日是為了給人類采擷火種,使大地獲得光明與溫暖??涓甘恰氨I火英雄”,是中國的普羅米修斯。蕭先生的看法,頗有幾分浪漫色彩。
在很早很早以前,因為后羿射日立了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不久,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娥。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遇到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jù)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臺的百寶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出去打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等后羿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nèi)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zhuǎn)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于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精衛(wèi)填海,是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之一,是指精衛(wèi)溺死在海中之后,化身為鳥,決定填平大海的故事。精衛(wèi)填海的神話中表現(xiàn)出了人類最本質(zhì)最永恒的東西:對生存的恐慌,以及一種敢于反抗、敢于斗爭、敢于犧牲的精神。”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宇宙混沌一片。有個叫盤古的巨人,在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萬八千年。
有一天,盤古忽然醒了。他見周圍一片漆黑,就掄起大斧頭,朝眼前的黑暗猛劈過去。只聽一聲巨響,混沌一片的東西漸漸分開了。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
天地分開以后,盤古怕它們還會合在一起,就頭頂著天,用腳使勁蹬著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盤古也隨著越長越高。這樣不知過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漸成形了,盤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盤古倒下后,盤古的頭化做了高山,四肢化成了擎天之柱,眼睛變成太陽和月亮,血液變成了江河,毛發(fā)肌膚都變成了花草,呼吸變成了風,喊聲變成了雷,淚水變成了甘霖雨露滋潤著大地。
盤古創(chuàng)造了天地,又把一切都獻給了天地,讓世界變得豐富多彩,盤古成為了最偉大的神。
遠古時代,四根擎天大柱傾倒,九州大地裂毀,天不能覆蓋大地,大地無法承載萬物,大火蔓延不熄,洪水泛濫不止,兇猛的野獸吃掉善良的百姓,兇猛的禽鳥用爪子抓取老人和小孩。
在這種情況下,女媧冶煉五色石來修補蒼天,砍斷海中巨鰲的腳來做撐起四方的天柱,殺死黑龍來拯救冀州,用蘆灰堆積起來堵塞住了洪水。天空被修補了,天地四方的柱子重新豎立了起來,洪水退去,中原大地上恢復了平靜。
兇猛的鳥獸都死了,善良的百姓存活下來。女媧背靠大地、懷抱青天,讓春天溫暖,夏天熾熱,秋天肅殺,冬天寒冷。她頭枕著方尺、身躺著準繩,當陰陽之氣阻塞不通時,便給予疏理貫通;當逆氣傷物危害百姓積聚財物時,便給予禁止消除。從此天地就永久牢固了。
女媧補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偉氣魄和大無畏的斗爭精神。出自西漢·劉安《淮南子·覽冥訓》:“于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
遠古的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xiàn)在天空,強烈的陽光把土地烤焦了,莊稼都枯萎了,人們熱得喘不過氣來,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因為天氣酷熱的緣故,一些妖怪猛獸,也都從干涸的江湖和悶熱的大森林里跑出來,殘害人類。
人類的災(zāi)難驚動了天帝,天帝命令箭神后羿下凡到人間,救助人類脫離苦難。后羿帶著天帝賜給他的一張紅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還帶著他美麗的妻子嫦娥一起來到人間。
到人間后,后羿先是勸說十個太陽每天輪流出來一個,這樣既給大地溫暖、給人類光明,又避免把大地烤得太熱,但是太陽們并不聽從后羿的勸說。被激怒的后羿開始了射日的戰(zhàn)斗。他從肩上除下那紅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向驕橫的太陽們射去,不久,十個太陽便被射下九個。天上只剩下了一個太陽,人類可以安居樂業(yè)了,因此他們非常感謝后羿的幫助。
后羿的功績,受到了其他天神的妒忌,他們到天帝那里去進讒言,使天帝疏遠了后羿。天帝最后決定把后羿和他的妻子嫦娥貶斥到人間,不許他們再回到天上。受了委曲的后羿和嫦娥只好隱居人間,靠后羿打獵為生,生活十分清苦。
大禹治水(鯀禹治水)是古代的漢族神話傳說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傳說。他是黃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時期,黃河泛濫,鯀、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堯、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負責治水。
大禹率領(lǐng)民眾,與自然災(zāi)害中的洪水斗爭,最終獲得了勝利。面對滔滔洪水,大禹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教訓,改變了"堵"的辦法,對洪水進行疏導,體現(xiàn)出他具有帶領(lǐng)人民戰(zhàn)勝困難的聰明才智;大禹為了治理洪水,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zhàn),置個人利益于不顧,"三過家門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盡心血與體力,終于完成了治水的大業(yè)。
上古時候,北山有個老頭愚公,他家門前有兩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他覺得這兩座大山擋住了他家的出路,出入很不方便。愚公九十歲的時候,把子孫們叫到面前,同大家商量,想把這兩座大山移走。子孫們聽了,都同意他的想法。
一家人不管老小都去挖山,挖下的土和石頭,用擔子挑到渤海灣去倒。這兩座山在上黨南部黃河附近,從這里到渤海灣去,來往一趟要走半年,因此往往是穿著棉衣去,換上單衣回來。他們一家這樣不停地干,感動了沿途許多人。
愚公有決心,有恒心,移山意志不變,帶領(lǐng)全家老少,日夜搬山不止。他這種行動,不但感動了大地上的男女老幼,而且也感動了上帝。上帝派了夸娥氏的兩個兒子幫助愚公移山。他們把一座山背到朔東,一座山背到雍南。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牛郎的孤兒,隨哥哥嫂子生活,嫂子對他不好,給了他九頭牛卻讓他領(lǐng)十頭回來,否則永遠不要回去。沮喪之時他得到高人指點,在山上發(fā)現(xiàn)了一頭生病的老黃牛,他悉心照料,才得知老牛原來是天上的金牛星被打下凡間,牛郎成功將其領(lǐng)回家。
后來在老牛的指點下,牛郎找到了下凡仙女們洗澡游玩的地方,拿起了其中一個的衣服,那個仙女名字叫織女,兩人相識,遁入愛河,后生育有龍鳳胎。但由于觸犯天規(guī),織女被帶回天界。老牛告訴牛郎,它死之后把皮做成鞋穿上就可以騰云駕霧。后來牛郎終于上了天界,眼看就要和織女團聚,被王母娘娘頭上銀簪所變的銀河攔住去路。天上的喜鵲被他們的愛情感動了,化作“鵲橋”,牛郎織女終于團聚。王母娘娘有些動容,后命每年農(nóng)歷七月初七,兩人才可在鵲橋相會。
之后,每年七夕牛郎就把兩個小孩放在筐中用扁擔挑起,上天與織女團聚,成為佳話。
起源不同:童話最初是群眾集體創(chuàng)作,在民間流傳。而成為文學的童話,中國始于辛亥革命時期;神話是“歷史上的人類童年時代的產(chǎn)物”。特點不同:童話常...
精衛(wèi)填海是神話故事成語。解釋:精衛(wèi):古代神話中的鳥名。精衛(wèi)銜來木石,決心填平大海。舊時比喻仇恨極深,立志報復。后比喻意志堅決,不畏艱難。出處...
封神榜是我們熟知的神話故事,書中有七位沒有被封神,這七位分別是李靖、金吒、木吒、哪吒、韋護、雷震子、楊戩。
后羿射日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人們難耐高溫。后羿力大無比,射掉了九個太陽,剩下現(xiàn)在的一個太陽,使溫度適宜人們居住。
后羿射日的故事內(nèi)容大致為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 人們難耐高溫,地上寸草不生。后羿力大無比,為了百姓能夠安居樂業(yè),求了射日弓,射掉了九個太陽,...
嫦娥奔月的故事傳頌千年,嫦娥后羿的故事也在詩文中、影視劇中屢次出現(xiàn)。下面是嫦娥奔月的故事簡介,歡迎閱讀。
夸父逐日是我國古代神話故事,流傳千年。夸父逐日如今也是一個成語,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
神話的三大特點:神話都是想象或幻想的;神話是遠古人類對所觀察或經(jīng)歷的自然界或社會現(xiàn)象的解釋和說明,只是它經(jīng)過了“幻想”的加工,成為了想象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