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色鬼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久久久久久五月天|综合专区亚洲无|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视频

        全國

        當(dāng)前位置:

      • 熱門地區(qū):
      • 選擇地區(qū):
      • ×
      當(dāng)前位置: 初三網(wǎng) > 初中語文 > 語文知識點 > 正文

      打草驚蛇的寓言故事和意思

      2020-01-13 10:12:43文/顏雨

      打草驚蛇以比喻做事不謹(jǐn)慎,行跡泄露,使對方有所警覺。接下來分享打草驚蛇的寓言故事和意思,供參考。

      打草驚蛇的寓言故事和意思

      寓言故事打草驚蛇

      南唐時候,當(dāng)涂縣(現(xiàn)安徽省馬鞍山市下轄的一個縣)的縣令叫王魯。這個縣令貪得無厭,財迷心竅,見錢眼開,只要是有錢、有利可圖,他就可以不顧是非曲直,顛倒黑白。在他做當(dāng)涂縣令的任上,干了許多貪贓枉法的壞事。

      常言說,上梁不正下梁歪。這王魯屬下的那些大小官吏,見上司貪贓枉法,便也一個個明目張膽干壞事,他們變著法子敲詐勒索、貪污受賄,巧立名目搜刮民財,這樣的大小貪官竟占了當(dāng)涂縣官吏的十之八九。因此,當(dāng)涂縣的老百姓真是苦不堪言,一個個從心里恨透了這批狗官,總希望能有個機會好好懲治他們,出出心中怨氣。

      一次,適逢朝廷派員下來巡察地方官員情況,當(dāng)涂縣老百姓一看,機會來了。于是大家聯(lián)名寫了狀子,控告縣衙里的主簿等人營私舞弊、貪污受賄的種種不法行為。

      狀子首先遞送到了縣令王魯手上。王魯把狀子從頭到尾只是粗略看了一遍,這一看不打緊,卻把這個王魯縣令嚇得心驚肉跳,渾身上下直打哆嗦,直冒冷汗。原來,老百姓在狀子中所列舉的種種犯罪事實,全都和王魯自己曾經(jīng)干過的壞事相類似,而且其中還有許多壞事都和自己有牽連。狀子雖是告主簿幾個人的,但王魯覺得就跟告自己一樣。他越想越感到事態(tài)嚴(yán)重,越想越覺得害怕,如果老百姓再繼續(xù)控告下去,馬上就會控告到自己頭上了,這樣一來,朝廷知道了實情,查清了自己在當(dāng)涂縣的胡作非為,自己豈不是要大禍臨頭!

      王魯想著想著,驚恐的心怎么也安靜不下來,他不由自主地用顫抖的手拿筆在案卷上寫下了他此刻內(nèi)心的真實感受:“汝雖打草,吾已驚蛇?!睂懥T,他手一松,癱坐在椅子上,筆也掉到地上去了。

      打草驚蛇的意思

      打草驚蛇:敵方兵力沒有暴露,行蹤詭秘,意向不明時,切切不可輕敵冒進,應(yīng)當(dāng)查清敵方主力配置、運動狀況再說。

      出處:宋·鄭文寶《南唐近事》:“王魯為當(dāng)涂宰,頗以資產(chǎn)為務(wù),會部民連狀訴主簿貪賄于縣尹。魯乃判曰:‘汝雖打草,吾已驚蛇?!?/p>

      用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多用于否定句。

      【近義詞】操之過急、因小失大。

      【反義詞】欲擒故縱、引蛇出洞。

      查看更多【語文知識點】內(nèi)容